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引言 2009年1月23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环境省和国立环境研究所共同研制的“温室效应气体观测卫星”(GOSAT),由H-2A火箭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与该卫星一起发射的还有日本的7颗微卫星,它们分别是(依照与火箭分离的先后顺序):JAXA的小型验证卫星-1(SDS-1)、  相似文献   

2.
正10月29日,一枚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2,并搭载发射了阿联酋酋长国先进科技研究院(EIAST)的"哈利法星"对地观测卫星以及5颗微小卫星。GOSAT-2又名"息吹"2,由三菱电机公司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建造,  相似文献   

3.
月球探测卫星--月球初航-1□□继日本和中国近期分别发射了本国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月女神"和嫦娥-1之后,印度计划在2008年10-12月发射其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月球初航-1(Chandrayaan-1,见图1).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2月23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研制的"超低轨道技术试验卫星"(SLATS)搭乘H-2A运载火箭从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有变轨能力的超低轨道卫星,将在轨验证超低轨道高度保持、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超低轨道卫星技术能够迅速增强战场信息获取能力,军事应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2007年10月23日,俄罗斯用闪电- 3火箭发射1颗质量2吨的“眼睛“(Oko)导弹预警卫星,以加强轨道上军用航天器部署。导弹预警卫星是通过对导弹发射主动段羽焰的红外辐射等探测成像,将红外辐射图像信号变换为数字化电信号传输,经处理识别后提供敌方导弹袭击的预警信号。该卫星和平时期可用于监视导弹试验、航天发射活动,战争时期则专门监视  相似文献   

6.
第16颗返回式卫星 成功发射并返回地面 7月3日16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第16颗返回式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了”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卫星起飞重为2.75吨,是我国迄今最重的一颗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星上除用于科学探测的遥感器外,还携带有昆虫、藻类、植物种子、微生物、菌种和蛋白质、细胞反应器、小型生物舱、重力仪和1000个纪念封等。  相似文献   

7.
肖杏 《国际太空》2006,(9):20-20
除了"实践"系列、"探测"系列等小卫星外,近年来中国还发射了其他一些小型卫星. 2003年10月21日创新-1小卫星发射成功.它是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自主研制的首颗质量为100kg以下的微卫星,可在交通运输、环境保护、防汛抗旱等数据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100kg以下小卫星的在轨运行.  相似文献   

8.
据称,日本的"月女神"(SELENE,又译作"月球学和工程探测器")探测器是阿波罗时代之后最复杂的月球探测任务. 该探测器包括主轨道器和2颗子卫星[Rstar中继卫星(即RSAT卫星)和Vstar卫星(即VRAD卫星)].  相似文献   

9.
“地球云和气溶胶辐射探测”(EarthCARE)卫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欧洲航天局(ESA)共同研制的世界上首颗配备以主动式遥感器-云和气溶胶观测雷达(CPR)为主,同时搭载了大气探测激光雷达(ATLID)、多频段图像获取装置(MSI)和宽带辐射收支计量装置(BBR)的卫星。值得注意的是在云和气溶胶观测雷达上安装了可展开式主反射镜,且具备功能保持和热控功能,星上搭载的各种遥感器均具备对内部和外部仪器进行性能校正的能力。就这颗卫星而言,不仅检测灵敏度和测速精度高,还具备双频段多普勒测量功能,是一颗专用于环境监测和对云、气溶胶进行观测任务的卫星。它可获取并以大功率、毫米波向地面发送云上升和下降的动态信息、云粒和气溶胶生成以及保有状况等信息,在地面接收包括云粒产生的散射电波等信息,可大幅度提高对云和气溶胶等的观测灵敏度和测速精度。地面仿真实验和多种精密测算认定,这种雷达可以是当前在轨运行卫星搭载的最先进对云观测雷达灵敏度的10倍。这些高灵敏度、高精度的观测和测量数据,不仅对搞清楚云和气溶胶的辐射收支机理,而且对提高气候变化的观测与预报精度,以及采取切实有效对策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欧空局科学计划委员会1983年3月29~30日批准了研制一颗新的红外天文学卫星计划。预计在八十年代末发射。到那时,这颗新科学卫星将为欧洲天文学家提供一个空间观测1~200微红外光谱平台。卫星主要通过直径(焦面)60厘米一架望远镜观测红外辐射。装在焦面上的望远镜与探测器将借助氦和液氢致冷的恒低温器冷却到极低温(约—260℃)。卫星在整个天空进行反复观测,其寿命至少18个月。卫星将探测银河外最主要的散落物,准确观测精选的银河系最近的、最亮的光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