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于 《太空探索》2007,(5):28-29
大概20年前,天文学家就预言木卫六泰坦的表面可能存在液体甲烷的海洋或者湖泊。但是其表面的薄雾阻止了进一步的探测来证实这个预言。直到卡西尼号飞过泰坦的上空,谜底终于被揭开了。  相似文献   

2.
钢子 《飞碟探索》2008,(3):24-26
行星地球化是设想人为地改变宇宙中其他天体表面的环境,使其气候、温度、生态类似地球环境的行星工程。这个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如今已经推进到了现实研究。  相似文献   

3.
按照常人的思维,地球上的海洋和河流形成后,植物才在地球表面扎下根来。道理很简单,液态水通过各种方式把岩石弄碎,形成了土壤,然后植物才有了“安身立命”的适宜的土壤环境。听上去逻辑上没问题,但是最近关于维管植物的新研究却挑战了这个“常识”。  相似文献   

4.
徐菁 《太空探索》2006,(1):42-43
月球表面真的有水冰吗?这个问题直困扰着科学家们,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非常直接的证据来做出肯定的答复。  相似文献   

5.
贾冲 《飞碟探索》2014,(7):62-63
地球表面的大陆板块一直在不断移动。这种缓慢的过程重新塑造着地表构造。这在太阳系里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关于板块运动的推动力,以及运动开始的时间,我们所知甚少。最近,一项新的研究可能会帮助我们解开这个谜题:地球表面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分离为板块,然后开始了漫长的漂移?  相似文献   

6.
媒体SCAN     
《飞碟探索》2006,(6):4-5
高解析影像及科学实验相机是2006年3月10日抵达火星的火星探查轨道船上的仪器。这张清晰的火星表面影像,使用了拍摄距离为2500千米、解析度为每像素25厘米的影像数据。在接下来的数个月里,火星探查轨道船将以圆形的轨道渐次深入火星的外层大气。这是一种称为气动刹车的过程.将轨道高度缩减到280千米。在这个距离,高解析影像及科学实验相机将以每像素28厘米的解析度拍摄火星表面。这张彩色影像使用了假色.来呈现高解析影像及科学实验相机所记录的可见光和红外光影像数据。这个影像的跨幅是24千米,主题是火星南半球的博斯普鲁斯高原之一角。  相似文献   

7.
大概20年前,天文学家就预言木卫六泰坦的表面可能存在液体甲烷的海洋或者湖泊。但是其表面的薄雾阻止了进一步的探测来证实这个预言。直到卡西尼号飞过泰坦的上空,谜底终于被揭开了。  相似文献   

8.
茫茫宇宙,究竟是否存在地外文明?这个问题在今天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且在实验研究工作中也有十分实际的意义。不久前,一个由俄罗斯科学院地壳研究新古生物学研究所、微生物学研究所的专家们组成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新的试验——运用电子显微镜对陨石结构里的浸渗生成物进行分析。结果在陨石碳结构的表面发现了一些球形细胞链和类似这种细胞团的空心球。同时还查明,类似球形细菌在4.5亿年前即在古波罗的海沿岸的浅水地带形成了气垫。专家们还在陨石的表面结构中发现了一些线状石化遗迹。这些线状石化遗迹分叉成类似细胞结构的节点,…  相似文献   

9.
美国航宇局的机遇号火星漫游车确定在火星表面的一块奇怪的起泡岩石实际上是一块陨石,这是在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上发现的第一块陨石。这个布满凹痕的物体约有篮球大小,主要由铁和镍构成。这块陨石为火星表面是如何形成的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科学家们对陨石本身并不感兴趣。他们更想知道它附近的其它物体是否也是陨石以及火星上的风是如何对这个星球进行塑造的。 负责火星漫游车计划的科学家史蒂夫说:“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砂土不停地刮入并在陨石表面沉积下来,陨石将被覆盖,就很难被发现了。”但是如果表面的细粒物质被风刮走,而像陨石这样…  相似文献   

10.
减阻表面由于其在海洋船舶、管道运输、飞机和国防军事等各个领域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进化出了许多独特的形态或表面结构,均展现出了卓越的减阻性能。对近年来受海豚表面启发的顺服表面减阻、鲨鱼皮表面启发的微结构减阻及受荷叶表面启发的超疏水减阻等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这些技术的研究进展、减阻机理和挑战,对目前仿生减阻表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9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月船2号探测器携带着维克拉姆号登陆器,开始了这个国家历史上第1次向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努力,所选择的位置是月球北极地区的一块平地。但是,这个以印度航天先驱命名的探测器,并没有成功着陆,反而砸在了月球表面的阴影里。虽然印度总理莫迪称这次任务取得了99%的成功,但是如果我们回顾印度人在发射之前宣布的目标,会发现这次任务应该认为是基  相似文献   

12.
表面测温传感器简介郑晓文,郑红长期以来,表面温度的测量由于受到被测物体和环境条件复杂多变及测温元件本身缺陷的制约.一直是温度测量技术领域的一个难题。近年来,许多新型的表面测温传感器的涌现,为表面测温技术带来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铂电阻技术应用于表面测温...  相似文献   

