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测定在28d头低位(HDT)-6℃卧床期间,进行下肢运动和下肢负压(LBNP)训练是否对立位耐力和血容量调节激素有影响。12名健康男性为受试者,分为两组,一组为不采用对抗措施的对照组(No-CM,n=6),另一组为采用对抗措施的对抗措施组(CM,n=6),简称对抗组。LBNP训练在HDT卧床的第8d开始,在特制的仰卧位自行车功量计上双腿进行分级的动力学和等长阻力锻炼,每周6d,每天2次,每次15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运动员专项耐力训练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18.0分析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测试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以得出运动员的专项耐力水平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所承受的运动量、负荷强度要明显强于比赛时;第二,运动员本身的耐力储备以及能量的供应;第三,训练或比赛时的技术和战术水平训练与发挥;第四,运动员机体组织的有氧供氧能力;第五,家庭遗传因素;第六,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对意志品质的调动。因此,建议在训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运动员专位训练,保证以实战训练为主,增强单个动作与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的融合度。  相似文献   

3.
某些情况下,为了维持血压和脑血液灌注,如果机体的心血管系统调节功能低,就可能导致人体的意识丧失,进而影响任务的完成。目前,一些研究表明女性在多种立位应激中的耐力低于男性。在一项研究中,女性下体负压(LBNP)耐力比男性低15%。在另一项研究中,观察了6名男性和4名女性被试者在LBNP实验以及-60mm HgLBNP各5min中的心血管反应。尽管该实验目的不是用来测定立位耐力的,但可以看到所有的男性都完成了LBNP试验,而12名女性在试验中只有2人完成了实验。女性航天员在飞行后立位时晕厥发生的几率也较大,在+3Gz加速度时的预测超重耐力也低。当前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女性立位耐力比男性低22~61%。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达到晕厥前症状(BP和/或者心率骤降,但未丧失意识)的递增性下体负压(LBNP)实验时,女性的耐力比男性低61%。耐力评定的指标是累积压力指数(CSI,在实验方法中有详细说明)。最近,Convertino肯定了女性LBNP耐力低于男性的结论。在他的研究中,女性的CSI比男性低35%。Hogan等在一项达到晕厥前症状的LBNP实验中观察到:用CSI估算女性LBNP耐力比男性弱22%,这些最新的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女性的LBNP应激耐力低于男性。更早的研究也证明女性LBNP耐力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5.
航天员在飞行中由于长时间受失重因素的影响,其体内的生理系统会产生适应失重环境的变化,导致航天员返回后的再适应能力下降。载人航天器在返回过程中还要受到较长时间的超重作用,据计算如采用15°的再入角,升阻比为0.1时,其减速持续时间约为200s,减速峰值可达9G,应激状态时可达15~16G。处于航天器中的航天员经失重飞行后心肺调节功能已明显下降,当遇到这样长时间的高超重作用时,有可能出现危险而影响飞行任务。所以,研究失重对超重耐力的影响和提高人体超重耐力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发展航天事业和航天医学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心血管调节的性别差异使女性的立位耐力较低,头低位卧床(HDBR)和航天后的心血管失调可导致立位耐力不良。有关男性心血管的研究很多,而女性的研究则很少。因此,目前关于性别对心血管失调的影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7.
摘要     
女性的体能和血液动力学反应对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女性下体负压耐力低于男性;女田径运动员对下体负压血量减少的耐力低;健康人和有体位性晕厥史患者在立位应激时脑的自动调节;7d头低位卧床和立位对男性与女性内分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女性立位耐力低于男性。得出这种看法是因为临床上女性立位耐力不良者的比例较高;在头高位倾斜、立位、次极限下体负压时男女被试者心血管反应出现不同。但是,在立位应激时,性别差异存在很大变数。在不同的次极限LBNP下,得出的结果也不同。例如,与男性相比,女性的总外周阻力有较小、相似或更大的报道,前臂血管收缩有相似或更大的报道,变时性反应也有相似或加强的报道。目前对于造成男性和女性反应不同的机理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在广谱离子辐射作用下辐射个体耐受的变化。发现辐射个体耐力与辐射的种类,辐射剂量,辐射强度和辐射剂量在身体分布等物理因素及动物种属,种系,性别和体重等生物因素有关。发现个体对辐射的耐受取决于动物机体对辐射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反应。个体对辐射的耐力分为3个成分:稳定,半稳定和易变性成分。稳定成分是由运物种属,性别,危险系统细胞结构机能特点和对辐射的耐受性所决定的遗传特性。半稳定成分取决于胚胎发育和出生后早期发育,表现为机体主要控制系统的机能。易变性成分是取决于机体当时的机能状态,稳定性的半稳定性成分是先天性的,而易变性则地后天获得的辐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67次短期飞行和53次长期飞行后立位耐力研究资料分析结果,借助规定的主动和被动立位试验,发现所有航天员立位耐力的下降与飞行时间的长短无关.短期(7-25昼夜)飞行后主动试验时立位耐力下降33%,而长期(49-438昼夜)飞行后立位耐力下降48%.短期飞行后要过一周就能完全恢复立位耐力,而长期飞行后1.5-2个月才能完全恢复正常.飞行后立位耐力的下降程度(相关系数γ=0.81)取决于飞行前的初始状态。可用飞行前立位耐力研究资料预测规定制度下短期飞行后立位耐力变化.长期飞行后第一昼夜根据飞行前的预测评估的立位耐力下降情况:飞行前评价为优秀的立位耐力下20-30%,飞行前评价为良好的立位耐力下降为30-50%,飞行前评价为满意的立位耐力下降55-65%.  相似文献   

