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天ATS快速测试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发射是未来空间信息作战和导弹武器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快速测试是快速发射的重要环节。航天ATS快速测试需要遵循一定的体系结构而发展。以国际通用测试系统体系结构为背景,结合我国航天测试的需求,提出了航天ATS快速测试体系结构,分析了航天ATS快速测试的测试流程并行化、关键参数连续监测化和测试数据处理快速化等目标,以及所涉及到的图形化程序开发、仪器可互换等关键技术。结论有利于促进航天ATS快速测试技术的进步,并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计量是一门基础科学,计量测试技术是理论技术工程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国家的科技水平。航天计量测试技术是航天企业基础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航天型号发展的重要支撑。五十余年来,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进步,为持续推动我国航天型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快速空间响应运载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中国航天》2007,(8):33-35,37
航天快速发射系统是具有将有效载荷快速送入预定轨道能力的航天运载系统。迄今为止,在控制空间思想的指导下,航天快速发射系统的发展在美国取得了重要进展。美国空军在1997年公布的《2020年设想》中把航天快速发射作为实现控制空间作战的4个重要能力之一,航天司令部在2001年的一份报告中更是首次明确给出了航天快速发射系统的定义。美国以此为基础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以航天快速发射系统为重要基础之一的空间作战快速响应体系。目前美国正在通过制定长远规划、成立相应机构和增加投入等方式从空间作战快速响应体系的角度推进并带动航天快速发射系统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研发空中发射系统和通过改装洲际弹道导弹获得快速发射能力两种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航天供配电及测试系统设计班组隶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主要承担空天领域电源及配电系统与测试系统方案论证与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和预研课题研究等工作,属供配电领域总体专业技术班组,班组的有效管理是实现航天产品高质量、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重要保证。一、PDCA理论及特点PDCA即计划(Plan)、实施(Dispense)、协调(Coordinate)、  相似文献   

5.
航天事业前景远大,而电源又是航天活动的关键。本文论述了各种航天电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指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航天测试发射活动的独特性质和组织指挥模式,提出了航天测试发射C4I系统的一般体系结构,研究了进行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并以载人航天工程C4I系统为例介绍了一个具体的航天测试发射C4I系统框架,最后对未来航天测试发射C4I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航天微波辐射计的用途,多通道集成电路航天微波辐射计的技术指标和设计原理,给出各主要部件技术参数和设计方法,其中包括天线、平衡混频器、波导至微带变换器、本机振荡器、中频和视频放大器、电源等,最后给出整机噪声系数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载人航天电源系统的技术发展成就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季军  何小斌  涂浡 《上海航天》2021,38(3):207-218
载人航天电源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状态复杂、可靠性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本文在阐述我国载人航天电源系统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从电源系统架构、太阳电池翼、储能电池组、并网控制以及在轨维修与更换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我国载人航天电源系统的各阶段技术突破和技术引领,并对后续载人月球探测提出展望,梳理了能源系统重点研究方向和关键技术,为未来载人月球探测任务顺利实施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航天电源与供配电技术的特点,探讨航天电源与供配电标准体系的建设思路。结合航天电源与供配电标准体系架构,重点研究和介绍电源与供配电总体标准、运载火箭与导弹供配电装置标准和航天器供配电标准的内容,对该标准体系的修订和后续标准补充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对高压、大功率航天电源的需求日益迫切。太阳能动力发电系统是最有希望的大型航天电源系统。目前美日等国均在从事这方面的研制工作。但迄今为止,这种系统从未在太空经过考验。本文介绍日本正在实施的太阳能动力发电系统的实验计划,以及该系统的主要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1.
国外降低运载火箭成本途径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发展高可靠、低成本、快速响应的航天运输技术是各航天大国追求的目标。面对航天发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降低火箭发射成本已成为航天业提升竞争力赢得市场的重要因素。国内外航天活动的快速发展,对低成本发射技术提出了迫切需求;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为代表的私营航天企业低成本技术日臻成熟,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实验性太空飞机-1(XS-1)为代表的未来低成本重复使用运载器项目的启动,对我国航天发射市场未来发展构  相似文献   

12.
"神舟"号载人飞船电源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载人航天的特点和飞船电源系统的任务,研制了"神舟"号载人飞船的电源分系统,并介绍了该分系统及其技术的特点,以及采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技术措施。数次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源分系统性完全满足载人航天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防转型对航天武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型的目标和能力都要依靠航天武器系统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信息优势获取、作战力量增强、全球快速移动和快速交战与制胜,都需要依靠导弹和军用航天器技术的发展。因而,先进的航天武器系统是国防转型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转型的需求又将促进航天武器系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4.
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是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高级形式,具有高可靠、低成本、智能化、规模化、产业化等特点。基于火箭动力发展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是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之一,升力式火箭动力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具备实现类似飞机航班形式的快速周转发射能力,同时对航天运输技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态势和技术方案,重点分析了升力式火箭动力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面临的技术挑战,提出了后续研究重点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航天员》2009,(6):7-8
据澳大利亚每日航天网站11月16日报道,NASA工程师为国际空间站设计、建造并测试了5个新型快速后勤运输装置(ELC)。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习主席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作为航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发射场是航天器进入外层空间的前提和基础,承担着航天器测试发射和首区测量控制等重要任务。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航天发射场。航天强国都在根据世情国情制定包括航天发射场在内的航天发展战略。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外航天发射场发展的重要趋势,清醒认识与航天强国之间的现实差距,合理规划我国  相似文献   

17.
测试发射技术及其在军事航天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国内外航天运载器和航天器测试发射技术的现状 ,给出了我国测试发射技术的发展思路和重点研究方向 ,结合军事航天需求 ,指出了应急机动发射的条件和保障措施、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深空探测是在卫星领域、载人航天和空间站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向更广阔的太阳系和宇宙空间进军的探索。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大行星之一,与地球同属类地行星,火星探测对探索宇宙和生命的起源、研究地球的演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电源系统是航天所有设备工作的电源,它是电能产生、储存、变换、传输分配和管理的重要系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太阳电池阵-蓄电池组供电系统,通过电源控制器实现功率调节。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承担了火星车太阳电池电路、火星车锂离子蓄电池组、火星车电源控制器产品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电源与供配电标准主要包括电源与供配电产品研制过程中的产品规范、技术要求、工艺要求和试验方法等工程技术类标准。按照标准的级别分类,航天电源与供配电标准体系包括国标(GB)、国军标(GJB)、航天行业标准(QJ)和航天企业标准4个级别。2019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了"一个CASC,一套标准"的工作部署,本文梳理现有航天器电源与供配电专业标准体系内容,介绍标准体系建设思路,提出新标准体系运行和标准升级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航天电子系统背板内总线因采用自定义专用设计,继承性较差、内总线信号难以监控测试等弊端,对基于电信计算构架(TCA)的航天电子串行背板总线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TCA总线中先进电信构架(ATCA)和微型电信构架(MTCA)的类型、分区和用途。讨论了基于TCA总线的背板总线设计:按信号分为分级数据管理总线、数据更新接口、电源分配区、时钟分配与触发、自定义信号和测试6个功能区,通过背板资源的分区规范化管理、内总线测试接口设计和基于交换策略的冗余设计,分别采用交换结构和串行背板技术设计功能区。给出了一个基于TCA设计的开放式、可扩展、可测试、适应不同码率需求的通用型可靠背板内总线构架,具可靠性高、带宽大等优点。研究表明TCA可作为航天电子背板总线设计的一种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