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据NASA报道,天文文学在观察了银河系中的恒星后告诉我们,它们中的大多数是围绕银河的中心飞行的,其中包括我们的太阳系。可是他们也惊奇地发现,大约有20%的恒星不是绕中心飞行的,  相似文献   

2.
1994年2月3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7时10分(格林尼治时间12时10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60次飞行和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第18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60.这次飞行也是首次有俄罗斯航天员参加的美国航天飞机飞行,及自1975年7月17日~19日阿波罗一联盟号飞船对接飞行以来,美俄两国航天员首次共同进行的空间飞行。为了最大限度地观测俄罗斯国土和为航天飞机一和平号空间站交会对接作准备,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发射倾角由标准的28.5°改为57°。这次飞行的主…  相似文献   

3.
亲身经历UFO     
本人曾经在各种报刊和杂志上看到过有关飞碟的报道,但从没有想到会亲眼目睹它的风采。   1999年 12月 1日是我永远难忘的一天。那天下午 17时左右,我经过厂区的一个露天车间时,无意中抬头一看,猛然发现在正东方,视线与地面呈 60夹角的天空中快速飞过一个碟状飞行物。该飞行物外观像一个铁饼,中间隆起两个很完美的半圆,通身发出橘红色的光芒 (也可能是反射落日的余 晖 )。它速度极快地由南向北飞过,飞行高度要比普通民航客机低。我感觉它仿佛是在跳跃着飞行,这也许是它极快的速度给我造成的错觉。我心中一阵惊喜,急忙往办公…  相似文献   

4.
徐菁 《太空探索》2005,(5):46-48
“天旋地转,惊骇无比!”这是在美国零重力公司2004年9月向公众推出的一项商业旅游新品——“失重飞行一日游”中所能感受到的。尝试了失重飞行之后,虽然游客们谁都没用“愉快”二字形容这次奇异的旅行,但他们无一例外地承认自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原本只有航天员才有机会体验到的太空失重状态。  相似文献   

5.
1996年11月4日上午,中国返回式卫星FSW-2-3经过15天的轨道运行后,按预定计划在四川中部遂宁地区安全着陆。这是中国返回式卫星的第17次飞行,也是新型返回式卫星的第3次飞行。飞行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国新型返回式卫星是在gq年代初研制成功的,迄今已成功地发射和回收了3颗。该星采用了新研制成功的遥感设备,使一次飞行获取的信息量大幅度增加;返回式卫星技术本身也有很大提高。在完成对地观测主任务的同时,还以搭载形式完成了多项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正前言自6O年代后期,我们在国防科工委、中国航天总公司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领…  相似文献   

6.
波特 《太空探索》2007,(9):6-11
拖了半年的时间,美国的"大炮仗"——航天飞机终于再次升空了。2007年的第一次飞行,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航天飞机像一只飞来飞去的蜜蜂,在故障纷飞的季节里摇曳……冰雹"恐怖袭击"代号为STS-117的飞行任务原定于今年的2月下旬进行,但是当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顺利抵达发射场之后不久,2月26日,一阵突如其来的冰雹袭击了肯尼迪航天中心,  相似文献   

7.
晓角 《国际太空》1996,(10):20-23
1995年11月12日晨7时30分,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73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STS-74。这次飞行任务组成员有:指令长肯尼恩.D.卡梅伦,45岁,已在STS-37、STS-45上飞行过,有350小时航天经验;驾驶...  相似文献   

8.
基于内模PID鲁棒控制的飞行仿真伺服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飞行仿真伺服系统高频响、宽调速、高精度、超低速和鲁棒性要求,提出了内模PID鲁棒控制的有效方法。在探讨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飞行仿真伺服系统的内模PID鲁棒控制律,并将其应用于某型飞行仿真伺服系统,该伺服系统采用了电流、速度和位置三闭环控制结构。仿真试验表明:文中提出的内模PID鲁棒控制律使飞行仿真伺服系统获得了优良的跟踪性能,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可以很好地满足飞行仿真伺服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1995年2月3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2时22分(格林尼治时间17时22分)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67次飞行和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第20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63。这次飞行也是1995年内美航天飞机的首次飞行。因机上一个惯性测量装置发生故障,发射推迟一天,以进行更换。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一、作为美俄空间合作协议的一部分,进行首次美航天飞机轨道器与和平号空间站交会/接近飞行。和平号空间站自1986年2月核心舱入轨以来,已绕地运行50000周,共有53…  相似文献   

10.
广西读者佟斌问飞船上天的次数有限,有许多没有机会参加飞行的航天员以后会从事什么行业呢? 四方帽博士答::因为飞船的一次飞行任务只能是一个或几个航天员上,这就有个选择的问题,就有个相对的排序。不等于这次没参加飞行,就是不合格。关于飞行乘员组的安排,不是“单打一”的。一般是“上一组、备一组、再备一组”,三个乘组形成一次飞行任务的梯队。这个梯队中的航天员都参加飞行前最后阶段的强化训练和任务准备,都做好“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几乎所有管理海军的军人,都没有成功地进行重大工程研制所需要的经验,也没有操管采用现代技术的复杂设备方面的训练经验。现在海军的情况是,军官有三个组成部分,他们是飞行军官、水面舰艇军官和潜艇军官。飞行军官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水面舰艇军官,最后才是潜艇军官。这主要是因为潜艇军官的人数太少。——美国海军上将海曼&;#183;里科弗  相似文献   

