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天兵 《国际太空》2002,(12):29-31
□□“联盟”是苏联/俄罗斯使用历史最悠久的载人飞船系列,它分为“联盟”、联盟-T、联盟-TM和联盟-TMA几个发展阶段,技术日益成熟。“联盟”飞船系列能载3名航天员,具有轨道机动、交会和对接能力,可为空间站接送航天员,又能在对接后与空间站一起飞行,是苏联/俄罗斯载  相似文献   

2.
□□为了配合“国际空间站”的组装工作,俄罗斯与美国于1996年签订了有关俄罗斯在联盟TM飞船的基础上发展联盟TMA的协议。按原计划,联盟TMA主要是用于在紧急情况下营救航天员,另外也可以运送到“国际空间站”访问的人员。但是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事故和美国剩余3架航天飞机停飞以后,联盟TMA就成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航天员的主要交通工具。 联盟TMA飞船能乘坐3名航天员,独立飞行的设计寿命为14天,能在轨道上停留200天。飞船全长6.98m,最大直径2.72m,航天员活动空间9.0m3,总质量7250kg。它载有推进剂900kg,主发动机推力3920N,主发…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全力打造新型载人飞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0月7日,俄罗斯向国际空间站成功发射了第1艘联盟TMA-M载人飞船。它是俄罗斯首艘数字化宇宙飞船,载有CC-101新型计算机。新飞船对制导、导航与控制单元以及船载测量系统做了改进;飞船功能得到扩展,通过多种交换链路,使俄罗斯段计算机系统与船载系统控制的制导、导航与控制进一步集成。为此减少了船载系统的质量,增加了70千克有效载荷运载能力。  相似文献   

4.
2009年4月6日,在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举办的载人飞船设计大赛中,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的方案最终获得冠军,并同时获得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设计合同,即负责开发俄罗斯新一代载人飞船“罗斯”号(暂定名,俄罗斯简称未来载人运输系统),于2010年6月前完成设计,用以替代拟在2015年退役的“联盟”系列飞船。  相似文献   

5.
1966年11月,俄罗斯“联盟”(Soyuz)载人飞船实现了首次太空飞行,此后为了完成各类任务,开发出了许多型号的“联盟”飞船,并进行了多次的改进。近年,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更是致力于“联盟”飞船的完善,使之完成符合现代化要求并增加载人天地往返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2009年9月30日,加拿大亿万富翁盖·拉利伯特和另外2名航天员乘坐俄罗斯“联盟TMA-16”载人飞船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并于10月11日脱离国际空间站,成功返回地球。拉利伯特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七位太空游客。  相似文献   

7.
俄成功发射“联盟”号飞船 9月3日,俄罗斯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了“联盟TM—22”宇宙飞船。这次发射是根据俄罗斯与欧洲航天局的合作计划进行的。飞船上载有2名俄航天员和1名欧洲航天  相似文献   

8.
文青 《国际太空》2006,(1):31-31
2005年12月7日俄罗斯航天官员对媒体称,经过多番协商后,美国国会已修改了相关法律,允许向俄罗斯付费使用联盟号飞船。这样,从“国际空间站”第13批长期考察组开始,美国航天员就得付费上空间站。  相似文献   

9.
美俄签署管理太空站协议 6月30日,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和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华盛顿签署了一项总额为4亿美元的协议,以实施两国共同管理的太空站计划。两位领导人还草签了其它许多协议,如俄罗斯保证分阶段停止武器级钚的生产,美国向俄罗斯的两个研究所赠款100万美元,等等。 俄发射“联盟TM-19”号宇宙飞船 7月1日,俄罗斯的“联盟TM-19”号宇宙飞船载着乌克兰族航天员、指挥长马连琴科和哈萨克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拟于2011年末发射第2颗第三代导航卫星(GLONASS—K),首颗GLONASS—K卫星已于2011年2月26日在俄罗斯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由1枚联盟-2—1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距地19100km、  相似文献   

11.
江山 《太空探索》2004,(6):26-29
4月21日,两天前从俄罗斯拜科努尔发射场出发的联盟TM-4飞船成功地与国际空间站曙光号货舱自动对接。联盟TM-4的乘客为国际空间站第九宇航组的两名成员:俄罗斯航天员、指令长根纳季·帕达尔卡和美国航天员、飞行工程师迈克尔·芬克。帕达尔卡今年45岁,曾帕带了自己喜欢的唱片,他  相似文献   

