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国外主要通信卫星技术计划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中国航天》2007,(2):38-43
近年来,国外通信卫星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军事还是商业领域都不断有新型高质量、大功率、长寿命的卫星发射升空。目前国外最先进的通信卫星技术仍掌握在包括波音、洛马、劳拉、休斯以及阿尔卡特等美国和欧洲的几大卫星制造商手中。欧洲正在通过研制开发新一代大型通信卫星平台阿尔法舱缩短与美国存在的差距。俄罗斯则是通过与欧洲和日本的国际合作来大力推进本国通信卫星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欧洲航天工业的核心能力凝聚了欧洲主要国家工业能力的精华,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各个国家相互联合、各有侧重地在航天工业各个领域全面开发,形成了建设航天工业核心能力的合力。在运载火箭、通信卫星和对地观测卫星的设计生产等方面,欧洲航天工业的表现尤为突出,已然成为世界航天工业的重要支柱力量。随着欧洲各国航天发展战略日益完善、航天计划的不断开展与科研管理和创新体制等方面优势的逐渐显现,未来欧洲航天工业势必将会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美国、欧洲、俄罗斯等航天国家注重航天军、民、商综合协调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综合发展的战略。这些战略对我国制定军用、民用、商业航天综合发展的方案具有借鉴和启发价值。一、美国、欧洲、俄罗斯的综合 发展战略 1.保持在军用、民用和商业航天三个方面已经取得的地位。 美国在制订新的航天政策和发展战略时宣称:将通过支持一个强大、稳定和均衡的国家航天计划,继续保持美国在航天领域的领导地位,这对子“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以及民用和商业利益都是极为重要的”。俄罗斯在制订2000前航天计划时也强调:“保持和发展国家空间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通信卫星领域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局面,为了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在竞争中采取主动,应对我国通信卫星市场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本文将从我国通信卫星的制造及经营企业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一、优势1,我国具有自行研制、设计和生产大容量通信卫星的能力7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通信卫星的研制和生产,此后先后研制并发射成功了东方红二号和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为我国的通信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97年发射的东方红三号卫星装有6个中功率(沁w)、18个低功率(8W)…  相似文献   

5.
2009年,在各种积极金融政策刺激下,全球经济在衰退中艰难发展。此背景下,卫星通信产业内虽然有一些企业遭受了破产倒闭的打击,但整体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通信卫星运营商的收益仍保持了较大的增长势头,尤其是通信卫星服务业和通信卫星制造业,其增长速度高于近10年来的平均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6.
庞之浩 《中国航天》2001,(12):14-19
武备新热点军用通信卫星现在已经成为热点。2001年初,一些国家竞相发射军用通信卫星。2月8日,意大利首颗军用通信卫星“西克拉尔”升空,它可为意国防部提供全面的固定和移动通信服务。该星载有9台特高频(UHF,300~3000兆赫)、超高频(SHF,3~30吉赫)和极高频(EHF,30~300吉赫)转发器,性能高于欧洲现有的其他军用通信卫星系统,能进行移动点波束覆盖,是欧洲第一颗具有极高频通信能力的卫星,并且是欧洲首颗与美国卫星进行相互通信(除极高频波段外)的卫星。该卫星具有自动采集频段内数据和星上数据…  相似文献   

7.
通信卫星制造产业综述王景泉在通信卫星的国际市场上,美国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近年来的西欧国家卫星制造业不断发展,逐步提高竞争能力。前苏联通信卫星的制造能力也相当强,但由于其卫星一般容量较小,轨道寿命较短,特别是过去还出于政治原因,使前苏联或今天的独联体在...  相似文献   

8.
天兵 《中国航天》2001,(6):9-10,25
群星闪烁 今天以来,一些国家竞相发射军用通信卫星。2月8日,意大利首颗军用通信卫星锡克拉尔升空,它可为意大利国防部提供全面的固定和移动通信服务。该星载有9台特高频(UHF)、超高频(SHF)和极高频(EHF)转发器,性能高于欧洲现有的其它军用通信卫星系统,能进行移动点波束覆盖,是欧洲第一颗具有极高频通信能力的卫星,并且是欧洲首颗与美国卫星进行相互通信(除极高频波段外)的卫星。卫星具有自动采集频段内数据和星上数据处理功能,大大增强了通信的灵活性。由这颗卫星、一座设在罗马近郊的地面监控中心和一些地面…  相似文献   

9.
二、我国通信卫星制造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分析分析我国通信卫星制造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可以借鉴美国经济学家麦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分析框架。麦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环境框架如下:替代品、供应方市场性质、买方市场特点和新进入者的难易程度共同决定了通信卫星制造业的竞争环境。1.替代品光纤是卫星通信的主要竞争手段和替代传输工具,它们在传统的话音、电视等领域相互补充,在相互竞争中不断发展。总的来看,在整个通信业务量当中,卫星通信约占4%~10%的份额。一些研究机构预测,到2005年,全球卫星通信产业的市场占整个电信市场的10%…  相似文献   

10.
从1991~1995年,世界各国主要使用的通信卫星大约96颗,其中美国使用25颗,欧洲国家使用22颗,国际系统使用19颗,日本12颗,其它国家18颗(不含独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