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长寿命卫星热控涂层性能退化及其对卫星热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伟  宣益民  韩玉阁  李强 《宇航学报》2010,31(2):568-572
分析了卫星热控涂层在轨运行时所面临的复杂的空间辐照环境,在国 内外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给出了热控涂层在空间辐照环境作用下的退化模型,得到了退化前 后热控涂层光学性能变化的表达式,预测了几种常用热控涂层在空间环境下的退化结果。并 以一颗地球同步轨道模拟星为例,分析热控涂层性能退化对卫星热特征尤其是对卫星红外辐 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提高卫星热控系统可靠性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卫星(特别是长寿命卫星)热控系统的可靠性,探讨了在热控设计、热控系统与卫星总体关系及空间环境影响等方面应采取的对策。特别是对一些长寿命卫星常用的星体外表面涂层的性能衰退现象作了较深入的介绍。对今后关于热控系统可靠性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空间有机热控涂层发展的现状及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俄罗斯卫星及空间站常用的两类空间有机热控涂层-高太阳反射白色涂层和高太阳吸收黑色涂层的技术状态并对其发展的新动向作了分析,为我国发展新一代长寿命卫星和空间站计划所需的有机热控涂层预研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17,(2):139-145
长寿命卫星热控涂层暴露在空间环境中,受到多种空间辐射效应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退化。为准确掌握热控涂层在轨退化数据,文章设计了一种涂层试验器,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测试热控涂层太阳吸收比的数学模型,并完成了地面标定试验。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测试精度高的优点,为此开展了常用热控涂层空间搭载试验,获取涂层在轨退化数据,为卫星热控设计和热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高轨道卫星热控涂层温度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待定系数方法的热控涂层在轨性能变化估算方法,此方法仅利用温度数据,不需要卫星光照角、材料热容量等其他参数,降低了以温度反演热控涂层在轨性能变化的参数要求和计算难度。利用该方法,在参考了现有的卫星光学太阳反射镜(Optical Solar Reflector, OSR)太阳吸收比退化的在轨数据和地面试验数据的前提下,同时为计算数据的稳定性,文章估算了某卫星在轨运行580天至1670天约3年的时间里,卫星上OSR的太阳吸收比在轨性能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某卫星OSR在约3年的时间里,太阳吸收比仅增加了不到0.01,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卫星外表面在轨遇到的空间环境复杂而又严酷,会导致某些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率严重退化。特别对于长寿命卫星,热控涂层的轨道退化更应引起注意。因此试验评估热控涂层退化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为长寿命卫星的热设计提供可靠的热控涂层退化数据:二是为高稳定热控涂层的研制者提供试验检验手段。地面模拟卫星外表面热控涂层的空间环境效应需要进行空间综合环境模拟试验。有三方面模拟问题在该类试验中应得到充分考虑:第一是多环境的协合效应问题;第二是加速试验的互易性问题;第三是太阳吸收率的原位测量问题。这三方面的考虑都是为了提高模拟的真实性。文章介绍”卫星空间辐射综合环境模拟试验”的必要性、试验装置和测试系统、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及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羽流污染对某型号卫星热控涂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以某卫星热控涂层的污染研究为目的,针对20N轨控推力器,在推力器羽流流场模拟的基础上,结合污染沉积过程模拟,计算获得了卫星在轨运行期间热控涂层表面的污染沉积膜的厚度,分析了热控涂层太阳吸收率的退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几种热控涂层的真空-紫外辐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机热控涂层是航天器常用的一类热控涂层.文章采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真空-紫外辐照装置,选用合适的加速倍率,对国内几种常用的热控涂层进行了10000ESH以上的辐照试验,原位测量了各阶段试验样品的太阳吸收比,获得了这些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比变化曲线,验证了热控涂层的"漂白效应".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热控制专家进行热设计时...  相似文献   

9.
原子氧对航天器热控材料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子氧对航天器热控材料的影响是航天器热控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文章对航天器舱外常用热控涂层和外用复合膜两类材料进行了地面原子氧及原子氧+远紫外辐照试验,试验获取了不同原子氧积分通量下涂层和复合膜的影响数据,并对热控材料实施部位性能退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将为航天器热控设计与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首发卫星(FM1)的热设计概况,根据在轨飞行四年的温度遥测数据,进行了天地数据比对和整星的热控性能分析,并对有效载荷CCD相机、磁带机以及电源和姿轨控系统的关键设备(如Cd—Ni电池、红外地平仪、陀螺组件等)的控温效果给以了评价,对热控分系统的主要部件(如热迭涂层、多层隔热材料、电加热器等)的热控性能作出了评估。分析表明,热控分系统的设计满足了总体的技术要求,为整星提供了良好的温度环境,同时也为延长卫星寿命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发动机热端部件氧化锆热障涂层8YSZ (ZrO2+8%Y2O3)的结合强度、隔热性能和抗热震性能,分析热障涂层性能和相应的失效机制,总结了传统热障涂层和纳米热障涂层之间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热障涂层的力学性能、隔热能力和抗热震性能均明显优于传统热障涂层.  相似文献   

