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65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如果你在火星上用手机拨号,地球上的它能收到信号。"这个"它"指的是上海佘山的65米射电望远镜。2012年10月28日上午,"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落成仪式及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成立50周年暨建台140周年庆典活动"在上海佘山的65米射电望远镜现场隆重举行。在落成仪式上,高70米、重2700多吨、主反射面直径65米的  相似文献   

2.
英国赖尔发明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使射电望远镜实现成像观测,分辨率也能与光学望远镜并驾齐驱。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技术,陆续发展了综合口径技术,研制更为强大的综合口径射电望远镜。由于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与工作频率成正比,高频观测容易获得比较高的分辨率,对于相同口径的天线,波长为1米时的分辨率比波长为1厘米时的分辨率要差100倍。尽管波长短时,天线和接收机的技术要难得多。这些也导致天文强国在发展综合口径射电望远镜时对低频段的忽略。  相似文献   

3.
<正>有着"天眼"之称的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于2016年9月25日在贵州省平塘县落成,开始接受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天眼"的反射面外形像一口巨大的锅,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在此之前,我国已有北京、上海、乌鲁木齐和昆明四处的射电望远镜,这也是我国第五个射电望远镜。它的落成和启用在人类认识太空、探索宇宙及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时间2021年3月31日零点,中国"天眼"正式面向全世界开放,接受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中国"天眼"又称FAST,是一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写为FAST),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州的喀斯特巨型洼坑中,是目前全球单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综合性能最强的射电望远镜。  相似文献   

5.
正FAST是"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的英文简称。这个架设在中国贵州喀斯特洼坑中的"大锅",是目前世界上单口径最大也是最为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为我们探索宇宙之谜开启了另一扇窗户。除了进行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方面的诸多研究外,FAST还将监听太空中特定波段的信号,寻找地外文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星人"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6.
来自20个国家的科学家正在制定一项规模庞大的计划,建造一个巨型射电望远镜阵列,占地面积相当于一个大陆,能够揭示行星和星系的诞生和暗能量的谜团,同时也可用于搜寻地外文明发出的信号。2030年底投入使用这个巨型射电望远镜阵列名为"平方千米阵列"(以下简称SKA),"平方千米"这个名字就是为了突出其所覆  相似文献   

7.
以反射镜为物镜的望远镜,叫反射望远镜,是天文望远镜中最常见的形式。如果把天文望远镜发展历程比作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折射望远镜的发展脉络只是这棵大树的一个支杆(尽管是可能最重要的支杆之一),而真正的主杆是反射望远镜,近现代的太阳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这几个支杆都是从反射望远镜这个主杆衍生而来的,而当前的多镜面望远镜和超巨大望远镜就是反射望远镜这个主杆的目前的最前端。由此可知,反射望远镜的历史在天文望远镜发展史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现在我们来介绍它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宇宙探索     
射电望远镜和类星体接收射电波探测射电宇宙的望远镜为射电望远镜。它由接收盘面、天线和计算机组成。盘面越大,所获得的信息越详细,图像越清晰。所以,巨大的盘面就成了射电望远镜的主要标志。接收盘面将入射的射电波反射到天线上,天线因而产生电子信号,信号被送到计算机上储存起来,最后转换成电子图像。1955年,英国在曼彻斯特建成了抛物面盘面直径达76米的焦德尔班克射电望远镜,成为唯一能跟踪苏联195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此后苏美早期卫星的大型射电望远镜。1971年德国建成了更大的射电望远镜,可活动的盘面直径达100米。1974年座…  相似文献   

9.
射电望远镜与光学望远镜相比有致命的弱点:分辨率低,又不能成像。射电天文望远镜的空间分辨能力与口径大小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这与光学望远镜是一样的。当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可跟踪天线口径是100米;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口径是10米。但是,射电波段的波长比光学波段要长约百万倍,因此,分辨能  相似文献   

10.
自从赖尔发明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以后.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和成像观测能力逐渐接近甚至超过光学望远镜,在这之后,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风靡全世界,至今仍具强劲的发展势头。跟得最快的要数荷兰的射电天文学家;在英国1964年开始启用等效直径1.6千米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2年后.荷兰天文学家就  相似文献   

