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美、俄、英、法等军事大国重申战略弹道导弹是实现战略威慑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竞相开始规划和研制新一代战略力量。2006年,美国继续改进“民兵”3和“三叉戟”2D5战略导弹,开始下一代战略导弹的研究,并启动常规远程导弹的研究。俄罗斯加快了新型战略导弹的研制和部署力度,公路机动型“白杨”M正式进入部署阶段。法国新型潜射弹道导弹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英国也加紧规划下一代战略威慑力量。此外,印度、朝鲜等发展中国家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已先后进入飞行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曾表示,俄罗斯将研发新一代核武器,提升威慑能力。现代化核武力量将是俄罗斯政府当前优先考虑的问题。2009年12月17日俄罗斯战略火箭兵  相似文献   

3.
1、国外发展现状 目前,国外拥有战略弹道导弹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印度、巴基斯坦等.美国和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先进、规模最庞大的战略弹道导弹.目前,美国大约装备有738枚战略弹道导弹(450枚"民兵"3和288枚"三叉戟>2),共有1652个核弹头.俄罗斯大约装备有491枚战略弹道导弹(陆基型号5种、331枚;潜射型号3种、160枚),共有核弹头1666个.法国与英国则保持有限的战略导弹规模,与美俄相比差一个量级.法国共有潜射战略导弹48枚,弹头数约200个;英国共有潜射战略导弹48枚,弹头数量不到200个.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布拉瓦"潜射战略导弹作为俄罗斯新一代"三位一体"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俄战略核威慑力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承载着俄罗斯的国家战略愿望,是名副其实的"撒手锏"装备.由于其技术先进、作战隐蔽性好、突防能力强、可以突破美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称赞"布拉瓦"导弹代表了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及20世纪90年代混乱局面之后的军力复兴.  相似文献   

5.
2020年,波音公司的"德尔他"4系列火箭仅完成1次发射,即"德尔他"4重型火箭,并且是经多次推迟之后在12月完成发射并取得成功;战略导弹方面,波音公司研制的"民兵"3陆基洲际导弹完成了3次试射,进一步巩固了美国核威慑可靠性,这是目前美国现役唯一一型陆基战略威慑武器,目前还将长期服役.相比之下,"德尔他"4系列火箭大多...  相似文献   

6.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司令表示,俄罗斯计划在2014年完成新型铁路机动发射系统的初步设计.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突然发现渐行渐远的“死亡列车”似乎又慢慢回来了. 提到铁路机动发射系统,很多人都会想到被誉为“死亡列车”的前苏联SS-24铁路机动战略导弹系统,它是世界上唯一进行过实战部署的铁路机动战略导弹系统.2005年,俄罗斯宣布永久性拆除SS-24导弹系统,作为回报,美国让在发射井部署的MX导弹退役,曾经让人谈之色变的“死亡列车”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国家战略预警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俊 《中国航天》2001,(11):35-40
美国多年来出于军备竞赛和威慑牵制前苏联的需要,十分重视国家战略预警系统的建设。美国战略预警的方针是“至少用两种不同的探测系统探测目标在飞行中产生的不同现象,以确保覆盖敌方战略导弹的发射区域,从而尽量减少虚警和自然干扰”。美国的国家战略预警系统主要由天基预警系统和地基预警系统组成。天基预警系统以“国防支援计划”(DSP)预警卫星为核心组网,由预警机配合;地基预警系统由地面远程警戒雷达、装备AN/FPS系列远程雷达的北方弹道导弹预警系统、装备AN/FPS系列和PAR边境截获雷达的潜地弹道导弹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8.
庭忠 《中国航天》1996,(1):34-36
俄罗斯的白杨(SS-25)洲际弹道导弹俄罗斯将其白杨洲际弹道导弹,也就是西方所说的SS-25镰刀,称为21世纪的导弹。它是第二阶段战略武器削减条约(STARTI)之后唯一适干俄罗斯战略部队现代化的导弹系统,在今后十几年里将成为俄战略导弹部队的核心。俄...  相似文献   

9.
一、美苏两国为了争夺战略核优势,近几十年来双方均致力于发展各种洲际弹道导弹系统。美国的洲际导弹力量曾一度领先,但以后苏联步步赶上,使两国的战略核力量接近于平衡。目前美国部署了1049枚洲际弹道导弹,其中有49枚大力神Ⅱ导弹(液体发动机),450枚民兵Ⅱ导弹和550枚民兵Ⅲ导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随着苏联战略核弹头数量和命中精度的不断提高,美国洲际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的生存能力可能会下降,所以,保持战略导弹核潜艇的生存能力,是美国确保其战略核力量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