12.
迄今,在世界航天员的名录中,已有330多人的名字载入了载人航天史册。其中,俄罗斯(包括原苏联)、美国和日本都有了自己国家的女航天员,并已参加过飞行。目前,法国也有了自己的女航天员,她的名字是克劳迪·安德蕾德莎叶(ClaudiAndre-Deshays),准备在1996年进行第一次飞行,并想在实验上夺取第一名。安德雷德莎叶是一名医学博士。她是在1985年被法国空间研究中心从1000名候选人中选拔出来的女航天员,虽然尚未进行正式飞行,然而她却早已进行过航天员的全部程序训练,并且每年她都成功地通过年度…  相似文献   

13.
位于东京西面40千米的美国空军横田基地(USAF YOKOTA AB),前身为多摩陆空飞行场,于1940年8月15日设立,属于二战前日本帝国陆军航空队的战机试验基地,日本战败后,美军进驻此基地,并于1945年9月6日正式全面接管,依当时美军记录数据,那时基地内仍有可飞行的战机180架。由于基地东面有一个叫“横田”的小村落,所以当时美军便将基地改名为横田基地 地并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4.
美国航天飞机第71次飞行是由奋进号航天飞机完成的,飞行任务代号为STS-69。自奋进号航天飞机于1995年9月7日上午11∶09发射升空,9月18日上午07∶38着陆,其间共飞行10天20小时28分55秒。乘员组成员有:飞行任务指令长戴维H.沃克,现...  相似文献   

15.
教练机训练效能对飞行学员掌握飞行技能和战术水平有重要作用,量化评估教练机训练效能是优化训练体制和评估飞行训练大纲的前提.典型的教练机训练效能计算模型对飞机的航空电子系统、操纵系统考虑不足,对飞行参数选择有局限性.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改进的教练机训练效能评估模型弥补了这些不足,同时对飞行科目权重给出了新的选择方法.改进模型能够很好地适应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训练效能评估,为现代飞行训练大纲和飞行训练体制评估提供了基础,算例结果证明改进模型更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无论是在神舟飞船四次的无人飞行试验发射,还是在首次载人飞行试验发射中,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首席摄影师,已年届花甲的田锋同志总是背着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在神舟飞船发射首区紧张地忙碌着。  相似文献   

17.
江雪 《国际太空》1994,(9):11-17
1994年底通信卫星发射将趋于平缓1994年下半年刮起一阵发射通信卫星的热风,但随着有世界影响的商用火箭供应商4个月发射量的下降,到1994年年底,通信卫星的发射活动最终将趋于平缓。根据设在美国马里兰州克拉克斯堡的通信中心提供的资料(见附表),亚太地...  相似文献   

18.
日地L1点是太阳观测任务的理想观测点,对于中国后续太阳观测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嫦娥五号的拓展任务阶段设计并实施了中国首次日地L1点探测任务,通过在轨飞行验证了日地L1点转移轨道、环绕轨道设计的正确性,对日地L1点的测控链路环境、太阳辐照环境、三体动力学环境、空间辐射环境等飞行环境进行了探测和验证。轨道飞行和各项环境探测的结果与设计模型的预示结果之间比对一致性较好,通过在轨飞行数据验证了设计模型的正确性。各项试验获得了预期的技术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嫦娥五号任务的成果产出,对中国后续深空探测任务和产品的设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集分离航天器与网络雷达为一体的簇飞行网络雷达概念.通过引入双基地雷达模糊函数,给出簇飞行网络雷达模糊函数定义和计算步骤,研究了雷达几何构型和簇飞行雷达之间相对有界基线对模糊函数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单基地雷达模糊函数相比,网络雷达模糊函数主瓣宽度明显变窄,簇飞行模式下可变基线对雷达模糊函数的影响不大;雷达模糊函数应主要考虑目标飞行速度和接收距离变化的影响.最后,给出了簇飞行网络雷达模糊函数的一种上界.   相似文献   

20.
基于Fokker F27机群载荷谱损伤分散性计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考虑机群载荷谱分散性进行机群可靠性寿命评估,以56架Fokker F27飞机每次飞行的载荷因子-超越数曲线族为基础,编制得到56架飞机的载荷谱,选取SWT公式和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计算得到每架飞机的飞行载荷损伤、地-空-地载荷损伤和每次飞行载荷损伤,采用概率坐标回归方法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飞行载荷损伤服从威布尔分布、地-空-地载荷损伤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综合飞行载荷和地-空-地载荷损伤的每次飞行损伤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每次飞行损伤的对数标准差为0.073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