13.
张晋 《飞碟探索》2012,(6):47-47
这个斑驳的景观显示的是第谷陨石坑,它是月球上看起起来最极端的地方之一。然而,天文学家使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并不是为了研究第谷,这张图像是为6月5日-6日观察金星穿过太阳表面的凌日现象做准备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不能直接观察太阳,因此天文学家计划把望远镜定位在月球,用月球作为镜子去捕获反射的太阳光,并且隔离穿过金星大气层的小部分光线。这少量的光线包含行星大气层组成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的模型表面应力测量系统,采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同步采集被测模型表面图像,以模型表面的散斑作为载体,通过图像子区立体匹配算法匹配被测模型变形前后两幅散斑图像中的不同图像子区,解算得到模型上不同点的三维坐标值,获得模型表面的三维变形信息,实现模型表面非接触、动态实时的应力测量。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微重力环境下加热表面尺寸对气泡动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不同热流密度条件下两种尺寸芯片表面核态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低热流密度时两种尺寸芯片表面均能维持典型的孤立气泡沸腾,气泡生长合并过程缓慢,仅大芯片表面气泡脱落,并且体积达到小芯片气泡的3.4倍.两芯片在中等热流密度下均呈稳定的核态沸腾,气泡生长合并加速、脱离频率升高.大芯片表面气泡脱离次数明显高于小芯片,脱离气泡产生的尾流效应减小了后续气泡的脱离直径,进而有效抑制了气泡底部干斑的形成.高热流密度时,小芯片处于膜态沸腾状态,沸腾换热显著恶化;而大芯片表面仍能维较持稳定的核态沸腾.因此,增大芯片尺寸能有效促进气泡脱离,提高临界热流密度.继续升高大芯片热流至临界热流密度之上,虽然进入膜态沸腾换热状态,但是气泡无法完全覆盖芯片表面且可缓慢滑移,从而缓和了芯片温度上升速率.   相似文献   

16.
正霍金认为,虫洞的重要作用在于连接时空隧道。如果把时空比喻为苹果,虫洞就是连接苹果表面上两个点的洞穴,这个洞穴对应的是连结时空中相异两点的捷径。从一个洞穴到另一个洞穴,如果沿苹果表面走就比较远,而走苹果里面的隧道就比较近。宇宙中的虫洞就好像这个隧道。假定存在虫洞,我们有可能穿越虫洞去别的宇宙旅行吗?科学家认为有这种可能,  相似文献   

17.
我的随想     
亿万年前,地球表面被各种形态的水所覆盖,是一个水的世界。经过亿万 年的演变和进化后,地球表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在这个历史时期统治了这里并在不断改 变着它,只是不知将来命运如何。综观地球历史,总之水是少了,出现大陆,有了山川盆地 、平原和荒漠,一些植物相应为了适应环境几乎不需要水便可以存活。我们有理由相信,它 们的生活在某一天会完全脱离水;氧气也减少了,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氧气在大气层中 所占比例日益变小,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和扩大时刻威胁着地球生命,然而厌氧生物对此却无 太多忧虑,因为它们的生命不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石英玻璃的机械振动能量损耗特性,以石英半球谐振子为实验对象,考察了铣磨、抛光、刻蚀和退火对石英玻璃机械振动能量损耗大小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机械加工成型的石英玻璃,表面损耗占主导作用,亚表面损伤是造成表面损耗的主要原因;退火可以消除机械应力,降低石英玻璃的“假想温度”,改善石英玻璃的结构稳定性,减小本征损耗。  相似文献   

19.
头发样本要经过法医学DNA工作所规定的方法进行准备,其中涉及二种需要精细操作的“化学洗涤”以确保头发的表面没有任何污染。经过洗涤步骤,没有DNA能够再恢复原样。在升高的气温中,经过一个延长的萃取步骤,头发分裂成许多小段,重复煮沸,然后再用干冰冷冻,每一小段中的DNA都与其蛋白质框架分离开来,净化后就可以准备下一个步骤——PCR扩增。PCR这个步骤旨在较短的时间内,生成大量的最早所提取的DNA,使得在更多细节上研究DNA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在轨人造目标的地基观测光谱存在红化效应,影响对目标反射光谱的理解应用.目标在进入空间环境后外露材料表面粗糙度发生变化.本文结合材料的光谱散射特性、卫星轨道和观测条件,仿真分析了卫星表面材料粗糙度变化对红化效应的影响.基于文献中实验数据,设计不同粗糙度的卫星表面材料样本,模拟空间环境中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利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建立不同粗糙度材料样本的光谱散射模型.理论模拟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会影响其光谱散射特性,散射光谱形态和散射分布取决于粗糙度及入射-反射几何关系.引入网格剖分和可见面片,利用材料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仿真计算卫星表面材料在不同粗糙度状态下,整个卫星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光谱信号.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卫星表面材料粗糙度的增加,其反射光谱在600nm之后随波长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这表明空间环境中外露材料表面粗糙度变化是卫星产生红化效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