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航天器气动力辅助变轨的基准飞行轨道,提出采用GPS(或INS)/运动方程来确定航天器的六自由度导航信息。采用航天器高超音速空气动力的近似计算公式,导出了GPS(或INS)/运动方程导航方案的滤波方程、观测方程等。数字仿真表明,GPS(或INS)/运动方程导航方案的精度高于GPS或INS,而且较单纯的GPS或INS增加了导航信息冗余度。  相似文献   

2.
GPS/INS组合导航系统半实物仿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了研究GPS组合导航系统的性能,利用跑车实验实时采集的惯性导航系统和GPS的数据进行了测后仿真研究。分别进行了GPS/INS位置、速度组合和伪距、伪距率组合仿真,仿真中组合Kalman滤波器采用数值稳定性较好的U-D分解算法。最后给出了纯惯导及组合后系统的位置、速度误差仿真曲线,结果分析及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实时性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在估计系统状态的同时,也估计系统噪声统计值,因而计算量很大,通常在实际的应用中,其实时性很难保证。通过在TMS320C30芯片上实现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可以看出,采用TMS320C30芯片来解决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实时性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已终止进一步研制微波着陆系统(MLS),以便集中力量发展GPS着陆系统。FAA终止MLS的研制是因为其价格昂贵,而且GPS技术发展迅速。当前,ILS精密进场系统仍将继续使用,在基于GPS的着陆系统投入使用之前,美国将不会放弃ILS。FAA已通知国际民航组织(ICAO),将取消从1998年1月开始在国际机场安装MLS的承诺。FAA已开始进行Ⅲ类GPS着陆的可行性研究,这些研究将于1995年2月完成。FAA在GPS着陆的研究方面在世界上领先。尽管GPS着陆的适用性还有待证明,…  相似文献   

5.
根据1996年上海天文台(SO)和国际计量局(BIPM)时间部、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日本通讯研究所(CRL)的时间公报公布的协调世界时(UTC和UTC(K))和综合GPS时间数据,提出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国际间GPS时间同步系统差的估计。  相似文献   

6.
美联邦航空局(FAA)打算在1997年开始批准在美境内实现1类GPS进场,一旦证实2类GPS和3类GPS进场的可行性,届时,微波着陆系统(MLS)将派不上什么用场。FAA负责系统工程和研制的副总裁Pozesky认为,美国不用装备很多的MLS,只是欧洲国家还需在某些地区装备这种系统。Pozesky说,现在已经能确定1类GPS进场的可行性,它将在3年内投入使用。美国现役的1200个仪表着陆系统(ILS)机场有90%属1类进场,大约只有100个能力较强的2类和3类仪表着陆系统进场,将用GPS或MLS替…  相似文献   

7.
差分GPS技术     
有时,精度便是一切。GPS从一出现就提供了一种精确定位的方法,其定位精度在100m之内。利用Trimble公司的差分GPS(DGPS)接收机可以达到更高的精度,其定位精度优于1m。DGPS的工作方式可抵消系统误差,最大的系统误差是由选择利用政策(SA...  相似文献   

