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西读者佟斌问飞船上天的次数有限,有许多没有机会参加飞行的航天员以后会从事什么行业呢? 四方帽博士答::因为飞船的一次飞行任务只能是一个或几个航天员上,这就有个选择的问题,就有个相对的排序。不等于这次没参加飞行,就是不合格。关于飞行乘员组的安排,不是“单打一”的。一般是“上一组、备一组、再备一组”,三个乘组形成一次飞行任务的梯队。这个梯队中的航天员都参加飞行前最后阶段的强化训练和任务准备,都做好“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今中外,人类都想往宇宙,有奔向宇宙漫游的种种美好愿望,在国内外的古诗古画、神话传说、科幻小说中,均有强烈的反映。但是,直到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成功之前,人类的这一愿望还处于幻想阶段。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东方1”号宇宙飞船载有加加林,真正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宇宙飞行。1969年7月16日,载有三名美国宇航员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经过5天的飞行,于同月21日在月球的静海区着陆,真正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此后,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频繁去月球“…  相似文献   

3.
浮出水面的基地   日本超级能力研究专家、飞碟学者中岗俊哉在《飞碟与宇宙人》一书中指出:来自太空 的外星人已经在南极的未知部分和北极的冰山中,建立了飞碟基地。这就是名噪一时的“两 极基地说”。   这一结论,似乎有其科学依据。   南极洲无疑是地球上飞碟出现最频繁的地区,世界各国设置在南极的科学考察基地均有 多项飞碟目击报告记录在案。   西班牙 UFO研究专家 A.里维拉的《十二个神秘的死亡三角地区》一书中记载: 1965 年 7月 3日,“幽灵”在夜幕之下、闪着月亮光的情况下出现了。它“进行‘ Z’形飞行, 然后在…  相似文献   

4.
《太空探索》2005,(9):10-11
发现号是美国第三架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飞机。他的名称取自1610至1611年曾考察哈得逊湾、寻找从大西洋到太平洋西北航道的一艘探险船名,同日寸也因1776至1780年船长库克驾驶在太平洋中部和北部航行并发现夏威夷群岛的船只叫“发现”号而得名一“发现”号还是由罗伯特斯科特率领对南极进行首次科学考察的一支船队的队名。  相似文献   

5.
小光 《国际太空》2009,(11):3-3
在经历4个月的飞行后,美国“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LCROSS)在2009年10月9日对月球南极地区成功实施了2次撞击,目标是寻找月表下存在水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胡群芳 《太空探索》2005,(12):30-33
神舟六号飞船的飞行作为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虽然与“神五”的飞行相比少了些“惊喜”的味道.但在科学上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突破意义——“一人变两人。一舱变两舱,一天变多天”.两位航天员进入轨道舱,进行了为期5天的生活照料和科学实验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加入外星人     
1953年2月23日在美国密歇根州金罗斯空军基地上空,一架F-89C全天候歼击机的驾驶员威尔逊中尉与UFO有过一次近距离遭遇,结果是这架飞机失踪。雷达显示屏上记录下了飞机和UFO瞬间消失的位置。北美大陆防空委员会长官本杰明·契德鲁将军说:“我们有大量...  相似文献   

8.
志豪 《国际太空》2011,(8):37-41
2011年7月8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Atlantis)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升空,有超过100万美国民众到现场观看。因为这不仅是阿特兰蒂斯号第33号发射,航天飞机第37次前往“国际空间站”、第135次升空,还是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飞行。此后,航天飞机全部退役,永远退出太空舞台,  相似文献   

9.
京哲 《太空探索》2003,(1):16-17
▲ “东方”号飞船 “东方”号飞船是世界上第一艘单人载人飞船。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东方”号载人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东方”号在载人飞行之前,进行了9次无人飞行试验,试验飞船中多数载有动物或假人,9次无人飞行试验中,有2次发射失败,2次回收失败。  相似文献   

10.
1“快速对接”飞行模式简介
  “快速对接”飞行模式指的是飞船在6h内绕地球4圈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而之前飞船在对接前要绕地球飞行34圈,用时近2天时间。2012年8月1日23:35(莫斯科当地时间)俄罗斯进步M-16M货运飞船发射升空,飞船在发射6h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这是货运飞船首次测试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此后又成功进行了2次,3艘“进步”货运飞船“快速对接”飞行试验成功后。俄罗斯开始试验载人飞船的快速对接。2013年3月29日,俄罗斯航天局局长波波夫金表示,在联盟 TMA-08飞船发射后还将采用相同的模式进行一次载人发射,这期间将对乘员的生理参数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再确定是否将这种快速对接模式转为常规飞行模式。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总裁洛波塔今年4月1日称,采用快速对接模式后,飞船飞前训练准备没有变化,主要是重点测试舱载计算软件。
  2013年3月28日,俄罗斯联盟TMA-08M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飞行5h44min后,首次实现了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快速对接”。在航天发展史中,“快速对接”模式并不是新鲜事物,但实现载人“快速对接”在俄罗斯尚属首次,所以这种新的飞行模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俄罗斯航天局决定,经过2次测试飞行后“快速对接”模式将成为常态飞行模式。新的飞行模式不但对飞船系统会产生影响,对于航天员更是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迄今,在世界航天员的名录中,已有330多人的名字载入了载人航天史册。其中,俄罗斯(包括原苏联)、美国和日本都有了自己国家的女航天员,并已参加过飞行。目前,法国也有了自己的女航天员,她的名字是克劳迪·安德蕾德莎叶(ClaudiAndre-Deshays),准备在1996年进行第一次飞行,并想在实验上夺取第一名。安德雷德莎叶是一名医学博士。她是在1985年被法国空间研究中心从1000名候选人中选拔出来的女航天员,虽然尚未进行正式飞行,然而她却早已进行过航天员的全部程序训练,并且每年她都成功地通过年度…  相似文献   

