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2,21(3):79-79
据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网站2012年4月6日消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Antrix公司近日与欧洲EADS公司下属阿斯特留姆公司签署了一份商业发射服务协议,ISRO将在2012年下半年使用其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发射法国斯波特-6(SPOT-6)遥感卫星。该卫星重约800kg,将进入694km高的近极地轨道,一同发射的还有其他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2.
发射短讯     
孙学建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13,(1):20+71+112+131-132
<正>印度火星探测器计划于2013年10月发射中国航天网2013年1月8日消息,据印度快讯网站近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计划2013年10月发射火星探测器,将搜寻火星上的生命迹象,并探测火星大气损失的原因。该探测器发射质量1350kg,有3块1.4m×1.8m的太阳电池板构成的单一太阳翼,可在火星轨道上产生750W功率,还将配有锂离子蓄电池、4个反作用轮、8台22N推力器和1台440N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等。据悉,ISRO拟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执行此次任务,火箭将从斯里哈里科塔航天中心发射。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14,(2):51-52
印度航天部长兼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拉达克里希南1月10日说,受“月船”1轨道探测任务成功的鼓舞,印将在两三年内发射其第二项大胆的月球探测任务,把一辆月球车送上月面。“月船”2将采用国产的月球车和着陆器,在2016或2017年由“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火箭发射。作为印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是2008年10月22日发射的。  相似文献   

4.
肖择 《上海航天》2011,(1):64-64
据报道:2010年12月25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再遭严重挫折,其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GSLV)发射升空后不久爆炸。搭载GAST-5P通信卫星的GSLV火箭从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约45 s后偏离轨道,ISRO被迫令其自毁。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11,20(5):36-36
据今日航天网2011年7月12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拉达克里希南表示,将大幅扩大向上业界外包的比例。500多家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已经承担了印度航天项目60%的生产工作,今后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ISRO在过去2~3年已经见证了火箭(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和卫星生产领域的跳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本次发射活动及所用运载火箭2013年2月25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宣布利用1枚"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从位于该国南部斯里哈里科塔岛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7颗卫星。这是印度自1999年首次实施"一箭三星"发射以来,第12次执行"一箭多星"发射任务,也是印度自1999年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后第12次承担  相似文献   

7.
印度运载火箭获得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2008-2009财年407.4亿卢比(10亿美元)预算的最大份额158.9亿卢比,较上一年增长近40%。72.2亿卢比将用于卫星研制。印度财年为当年4月到下年3月。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09,(5):119-119
据中国航天科技信息网站2009年7月27日报道,印度联邦内阁在7月23日批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设计并开发总价值为50亿卢比(约1.04亿美元)的先进通信卫星静止卫星-11(GSAT-11)。GSAT-11将是一颗高容量、多波束、Ku/Ka频段卫星。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发言人在7月24日称,GSAT-11将在2011年搭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3(GSLV3)发射,火箭预计在明年进行首次发射。  相似文献   

9.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1):62-62
2007年11月16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公布第11份计划,其中包括飞往火星的计划。印度可能在2015年左右用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GSLV)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它重约500kg。  相似文献   

10.
小力 《中国航天》2013,(12):29-33
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XL型运载火箭11月5日在斯里哈里科塔岛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该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火星船”。火箭于当地时间下午2时38分(北京时间下午5时08分)起飞,约45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近地点246.9公里、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09,(4):8-8
据新华网报道,美国NASA2009年6月18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这标志着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正式启动(见封2)。美国航天局的电视直播画面显示,美国东部时间18日17时32分(北京时间19日5时32分),两个探测器——“月球勘测轨道器”(LRO)、“月球坑观测和遥感卫星”(LCROSS),搭乘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开始了月球探测之旅。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1999,(11):28-28,31
印度目前正在抓紧研制它的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准备用其打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这从一方面表明了印度要在下个世纪成为航天大国的决心。GSLV运载火箭不仅发射价格诱人(每次发射9000万美元),而且将使印度在国产静地轨道通信卫星发射方面实现自主。印度运载火箭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循序渐进的路线。1980年,印度用卫星运载器(SLV)3运载火箭发射了35公斤重的罗希尼1B卫星,从而使它成为继前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中国和英国之后第七个具有自己的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印度在运载火箭方面最新的成果是研制…  相似文献   

13.
令飞 《航天员》2012,(6):63-65
2012年9月9日上午9时53分,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C21从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约18分钟后,PSLV—C21分别将一颗720千克的法国遥感卫星和一颗15千克的日本载荷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印度完成了第100次航天发射任务。自1975年以来,印度共发射了37枚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ge163颗国产卫星。  相似文献   

14.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与机场管理当局正在联合规划在印度使用GPS卫星进行精确着陆。 为验证此技术,印度预定明年发射GSAT-3试验卫星。此业务一旦投入工作(预定2008年完成),ISRO将使用印度通信和气象卫星系列中继导航信号。ISRO科学家在第12届国家空间科学会议上简要介绍了此80亿卢比($1640万)的计划。规划的系统一经安排就位,机载专用GPS接收机将有能力以优于0.5m的精度使飞机精确着陆。此系统将分三阶段进行。目前,飞机可同时接收来自3或4颗GPS卫星信号进行定位,但这些信号由于电离层延迟传播而产生大约50m的误差…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2012年9月9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LSV)从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将法国和日本的两颗卫星发射入轨。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9-150
2008年10月22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C11)将月船-1(Changdrayaan-1)探测器从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探测器携带11台探月仪器,进行11项科学实验,其中印度5项,NASA2项,德国、英国、瑞典和保加利亚各1项。NASA在探测器上安装了微型合成孔径雷达等仪器,用以测量月面是否含有水、冰和矿藏资源。印度的其中1台为月球撞击器,质量为29kg。  相似文献   

17.
正据《印度时报》2月15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库马尔对该报称,作为印主力运载火箭,"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的运营工作将在4年内实施总体上的私营化,从而使印航天格局迎来一次革命性变化。他说,一旦这项方案落实,该火箭的总装和发射工作将通过ISRO的下设商业分支机构安得利公司交给一个企业集团。库马尔说,此事将于近日在孟买举办的"印度制造"周活动上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1月12日,印度制图卫星-2F(CartoS at-2F)由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XL)发射升空。CartoS at卫星系列属于"印度遥感卫星"(IRS)系列,专门用于测绘和制图,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发展的专用测绘卫星系列,用于为印度军民用户提供卫星测绘和制图信息。近两年,印度接连发射了4颗CartoS at-2卫星,用于接替已超期服役的老旧卫星,除了刚刚发射的CartoS at-2F外,还包括CartoS at-2C(2016年6月发射)、CartoS at-2D(2017年2月发射)以及CartoS at-2E(2017年6月发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11,(2):25-26
印度“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运载火箭2010年12月25日下午4时许在斯里哈里科塔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点火升空.执行“静地星”5P卫星发射任务。但火箭起飞后不久即失去控制.偏离飞行路线.后被实施自毁。画面显示.火箭残骸落入发射场附近的孟加拉湾。此次失败是GSLV火箭年内连续第二次发射失败.给了印度航天计划又一次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20.
谭乐 《中国航天》2009,(8):40-43
继日本、中国和印度2007~2008年相继发射月球探测卫星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又在2009年6月18日一举发射两个月球探测器.其中一个要对月球进行猛烈撞击。这将使全球月球探测活动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