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导成 《卫星应用》2000,8(4):51-54
分析了卫星数字直接电视的特点,介绍了卫生数字直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指出卫星直接电视技术是提高我国电视覆盖率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先进手段。  相似文献   

2.
适用于我国海洋卫星的雷达高度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国外卫星雷达高度计技术和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对高度计的需求基础上,建议了一个Ku频段、单频、采用固体功放和数字chirp技术,MFT跟踪算法,体积和重量较小,适用于我国海洋二号应用的雷达高度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周长宝  厉冬玲 《卫星应用》2000,8(2):56-58,61
数字海洋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数字海洋资源开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使命。因此必须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及其它新系统、新技术和新方法探测、监测和开发海洋。本文论述了我国海洋国土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及新的需求,并从海洋应用出发介绍发展我国自己的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的设想,对我国合成孔径雷达参数及卫星轨道参数提出了要求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国内外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体系工程、数字孪生和数字工程在卫星工程上的发展过程,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狭义数字孪生卫星的概念,不同单位、不同人解决不同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调整各组成部分的仿真粒度,形成研究问题的数字工具。这些数字工具都具有系统完整性,都是数字孪生卫星概念的实例化外延。提出了用所有岗位构建应用和交流成果的总工作量来度量数字孪生卫星构建应用平台开放性的概念,分别从建模和使用模式、星上源代码一致性、卫星集群多平台分布式仿真3个方面给出了平台的开放性度量准则。针对软件平台开放性设计目标,论述了数字孪生卫星构建应用平台专用的开放性设计技术,包括软件层次模块划分、多粒度模型库、建模和模型管理工具包。通过工程实践案例,证明了开放性度量准则可以有效评估数字孪生卫星建模和模型管理的总工作量,为各单位的平台设计和研制过程的各种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1,(6):45-45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空间技术研究已初步形成了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遥感卫星和小卫星四种卫星系列平台,为实现21世纪我国卫星工程研制“快、好、省”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卫星研制平台化技术,是国际上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卫星研制集成化技术,是优质、快速、低成本卫星工程研制的根本保证。这一技术的实现。必须以成熟的设计、各项指标的合理配置等为依托,是一个国家空间技术成熟与否的标志。 多年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加速我国卫星研制步伐,增强可靠性。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卫星工程的研制和组织管理中,确定了…  相似文献   

6.
我国成功发射一颗卫星本刊讯10月2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星上各种仪器工作正常。这次发射的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17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按预定计划,卫星将在轨道上运行15...  相似文献   

7.
闵长宁 《卫星应用》2003,11(3):1-10
鑫诺二号(SINOSAT-2)广播卫星是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旨在发展我国卫星数字电视广播事业,加快推动我国卫星通信、广播产业化进程,保护我国仅有的几个广播卫星轨道资源的一项新举措。SINOSAT-2是基于我国新一代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满足国内用户需求研制的一颗高性能广播电视专用卫星,为国家直播卫星项目的实施做好先期准备。卫星完全满足我国直播卫星系统空间段的技术要求。星上还采取了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大为 《卫星应用》1999,7(3):41-44
随着DVB-S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以及卫星制造技术朝着大功率,大容量、高寿命的方向发展,数字直播卫星(DBS)浪潮已汹涌而来。无论对于国家的相关部门还是对于广大卫视从业人员来说,新技术带来了严峻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无限的商机和前景。如果应对这一世纪性挑战,已成为有关主管、决策部门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一产业政策如何决策,直接关系我国卫视产业的前途和发展,更关系到民族信息产业的进步,如何开发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磁场测量的小卫星自主导航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磁场矢量是卫星所在位置的函数 ,通过对地磁场的测量 ,即可实现对近地小卫星的自主导航。本文采用卡尔曼滤波技术设计了小卫星基于地磁场测量的导航方法 ,在采用地磁场模型时选取磁偶极子模型 ,以此使设计算法的计算量大大减少。最后利用数字仿真验证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卫星数字发行是数字信息技术条件下卫星通信与传统出版发行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对于发展卫星应用、数字媒体、消费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缩小数字鸿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航天任务急需的新技术进行先期试验,同时开展空间环境探测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国在刚开始研制卫星时,就开始发展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先后研制和发射了实践一号、实践二号卫星群、实践四号以及实践五号卫星,初步形成了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 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在充分利用其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发射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中的第一颗卫星,即实践一号。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一箭多星技术试验,即利用一枚运载火箭将3颗卫星送上天,这3…  相似文献   

