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2010年5月31日~6月3日,首届世界月球会议将在北京举行。此次国际会议经中国科协批准,由中国宇航学会与国际宇航联共同主办,会议得到了国防科工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探月和航天工程中心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学会动态     
国际宇航联合会执行局会议在巴黎召开 国际宇航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Federation,IAF)第47届执行局会议和第35届大会程序委员会会议,一九八四年四月九日至十二日在法国巴黎召开。国际宇航联执行局副主席、中国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杨嘉墀同志前往巴黎出席了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今年十月将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35届大会有关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27日至12月29日,“对地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 Observation Data Ptocessing and Analysis)在武汉召开。共有来自中国、美国、瑞士、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武汉大学主办,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协办,《航天器工程》作为特约媒体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4月16日,民航局空管局组织召开了奥运空管工作会议,会议由王利亚副局长主持,苏兰根局长、吕小平副局长和李宗冀副局长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三年传感器和温度控制会议于六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在英国伦敦市区西南部的埃尔茨考特展览中心举行。它原先是传感器会议和温度控制会议两个会议,自一九八○年以后合并而成。它每年举行一次。由英国三叉戟国际展览公司主办。它是一个国际会议,但多数是英国人参加。我们代表团一行三人参加了今年的会议并参观了与会议同时举行并延长一天至十七日结束的展览会,会后参观了几家有关传感器的公司。  相似文献   

6.
国际宇航联合会(IAF)第三十二届会议一九八一年九月六日至十二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中国宇航学会作为国际宇航联合会的成员,第一次派出了以学会理事、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希季同志为首的四人代表团前去参加会议。会议期间,宋健、于景元、朱广田、毕  相似文献   

7.
中国宇航学会固体推进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1月2日至6日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64位代表分别来自科学院、高等院校、研究所和工厂等28个单位。汤心颐和朱鹤荪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 为使会议开得更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论文评议委员会,这次会议是固体推进剂专业委员会继82年长沙会议以来又一次成功的学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8.
《航天控制》2012,(2):4
2012年3月23日~25日,《航天控制》理事会在海南三亚召开了第一届会议,会议由《航天控制》主编齐春棠主持,各理事单位代表共23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理事会章程,颁发了理事单位证书,与会人员围绕对《航天控制》期刊发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联合举办的一九八二年微波遥感专业学术讨论会,于五月六日至五月八日在华中工学院举行。全国从事微波遥感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生产工厂,以及应用部门如海洋、地质、气象、邮电等40个单位72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空间电子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芳允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会议交流了有关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20日-21日在京西宾馆召开了2005年全国质量管理奖暨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表彰交流大会。会议规模空前,郝建秀副主席,袁宝华、林宗棠、陈邦柱、王卿平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并为获奖企业颁了奖。  相似文献   

11.
1985年10月20日到23日,中国宇航学会发射工程与地面设备专业学术交流会在山东省掖县召开,第二炮兵工程设计所副所长苏世清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并得到掖县领导及科研技术单位的大力支持和赞助来自各地部队、研究所、工厂、高等院校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副教授、讲师等共44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共收到论文28篇,其中23篇在大会进行宣读,有5篇做了书面交流。这次论文的专  相似文献   

12.
航天工业部第三研究院于一九八三年六月九日至十一日在北京召开了工艺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院属各单位领导、管理人员、工艺人员和设计人员共四十人.部质量技术司有关领导同志和华北技术交流站的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进一步贯彻部《关于整顿和加强工艺工作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二年的国际遥测会议,于九月廿八日至九月卅日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南部的圣地亚哥举行。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有以下四个方面: 1.参加了国际遥测技术的学术交流会; 2.参观了会议期间举办的美国遥测产品  相似文献   

14.
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五次航天电子对抗工作会议于1988年11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部科技司主持,8511研究所主办。国防科工委、总参四部,部内各研究院总体部和有关厂、所,以及原航空部三个研究所等40个单位7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报告和讨论的内容有四项: 1.航天电子对抗发展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力学学术交流会议,一九八二年六月三日至七日在广州举行。全国二十一个单位共六十三名同志出席了会议。通过大会报告和分组宣读,共交流了学术论文和科技报告五十一篇。 这次会议使从事飞行器轨道设计、制导方案以及精度评定等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有  相似文献   

16.
1984年的国际遥测会议于是年10月22~25日在美国内华达洲(Nevada)的韦加斯(Las Vegas)举行。我国遥测代表团共六人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美、日、法、英、加拿大、瑞典、西德和以色列等国家。本次会议是国际遥测基金会主办的第二十届年会,会议的标题是“遥测为政府、工业和教育服务的二十年”,规模比较大。开幕式后、美国军方负责人作了“最新军队靶场进展”的报告,系统介绍靶场各种武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重视空间碎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航天》1999,(7):13-14
本刊讯:1999年2月22日至26日,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技小组委员会在该委员会驻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第36届会议。由国防科工委、外交部、科技部、中科院和航天总公司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并作了专题发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秘书...  相似文献   

18.
第十六届国际空间技术与科学会议(ISTS)于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召开,大会主席、东京大学教授小林繁夫主持了这次会议,并在开幕式上做了热情的讲话。参加这次大会的有来自各国的院士、博士、教授、专家、研究生、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等七百三十余人,中国航天工业部、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科学院均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本次会议并得到北海道地区和企业的大力赞助。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航天标准化》第二届编委会工作会议于1994年9月9日在北京召开,聘任的17名编委参加了会议。总公司副总经理、本届编委会主任栾恩杰和总经理助理、办公厅主任、本届编委会副主任张汝谋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简讯     
航天地面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995年9月5日至12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年会,地标委委员、标准起草人以及特邀代表共36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审查通过了《地空导弹发射车控制系统通用规范》、《地地导弹发射车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