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1978年9月25日报道]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长时间试验获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发动机的设计问题看来已经得到解决,航天飞机将能于1979年9月28日进行首次发射。本周,航宇局将向国会重点汇报洛克达因公司研制的主发动机的试验情况。自从8月12日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继续试验以来,两个主发动机的点火试验已经进行了7,400秒以上。在国家空间技术研究实验所进行的0005号发动机的试验情况如下: 1.为纠正以前出现的问题而进行了修改的0005号发动机,进行  相似文献   

2.
石久 《国际太空》2003,(6):22-24
1 美国 1.1 航天飞机 □□2002年,美国共发射了5架次航天飞机,与近年来4~6次的年发射数量相当,而且发射任务全部获得了成功。5架次航天飞机中的4架次是飞往国际空间站(ISS),另外1架次则顺利完成了“哈勃”太空望远镜设备更换任务。 在航天飞机改进方面,2002年8月1日,马歇尔航天中心对航天飞机上的可重复使用固体助推器新型缩比尺寸发动机成功地进行了点火试验,发动机工作时间达21s。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固体助推器要在起飞点火2min时间内平均产生1200t的推力。此次试验的点火时间仅为实际工作时间的1/6。使用缩比尺寸发动机进行试验的主…  相似文献   

3.
空间扫描     
FREGAT上面级再次试飞成功 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于 3月 2 1日 1 8时起飞 ,约 9min后火箭与其携带的 FREGAT上面级分离。之后 ,该上面级发动机点火 ,将其携带的 1颗试验用的模拟星送入近地轨道。发射后 75min FREGAT上面级再次点火 ,将模拟星送入大椭圆轨道。此次飞行试验的成功 ,为俄罗斯今年 8月发射的欧空局 4颗团星 - 2扫清了道路。 2月 ,FREGAT曾成功地试飞过一次。美国一个独立小组建议简化发射规则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航空航天工程的一个独立小组最近称 ,美国空军可以简化其发射规则和要求 ,从而更高效、更便宜地进行发射…  相似文献   

4.
赵颖 《国际太空》2000,(9):18-19
20 0 0年 5月 16日 ,呼啸号 (Rockot)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成功地进行了第 1次商业验证飞行。在飞行过程中 ,其两级火箭按预定时间完成了发动机点火与级分离操作。起飞约 10 min后 ,该火箭的“微风”上面级将 2颗模拟卫星 (SIMSAT- 1、2 )送入了距离地面约 5 47km高、倾角为86 .4°的圆轨道。此次飞行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验证呼啸号运载火箭助推级与微风 - KM上面级组装后火箭的性能 ,另一方面是为了验收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内的火箭发射设备。据Eurockot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称 ,为改建这套发射设备共投资了 0 .35亿美元。此前 ,呼啸号运…  相似文献   

5.
宗河 《国际太空》2010,(10):10-13
<正>□□2010年10月1日18:59:57,长征-3C火箭携带嫦娥-2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10月1日19:25(点火后1533s),星箭分离,嫦娥-2加速到10.9km/s,飞行高度约235km。  相似文献   