12.
热控涂层红外发射率对GEO卫星蓄电池温度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方红一3卫星平台的基础上,将合理简化后的南蓄电池舱作为热分析模型。根据影响蓄电池温度波动的机理,提出服务舱舱板内表面常用热控涂层(白漆、镀铝膜、碳蒙皮)的5种组合方案,并量化分析了热控涂层红外发射率对蓄电池温度波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降低蓄电池舱舱板内表面热控涂层红外发射率,尤其是降低蓄电池安装舱板表面的热控涂层红外发射率,可有效减小蓄电池温度波动幅度。与基准方案相比,最优组合方案能使蓄电池温度波动幅度降低50%。  相似文献   

13.
热控涂层近紫外5000ESH辐照αs原位退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寿命卫星外露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率退化是设计师非常关心的问题,文章介绍了热控涂层近紫外辐照αs 退化特性试验.本次试验技术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提高,时间长达5000ESH,加速倍率较小,试验结果应该更真实.试验证明所用的热控涂层紫外稳定性非常好,个别热控涂层一直呈上升趋势,所有辐照热控涂层暴露大气后其退化都有一定回复.  相似文献   

14.
Materials on experimental studie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thin condensate films of cesium (used as a model working medium for electric propulsion engines and some spacecraft power sources) on integral optical coefficients of spacecraft thermal control coatings are presented. A technique modified by the author and employing the regular thermal regime of a thin metal plate is used. Measure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films with thicknesses of 100–1000 Å can seriously degrade the integral optical coefficients of thermal control coatings and thus disturb the heat balance of some spacecraft systems.  相似文献   

15.
真空热试验中闭环温度控制参数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满足航天器真空热试验温度控制的新要求,文章通过对控制参数与温度控制设定目标值之间数值关系的分析与研究,得出通过电阻性加热器加热、以辐射换热为主要加热途径的温控系统对象,最优比例参数Kc值与目标设定温度成近似正比关系,积分参数Ti值可取固定值,微分参数Td对控制动态品质影响可忽略。具有上述特性的系统可使用参数寻找方法:即在真空热试验之前通过热响应曲线套用公式确定该对象的数学模型,然后使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寻找最优的PID参数。通过这种预先估计PID控制参数方法,可以改善电阻特性类控温系统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16.
空间电子、质子和紫外综合辐照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4  
文章介绍了地面模拟地球同步轨道15年电子、质子和紫外环境的综合辐照模拟试验技术,为长寿命卫星热设计及热控涂层选型提供可靠依据。试验采用空间低能综合环境试验设备、太阳吸收率原位测试系统,针对卫星各种表面材料如S781白漆、SR107-ZK白漆、F46镀银和OSR二次表面镜等进行了空间低能综合辐照试验,与已有的飞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次试验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航天器在轨道上材料的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炭/炭复合材料作为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使用,面临着自身及其与其他材料之间的连接、抗氧化抗热震涂层以及抗等离子溅射侵蚀涂层问题。系统介绍了表面金属功能涂层在炭/炭复合材料连接、超高温抗氧化抗热震涂层、高热载荷下抗等离子溅射侵蚀涂层上的应用,分析了金属功能涂层的失效原因,讨论了提高金属功能涂层性能的途径,指出新型钎料与接头抗振动抗疲劳性能、涂层显微结构控制与全温域防氧化抗热震、界面稳定化理论方法与新型界面层材料以及金属功能涂层原位自生防护和拓展应用领域是炭/炭复合材料表面金属功能涂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对某上面级供电系统采用的5块单体数量、放电电流均存在差异的银锌电池进行热控设计,以保证其工作参数稳定。首先用真空绝热量热法获得了1块典型电池的热容量及其不同放电电流下的热功耗变化规律;然后,测量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漏热控制措施并精确测量系统的实际漏热量,以确定系统漏热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最终在测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红外发射率的热控涂层进行组合的方式实现了上面级电池的热控设计。遥测数据表明上述热控设计下各电池温度处于常温温区,热控效果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