12.
《飞碟探索》2008,(10):5-5
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升空。在此之间,“神舟”计划的两次载人飞行分别是1人和2人,而这些是3名航天员飞上太空。这个数字变化说明,“神舟7”号在内部空间和舒适程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官方网站上,自称是“美国航空航天局专业人士”的网民宣称:“以我从专业角度解读,中国新飞船已能实现航天员在舱中自由活动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在到达金星3年之后.“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首次进行了一种新的飞行,从而使其耗资8亿美元的金星之行进入最后阶段. 这项计划的负责人道格拉斯·格里斯在喷气推进实验-室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种飞行“对于行星科学来说确实是第一次.我们拥有了下 (?)代‘麦哲伦’航天器,可以勇敢地前往任何航天器没有去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美国许多批评家指出美国的航天飞机并不是,也可能永远不会象国会臆想的那样:是“便宜而可靠的空间运输系统”。美国4架航天飞机耗资100亿美元,再加爆炸事故后对现有几架航天飞机的修改费20亿美元,在每次飞行时,若遇到问题还要花钱,所以,航天飞机将永远不是廉价的飞行运载器。究竟昂贵到何种程度,还要取决于飞行次数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美国航宇局最初计划的飞行次数是期望一年多达50次,但从未实现过。从1984年4月至1986年1月只飞行25次,其中有一次出了爆炸事  相似文献   

15.
晓角 《国际太空》1996,(10):20-23
1995年11月12日晨7时30分,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73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STS-74。这次飞行任务组成员有:指令长肯尼恩.D.卡梅伦,45岁,已在STS-37、STS-45上飞行过,有350小时航天经验;驾驶...  相似文献   

16.
钱磊 《飞碟探索》2008,(9):36-37
文登伯格将军认为,1948年“信号”计划中时《形势评估》得出的结论是毫无根据的。此后,空军财UFO现象的态度改变了。1948年12月16日,正如“信号”计划报告中所反映的那样,空军将关于UFO调查的“信号”计划改名为“怨恨”计划。1949年12月17日,“怨恨”计划在实施一年后也结束了。在最后的报告中简短总结:有23%的小明飞行物报道是无法用普通的现象来解释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史上有过一次著名的“费城实验”,即富兰克林1752年在费城用风筝把雷电收集到莱顿瓶中。在伪科学史上,也有过一次“费城实验”,比前者著名得多,有无数的文章、书籍、电影、电视在介绍、讨论它。这是现代邪教宣传品中经常提到的一个事件。在中文邪教网站上,有一篇《神秘的空间突破实验——美国海军费城实验简介》,提供了一个很常见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空间技术发展中,载人航天常作为国家技术成就和综合实力的象征,它代表着航天技术最全面、最综合、最先进的水平,被认为是带动整个空间技术发展的“旗舰”。1996年以来,美国、俄罗斯这两个在世界载人航天活动舞台上扮演主角的大国并驾齐驱,在载人航天飞行和应用活动中再获辉煌成就。11996年以来美国航天飞机飞行情况1·11996年飞行情况1996年美航天飞机飞行7次,参加飞行的航天员43人(外国8人)。在7次飞行中,有两次与俄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航天员舱外活动3次,累积时间19小时5分9秒;施放卫星6颗,回收卫星5颗(其中施放/回收4颗…  相似文献   

19.
王爱华 《国际太空》1994,(3):27-28,22
1992年11月10日在格林纳达召开的欧空局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对与俄罗斯进行更大合作给予了特别的强调,因而欧空局加强了与俄罗斯航天局的接触,并与俄达成了一项1993~1995年期间在载人空间基础设施和空间运输系统上合作的协议。在此情况下,欧洲哥伦布空间站计划准备派遣两名欧空局的航天员参加俄和平号空间站的B行;哥伦布空间站先遣飞行除包括参加两次和平号空间站的飞行外,还包括一次“空间实验室”飞行和用于未来飞行的欧洲返回式载荷平台(尤里卡平台)的储备。哥伦布空间站先遣飞行的主要目的是:·为空间站/哥伦布…  相似文献   

20.
发现号是美国第三架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飞机。他的名称取自1610至1611年曾考察哈得逊湾、寻找从大西洋到太平洋西北航道的一艘探险船名,同时也因1776至1780年船长库克驾驶在太平洋中部和北部航行并发现夏威夷群岛的船只叫“发现”号而得名。“发现”号还是由罗伯特·斯科特率领对南极进行首次科学考察的一支船队的队名。1984年8月30日,发现号航天飞机首航成功。载6名航天员上天,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12次飞行。在这次为期6天的太空飞行中,按计划施放成功3颗通信卫星,试验了太阳能电池帆板的展开功能,试制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到1986年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