6.
将气动谐振点火技术应用于塞式喷管发动机多推力室的多次同步点火,研制了新型的氢氧谐振点火器. 通过对点火器的点火响应时间、点火延迟时间、多次点火的重复性以及点火器寿命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验证了新研制的点火器具有起动快、点火延迟时间短、多次点火重复性好、寿命长等特点.采用2个点火器联试的方式进行了5次同步点火试验,研究了连接管路对同步性的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缩短同步性时差的方法,结果表明氢氧谐振点火器完全可以满足塞式喷管发动机多推力室同步点火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星辰 《国际太空》2024,(2):10-11
<正>2024年1月19日16时00分,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验证火箭(简称VTVL-1试验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本次试验的飞行时间约60s,飞行高度约350m,着陆位置精度约2.4m,着陆速度约0.75m/s,着陆姿态角约0.14°,滚动角约4.4°,火箭着陆平稳,落点准确,状态良好,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美国宇航局的消息,8月30日美国宇航局又对RS-25发动机进行了500秒的点火热测试,RS-25发动机使用了新的控制器,为太空发射系统(SLS)的研制积累了更多的经验。RS-25实际上就是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它的重新启用对生产商洛克达因公司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洛克达因的诞生RS-25发动机由洛克达因公司研制,洛克达因公司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美国液体火箭发动机主要的研制生产商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液体姿控发动机76 km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的工作性能,建立了考虑燃气相变的试验系统集中参数动态仿真模型。模型由真空抽气系统、冷凝管束和液氮外流程3个子模型组成。根据燃气、霜、液氮之间的传热和传质过程将各子模型耦合在一起。以四氧化二氮/甲基肼双组元姿控发动机为实例,计算了稳态和脉冲点火试验时系统的工作参数,分析了关键设计参数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系统能够为最大流量6.4 g/s(推力约16.5 N)的发动机提供脉冲和6×10~4s长程稳态试验环境;在长程稳态试验中,冷凝管束霜层将依次饱和,失去对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抽吸能力,导致真空舱压力逐渐升高;在脉冲点火试验中,真空舱压力将随发动机工作而脉冲波动,15 ms开关脉冲时的压力波动幅度约70%。研究结果为液体姿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国内动态蓝箭航天突破泵后摇摆技术5月13日,蓝箭航天朱雀二号火箭控制系统与"天鹊"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匹配验证成功,顺利完成第三次摇摆试车点火试验,点火时长200秒。"天鹊"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采用泵后摇摆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泵前摇摆,泵后摇摆能够有效减小发动机尺寸、减轻发动机结构质量、降低摇摆力矩。本次试验成功意味着发动机飞行状态已基本确认,标志着朱雀  相似文献   

11.
<正>发动机完成"大脑"测试8月30日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完成RS-25发动机飞行控制器的热点火测试。该发动机将为新的太空发射系统提供动力,以实现最终的火星任务。据最新消息,美国宇航局的太空发射系统(SLS)首发猎户座"勘探任务-1"(EM-1)的日期确定为不早于2019年12月15日,"勘探任务-2"将不早于2022年6月1日。根据目前的安排,四个RS-25发动机将被整合到"太空发射系统"的核心部件,在2018年5月15日前交付米秋德装配厂安装。  相似文献   

12.
慧闻 《国际太空》2006,(6):9-16
□□2006年4月15日,中国台湾的6颗"福卫"-3卫星由1枚"人牛怪"(Mino-taur)火箭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火箭升空后一切正常,并在飞行14min25s后分离出第1颗卫星,尔后每隔大约1min分离出1颗卫星,直到发射后19min20s,6颗卫星都按计划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发射7h52min后第1次经过台湾上空.  相似文献   

13.
6月20日晚,西昌卫星发射指挥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中星10号卫星发射前的最后准备。"3、2、1,点火!"红色按钮按下,长征三号乙火箭在烈焰中腾空。约25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整个控制中心响起一片掌声。试验队员们在心里长舒了一口气,有的女队员已经控制不住眼里的泪水。每颗卫星从研制到发射都凝聚着火箭发射队和卫星研制队伍的太多心血,这一颗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4.
1 KSLV-Ⅱ火箭首飞情况及失败原因 首尔时间2021年10月21日17时00分,韩国自主研发的努里号(KSLV-Ⅱ,含义是"世界")运载火箭在罗老航天中心进行了首次发射,火箭三个子级均成功点火工作,完成分离等时序,载荷在发射后15min完成分离.约1h后,韩国总统文在寅宣布,尽管KSLV-Ⅱ完成了所有飞行程序,但未...  相似文献   