8.
几种可观性分析方法及在惯导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建立了惯导系统(INS)的误差模型,研究Kузовков方法、奇异值判断法和状态解耦方法等3种可观性分析方法,并将这些方法用于惯导初始对准的可观性分析中。通过分析,用Кузовков方法和奇异值判断法相结合,可更有效地确定不可观状态。用状态解耦的方法,可以将状态分解到相应的子空间中,之后可以选择不可观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载武器惯性导航系统动基座传递对准问题,以系统原始的非线性模型为分析对象,根据可观测性的基本定义,将系统可观测性问题转化为判断系统状态量是否存在唯一解。通过分析系统各状态量的解同载体运动方式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系统各状态量可观测的充分条件,并设计了相应的机动方案。结果表明,载体在不同加速度下的平移运动可增强惯性器件误差、安装误差角和姿态的可观测性,而载体的旋转运动则有助于提高杆臂的可观测性。与传统方法不同,该方法分析过程简洁明了,且物理意义明确,为合理规划载体的机动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其他非线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后,采用扩展Kalman滤波(EKF)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捷联惯导系统动基座对准的可观测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建立了SINS(捷联惯导系统)动基座对准的误差模型,首次应用PWCS(分段定常系统)可观测性分析理论对SINS动基座对准过程中的可观测性进行了全面研究.将载体的运动分解为平动和姿态变化两大类情形,深入研究和详细分析了载体的各种运动对系统可观测性的影响,指出在SINS动基座对准过程,无论载体的线运动还是角运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提高SINS的可观测性.定性地得出了不同运动对系统可观测性的影响结果,这为研究SINS的快速精确对准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系统状态的可观测度是检验所设计的Kalman滤波器的收敛精度和速度的重要指标。首先,分别论述分段式定常系统(PWCS)的可观测性分析方法和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系统状态可观测度分析方法。然后,证明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满足PWCS分析定理要求,并进一步提出改进的线性时变系统状态的可观测度分析方法,以适用于分析全弹道过程系统状态的可观测度。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说明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系统状态的可观测性决定了系统的滤波精度.目前,分析系统状态可观测性的主要方法是针对线性系统的,其中奇异值分解(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法可以对系统进行事前分析,并且计算简单,成为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然而集中滤波结构的全球定位系统/捷联惯性导航系统(GPS/SIN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超紧组合模型的量测方程是非线性的,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可观测性分析是非常困难的.针对这个问题,推导出了超紧组合模型线性的量测方程,并证明了该模型满足分段定常系统(PWCS,Piece-Wise Constant System)定理;使用奇异值分解法对其做可观测性仿真,并对实验结果做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状态的可观测性受载体运动状态影响,载体机动性越强,可观测的状态越多,可观测性越高.  相似文献   

13.
GALILEO是新一代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文章根据GALILEO系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了GALILEO/捷联惯导(SINS)伪距组合导航模式。分析并建立了GALI LEO的误差方程,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了GALILEO/SINS伪距组合导航系统的误差模型和相应的卡尔曼滤波方程。为了有效验证设计的组合导航系统的有效性,在仿真过程中采用了协方差分析法,对组合导航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GALILEO/SINS伪距组合导航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导航精度,随着GALILEO的不断完善,该系统将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低成本的MIMU元件的特点,设计了SINS/GPS/EMC组合导航系统结构以及相应的Kalman滤波器,并进行了半物理仿真研究。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在使用EMC测量航向来弥补MIMU的不足后,所设计的SINS/GPS/EMC组合导航系统可克服各自的不足,有效的提高导航定位准确度及系统可靠性,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放宽对低成本MIMU准确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大都采用集中式、分布式与混合式信息融合方法,而多级式信息融合算法是上述3种算法的发展,可完成高层次空间融合。文章首先研究了基于无反馈信息的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的多级式信息融合算法,然后理论分析证明该算法与无反馈形式的联邦卡尔曼滤波算法等价,最后以SINS/GPS/ SST/高度表多组合导航系统为例,对上述算法及结论进行了仿真与验证。  相似文献   

16.
局部可观测理论在INS/GPS机动对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研究INS/GP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组合系统的姿态角误差可观测性出发,首次将局部可观测性理论应用于INS/GPS组合系统,定量地计算出各种不同机动方式的局部可观测矩阵的条件数,找到了提高姿态角误差可观测性的最佳机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载体做正弦水平机动飞行可以提高姿态角误差局部可观测性,使空中对准时间明显减少,姿态角误差大大降低.当对准时间为120 s时,东北天向姿态角误差的均值分别为12.34″,12.19″和-28.31″,它们的均方根值分别为0.97″,1.05″和0.62″.   相似文献   

17.
选取捷联惯导系统误差作为系统状态,利用捷联惯导系统(SINS)与电荷耦合器件(CCD)星敏感器各自的姿态矩阵输出构造量测,设计SINS/CCD组合导航算法;利用SIN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各自的速度、位置输出构造量测,设计SINS/GPS组合导航算法。然后,利用联邦型卡尔曼滤波技术,将各子滤波器输出的系统状态局部最优估计值送入主滤波器,通过全局最优融合算法计算得到系统状态的全局最优估计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INS/CCD/GPS的组合导航系统具有很高的导航精度,达到了3.5m的定位精度和9″的航向精度,非常适用于飞行器的高精度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18.
车辆导航系统中超前滞后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车辆导航系统中超前滞后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利用地图匹配MM(Map Matching)进行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DRS(Dead Reckoning System)组合导航系统超前滞后校正的方法.该方法是将超前滞后误差归结为GPS误差,先利用GPS沿道路垂直方向上误差的可观测性进行GPS误差校正,再将校正的GPS信息与DRS信息进行卡尔曼滤波,从而减少组合导航系统超前滞后误差.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