12.
航天简讯     
第7批长期考察组进驻“国际空间站”莫斯科时间4月28日9时56分,搭载第7批长期考察组2名成员的俄罗斯联盟TMA-2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据俄航天部发布的消息,对接是在自动状态下进行的。 第7批长期考察组原定由1名美国航天员和2名俄罗斯航天员组成,由于哥伦比亚号航  相似文献   

13.
1993年7月1日莫斯科时间18时33分(格林尼治时间15时33分),俄罗斯的联盟TM-17飞船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3名机组乘员是:飞行指令长瓦西里·齐布利耶夫(39岁),随船工程师亚历山大·谢列布罗夫(49岁,第4次参加空间飞行)和法国宇航员,研究员让-比埃尔·海涅雷(45岁,法国空间试飞员)。这  相似文献   

14.
关茶 《国际太空》2008,(6):22-27
欧盟立法机构——欧洲议会经过2天的讨论,于2008年4月23日通过了“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终部署方案,这标志着为期6年的“伽利略”计划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正式启动。2008年4月27日,欧洲又用俄罗斯联盟-FG火箭成功发射了欧洲“伽利略”计划的第2颗导航试验卫星GIOVE-B,并于  相似文献   

15.
10月3日,俄罗斯联盟2-1b型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一颗格罗纳斯-M型导航卫星,代号“宇宙”2474。这是联盟U型火箭8月24日发射进步号货运飞船失败后联盟号系列火箭的首次发射。俄联邦航天局称,此次发射将使格罗纳斯系统自1996年以来首次恢复全面运行能力。新发射的这颗卫星是该系统的第24颗工作卫星,将使系统能实现全球覆盖。联盟2-1b型火箭是联盟号火箭的升级型号,采用了与联盟U型火箭不同的新上面级。俄计划在年内再发射4颗格罗纳斯卫星,其中3颗将在11月份由一枚质子号火箭发射,另一颗将由联盟号火箭发射。  相似文献   

16.
格林威治时间2000年10月31日07∶52,1枚联盟-Y火箭从拜科尔航天基地1号发射台升空,把载有国际空间站首批常住航天员的联盟TM-31宇宙飞船送入太空,从而拉开了人类在国际空间站上永久定居的序幕。它标志着太空探索的历史在长期冷战结束后开始一个新的篇章。1 太空“三剑客”参加这次飞行的航天员共有3名,他们分别是美国航天员威廉·谢泼德、俄罗斯航天员尤里·吉德津科和谢尔盖·克里卡廖夫,其中谢泼德是这个“国际空间站第1国际混合科学考察组”的组长(也称站长),吉德津科是飞行指令长(也是驾驶员),克里卡廖夫是随船工程师。自从1984年首…  相似文献   

17.
联盟 - TM飞船是苏联 /俄罗斯为适应和平号空间站长期飞行而改进发展的第三代载人飞船。 1 986年 5月 2 1日 ,前苏联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第一艘联盟 - TM新型宇宙飞船 ,这是联盟 - TM飞船的首次不载人试验飞行。飞船进入近地点 1 95km、远地点 2 2 4 km的初始地球轨道 ,运行周期88.63min,轨道倾角 51 .6°。经过机动后的轨道为近地点 1 95km、远地点 2 91 km。5月2 3日 ,这艘联盟 - TM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的前对接口对接成功 ,这时的轨道参数为 :近地点 331 km,远地点 342 km,周期91 .2 2 min,轨道倾角 51 .65°。联盟 - TM飞船首次飞…  相似文献   

18.
6月10日,俄联盟TMA-02M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与正在站上工作的俄罗斯航天员亚历山大·萨莫库佳耶夫和安德烈·鲍里先科及美国航天员罗恩·加兰会合。该飞船是6月8日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的。乘联盟号飞赴国际空间站的是俄罗斯航天员谢尔盖·沃尔科夫、美国航天员迈克·福苏姆和日本航天员古川聪。  相似文献   

19.
2004年6月2日至11日,“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第47届年会”在维也纳国际中心举行。在为期十天的会议中,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德国等联合国外空司的60多个成员国的代表.分别就空间技术给全球卫星通讯、自然灾害预警、农业及医药新品开发、人类生存环境净化等带来的附加利益进行了深人的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陈丹 《太空探索》2003,(8):22-25
今年4月26日莫斯科夏令时7时54分.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联盟TMA-2”号宇宙飞船载着一名俄罗斯航天员和一名美国航天员.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呼啸着直播蓝天。大约8分钟后宇宙飞船与“联盟-FG”运载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今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途中失事.机上所有航天员全部遇难。事故发生后.NASA决定暂停一切航天飞机的飞行.原定于3月1日飞往国际空间站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也只能在原地待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