15.
由太空探测技术公司(SpaceX)研制的首枚“猎鹰”-1(The Falcon 1)火箭于5月27日在其发射台上成功进行了一次发动机试验,这是该型火箭2005年夏天首飞前的最后一次关键试验。在范登堡空军基地的发射台上,“猎鹰”-1火箭的主发动机被点火5分钟,达到了全部发射演习的最高点。太空探测技术公司称这是一次成功的发射演习及发动机试验,是火箭正式发射之前的最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简讯     
航天飞机最后一次关键性的飞行准备点火获得圆满成功据外电报道,今年2月20日,美航宇局在卡纳维拉尔角39A发射台上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三台主发动机成功地进行了起飞前最后一次关键性的飞行准备点火试验。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为航天飞机在4月初的首次飞行开辟了道路。这次点火试验共持续了20秒,目的是检验航天飞机各系统、地面辅助设备和工作人员是否已做好实际发射的一切准备工作。在这以前,三台主发动机虽已在试车台上做过  相似文献   

17.
应用气动谐振的气氧、煤油点火器的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多次可靠起动,将气动谐振点火技术应用于气氧煤油的点火.提出了两种应用气动谐振的气氧煤油点火器方案:直接点火方案和间接点火方案.在直接点火方案中对气氧与煤油同轴喷入和煤油由顶部喷入两种不同的点火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在间接点火方案中对点火火炬为富燃和富氧两种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研究表明两种方案均实现了多次可靠的点火并生成了稳定的点火火炬.通过对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工程上应用的技术可行性和存在的技术难点的分析,认为富燃情况的间接点火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并有望在短期内达到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99年 1 1月 1 5日 ,一枚 H- 2火箭携带着日本运输省的“多用途运输卫星”( MTSAT) ,从种子岛航天中心起飞 ,这是H- 2火箭自 1 994年 2月首次试飞以来的第 7次发射。火箭起飞后约 4min,第一级发动机莫名其妙地关机。在飞行 7min1 0 s、火箭高度为 48km时 ,日本地面雷达已不能接收到来自火箭的遥测数据。再过 31 s,地面发出了火箭自毁指令。这是 H- 2火箭连续第 2次发射失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 ( NASDA)确认火箭和卫星的碎片已落入太平洋。日本海事科技中心已受命派一艘海洋研究船到溅落海域去拍摄第一级火箭的录像。NASDA已成立…  相似文献   

19.
新颖机动变轨化学火箭发动机头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轻型、可靠、环保的空间站机动变轨发动机,在氢/氧液体火箭发动机头部设计中引入了新型气动谐振点火技术.结合发动机推力室设计以及同轴氢氧谐振点火器研究,确定了用富燃的谐振点火火炬与剩余主体氧气再燃烧的发动机头部整体方案.通过对几种主氧喷嘴下发动机头部结构方案研究,选定了主氧喷嘴结构形式.针对发动机要求快速起动、点火响应时间短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几种研究实现途径,包括谐振加热装置的结构形式优化、参数匹配优化、材料改进以及点火组元进入时序研究等,以提高气动谐振装置的加热速度及点火能量集聚效率,最终实现了发动机起动时间达到0.2?s以内.  相似文献   

20.
超燃燃烧室等离子体点火和火焰稳定性能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为了研究热等离子点火器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的应用,在来流马赫数2.0工况下,针对乙烯和氢气两种燃料,进行了超燃环境中等离子体点火的试验和仿真研究.在来流总温1 500~1 950 K,燃料当量比0.1~0.55范围内对等离子点火器的点火和改善燃烧性能的性质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氢气和乙烯燃料,等离子体点火器使两种燃料的点火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点火延迟时间大大缩短,燃料着火范围扩大、贫燃极限当量比降低.但未观察到其在加速掺混以及改善燃烧性能方面的明显作用.进行了与乙烯燃烧试验对应的数值仿真工作,选用了两种乙烯化学反应模型进行对比研究.仿真结果显示:8步9组分反应模型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而3步6组分反应模型过高的估计了反应剧烈程度,燃烧室压力值偏高,压力起始上升位置偏向上游.所用的8步模型比3步模型更适合于超燃燃烧室中乙烯反应的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