11.
微重力时航天员血浆容量大约丧失12%,这可能是引起返回后立位耐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假设:用6°头低位倾斜(HDT)方法模拟长期微重力引起的身体脱水可能增加血浆渗透压(COP)。方法:7名健康男性被试者,年龄30-55,进行16天头低位6°实验,在HDT前HDH中第14天和起床后1小时取血,用20μL的胶体渗透压计测血浆胶体渗透压,用修改的Evans染色技术确定卧床前,卧床第16天和起床后1小时的血浆  相似文献   

12.
自首次的载人航天,就开始研究微重力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些航天中的研究结果与根据模型预料的结果存在直接的矛盾,结果表明航天对心血管系统和其它的器官系统的影响之间有联系。那些结果为正常人体的生理功能提供了新的认识。在设计航天乘员的安全和工效时也必须考虑到。  相似文献   

13.
人能够耐受立位应激与多种心血管因素的成功调节有关。人在立位应激时,出现明显的中心血量、心充盈压、每搏量(SV)和心脏输出量(CO)降低,或者出现神经体液反射性反应(主要指心动过速和血管收缩)失调,都可能引起晕厥。已证明女性的立位耐力低于男性,但引起两者差异的生理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对27名健康的男性青年,进行了下身负压耐力与心血管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体下身负压耐力与其心血管功能状态及调节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心血管功能状态的好坏与调节能力的强弱是反映耐力好坏的基础。下身负压应激实验,能暴露不同个体心血管功能状态和调节能力的差异。下身负压这种生理应激方法,可以用来评价飞行员或航天员的心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人类将很有可能在轨道飞行和星际飞行过程中长时间暴露于微重力环境下,但人以同重力作用的耐力却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自动力人体离心机,或者主空自行车,是一个被建议用来对付长时间微重力对人体不利影响的措施,国际空间站项目给了我们一个初次从角度考虑在太空飞行中使用人体离心机的机会,本文章将提出这种装置的设计及其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 ,竞技体育中各个运动项目的训练理论、训练方法、技术特点以及场地、器材设备等都在不断地更新 ,运动成绩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一些运动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 ,不但在训练设施上更新得快 ,在全年训练计划的制定和阶段划分上也出现了新的观点。他们否定了过去把全年训练计划分为 3个周期的传统作法 ,而采用了与当今竞赛特点相适应的训练计划。1 原有的固定周期训练理论过去把全年训练计划分为 3个固定周期 (过渡期、准备期和竞赛期 )及其理论是根据几十年前的训练实践、比赛地和器械设施等条件而提出的。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17.
李由  王春慧  严曲  张小虎  谢良 《宇航学报》2019,40(6):725-732
SpaceMocap是一套基于多RGB-D相机的计算机视觉航天员运动捕捉系统。地面准备阶段,扫描航天员模型,并分别标定彩色相机的内参数。在轨采集阶段,3~4台相机布置在舱内角落,同步采集航天员任务视频。地面处理阶段,通过相机外参数标定和ICP方法实现点云融合,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对人体关节点位置进行检测并初始化位姿参数,再用改进的ICP方法进行位姿求精,实现序列图像中关节角度跟踪。本系统搭载TG-2升空,对SZ-11航天员的任务视频进行了采集和处理,首次获取了在轨航天员的姿态(包括中性体位)、占位空间、运动参数等重要数据。结果表明,运动捕捉的模型与点云具有良好的重合度,关节点位置与关节角度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SpaceMocap是我国首个在轨运动捕捉系统,它小型、轻质,具有计算机视觉特有的非接触测量、直观、高精度优势,无需在人体上粘贴任何标志,具有良好的抗遮挡能力,完全适用于微重力、狭小空间环境下的在轨应用 。  相似文献   

18.
杨顿  杨帅  于洋  王琪 《宇航学报》2022,43(9):1176-1185
针对行星表面轻量化自主探测任务,基于仿生思想设计了一种仿海胆结构的十二足球形机器人,其具备自主改变构型以贴合复杂地形的能力,可实现无倾覆、高容错的全向运动;基于数据驱动方法,对该机器人设计了一种数据高效的无模型强化学习运动策略,可实现无先验知识的从0到1步态训练以及步态的实物样机快速部署。通过在平面地形和非结构化地形中对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经过训练的机器人具备自主运动、适应非结构地形等能力;通过与常用基准策略进行对比,证实了本文提出的运动策略具有训练高效、鲁棒性好的优势;最后通过开发原理样机,开展实物实验验证了仿真环境中所生成的步态在真实物理环境中的动力学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中,追求人体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与和谐已成为人们对美的认识与评判的一个基准。对即将踏出大学校门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们来讲,拥有健康的体魄、健美的体型、良好的姿态以及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他们求职、适应社会竞争、获得发展所必需具备的条件。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体型、体态、仪表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高校有必要开设形体训练课,对学生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中,追求人体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与和谐已成为人们对美的认识与评判的一个基准。对即将踏出大学校门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们来讲,拥有健康的体魄、健美的体型、良好的姿态以及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他们求职、适应社会竞争、获得发展所必需具备的条件。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体型、体态、仪表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高校有必要开设形体训练课,对学生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