12.
数字卫星概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云峰  李智  雷鸣 《上海航天》2021,38(1):1-12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是卫星工程设计研制的理论基础,构建数字卫星是总体设计单位的重要工作。本文分析了卫星总体设计过程对数字卫星模型精度的要求,按不确定性的大小粒度,给出了点模型、流模型和场模型的定义;提出数字卫星场的模型精度或不确定性是制约卫星功能密度、反映总体设计水平的关键指标。结合数字孪生系统的概念,论述了数字卫星场模型的复杂性体现在多动态、多空间尺度和多物理场耦合三个方面,不同卫星不能用同一个数字公式描述,模型需要和遥测参数比对后才能确定,不能采用通用软件的工作模式构建和管理场模型;分析了数字卫星场模型的构建工作和模型管理工作,论证了人力成本是制约卫星场模型在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数字卫星工程智能化是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普及应用的关键,通过工程案例证明了建模与模型组织管理工作在智能化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浦江一号卫星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占胜 《上海航天》2016,33(3):1-12
浦江一号(PJ-1)卫星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颗快速响应型试验卫星。卫星采用模块化柔性结构设计,在保证卫星结构高刚度的同时实现了卫星装配的灵活性;采用即插即用总线技术实现了星载产品的快速互连互通、快速更换和功能重构;采用基于星上数据处理的自主任务规划技术实现了多种有效载荷的协同工作;采用星上数据处理融合技术提升了卫星快速服务效能;采用功能冗余设计技术保证了卫星的可靠性,简化了卫星配置;采用基于数字化仿真的卫星总体设计技术和分布式验证技术优化了卫星研制流程,缩短了研制周期;采用整星一体化测试技术,大幅缩短了卫星综合测试时间。卫星搭载了多种新型星载产品,为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奠定了基础。PJ-1卫星于2015年9月由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验证了"1周靶场发射,1d交付使用"的快速模式,开创了我国快速响应型卫星应用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张宏伟 《航天》2010,(10):14-15
希望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以科普为目的的公益星。在卫星装载的有效载荷中有一款专门为了拍摄地球全景图象而设计的彩色CMOS相机。CMOS相机采用了图像压缩技术、自动曝光技术、色彩融合技术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就好比相机智能中央处理器,负责相机图像产生到生成彩色的整个过程,使相机的使用变得简单而可靠。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技术先进的全球数字存储前向通信小卫星的特点和主要技术性能;提出了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速炮国小通信卫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卫星故障诊断系统智能研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解决卫星故障诊断系统研制周期长、重复性工作量大的缺点,针对基于平行系统和数字卫星概念设计的卫星故障诊断系统,提出一种智能研制技术。建立包含参数、接口、原理模型、误差模型、故障模型和三维模型的数字部件库,利用数字装配技术实现对卫星的规范化描述,基于逻辑维分形结构将源代码书写规范分为确定性规则、有限规则和推理规则,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完成源代码书写规则的推理和实施,实现包括子系统部件、姿轨控软件、星务软件、耦合场计算、其他文件和地面测控系统等的数字卫星、遥测遥控系统与配套工具的源代码自动书写、编译及部署。针对多颗卫星进行故障诊断系统研制,系统运行结果表明了智能研制技术在提高系统研制效率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5月10日发射升空的我国实践五号小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星上各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用户需要并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卫星开始进行各项科学试验。我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已达国际水平。实践五号卫星是首次采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开发的CAST968...  相似文献   

18.
移动多媒体直播卫星是移动卫星技术和直播卫星技术成功的结合,它能够满足人们对各种信息的多种需求。文章介绍了移动卫星和直播卫星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世界首颗数字多媒体移动直播卫星——移动广播卫星(MBSAT)系统及其地面手持终端,探讨了MBSAT的技术特点和未来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卫星跟踪卫星应用于月球重力场探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球卫星跟踪卫星技术作为月球和行星重力场探测的一种解决方案已经初步研究和讨论。文章引入已有的解析方法在理论上分析卫星间精密测距与月球重力场信号的频率响应关系,并通过模拟计算,以分析月球卫星跟踪卫星方法应用于月球重力场探测的可行性和恢复重力场的能力。由于月球卫星跟踪卫星方法是目前解决远月面重力探测最有潜力的方法之一,且已为一些月球探测计划采用,而我国的月球探测计划也同样面,临远月面探测的难题,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月球和行星重力场的探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智能手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展智能手机商用货架技术在低成本卫星上的应用前景研究。结合目前美国宇航局和英国萨瑞公司先后发射的手机卫星,将手机相关先进技术应用到航天任务中,开展了智能手机中央处理器技术、数字射频技术、导航芯片和能源管理技术等最新进展调研,并与当前航天使用的相关技术进行对比,对其在卫星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开展智能手机先进技术在卫星上的应用,重点要突破智能手机商用货架技术在卫星上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合格的商用货架器件进行进一步的评价筛选,开展热真空温度环境测试、寿命试验、结构分析、抗辐照评估后,确定该器件能否适用于空间卫星研制。最终得出研究结论:智能手机使用的商用货架技术在低成本卫星上的应用,对于提高卫星产品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