11.
射电望远镜的历史虽然还不足80年,却经历了从小口径到大口径、从单天线到多天线、从米波段到毫米波段、从地面到太空的发展过程,就步入了鼎盛时期。时至今日,尽管射电望远镜的种类五花八门,但基本结构都是由天线、接收机、数据采集系统、支撑结构和驱动系统组成。射电望远镜的品质主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10,(3):5-5
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重大合作项目——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工程奠基仪式在佘山举行。这台望远镜的口径达65米,高70米,整个65米口径抛物面的面积足有8个篮球场大,是亚洲最大望远镜。  相似文献   

13.
由北京天文台牵头,20多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参加,正在筹建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灵敏度最高的望远镜。 建造球面射电望远镜需要有自然形成的球冠状洼地,并要求洼地有良好的漏水性。这样的洼地一般发育在岩溶地区。经过专家们的多年考察,发现我国贵州南部处于中等发育年代的岩溶地貌区域,有大量形态完美的洼地,是建球面射电望远镜的理想台址。 根据设计方案,500米口径的球冠状反射面的主体被固定在洼地上,反射面由许多十几米大小的单元组成,各个单元是主动的,在计算机控制下由促动器改变其位置,在指向目标的方向上可形成300米瞬时抛物面。望远镜的馈源舱由悬索支撑,在空中运动,这种悬索光机电一体化馈源舱内将设二  相似文献   

14.
吴鑫基 《太空探索》2003,(10):29-31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美丽国家。人口不到2000万,但却是一个天文学研究的大国,特别是身电天文学研究一直处在世界最先的行列,它们在帕克斯的64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的观测成果可以与北半球的几个比它还大的射电望远镜相媲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天文台科技处人员日前透露,正在建设的北京密云50米射电望远镜工程,将可能成为中国探索外星文明的基地。该工程于2002年10月开工,是在原来北京密云天文台的基础上建立的。该望远镜50米口径的抛物面天线是中国最大面积的“天眼”。据介绍,2005年望远镜工程建成后,它的地面接收能力将达到世界先进射电望远镜的接收范围。届时,该观测基地不仅服务于探月工程,还意味着中国将拥有探测地外智慧生命的有力武器。目前,探索地外文明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二是星际探测器。美国曾先后向太阳系以外共发射了四个探测器,现在它…  相似文献   

16.
英国赖尔发明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使射电望远镜实现成像观测,分辨率也能与光学望远镜并驾齐驱.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技术,陆续发展了综合口径技术,研制更为强大的综合口径射电望远镜.由于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与工作频率成正比,高频观测容易获得比较高的分辨率,对于相同口径的天线,波长为1米时的分辨率比波长为1厘米时的分辨率要差100倍.尽管波长短时,天线和接收机的技术要难得多.这些也导致天文强国在发展综合口径射电望远镜时对低频段的忽略.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7月3日上午10时50分,随着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的一声令下,中国500米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缓缓起吊,在完成了二次空中转接并用缆索吊下滑到指定位置后被顺利安装在索网上。这是FAST项目的最后一项设备工程,其顺利完成标志着FAST望远镜主体工程顺利完工。坐地观天的射电望远镜  相似文献   

18.
吴鑫基 《太空探索》2004,(11):34-37
英国的多天线微波连接干涉仪网(MERLIN)把基线扩大到200多千米,使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超过独领风骚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但是,能不能更上一层楼,把天线的基线再拉长.长到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万多千米。把射电望远镜的等效大天线做成与地球一样大,甚至突破地球的限制,把基线扩展到空间?甚  相似文献   

19.
吴鑫基 《太空探索》2003,(12):36-39
为了提高望远镜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以便能够接收到天体发出的更微弱的射电信号,天文学家们把射电望远镜的天线造得越来越大,观测波段也越来越短,而且还要求天线全天可动、运转自如.德国和美国先后建造了世界上口径最大、技术最先进的100米射电望远镜.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月14日晚18时起.全球17只“大耳朵”一同聆听12.75亿千米外的太空,捕捉土卫六的探索者惠更斯探测器的踪迹,上海天文台VLB1(甚长基线干涉测量)观测基地的25米射电望远镜全程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