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2,21(4):15-15
据中国航天网站2012年7月13日消息,日本九州工业大学7月10日宣布,该校研制的凤龙-2小型卫星首次在太空成功利用300V太阳能电池实现高电压发电,超过"国际空间站"迄今创造的160V的最大发电纪录。凤龙-2卫星在2012年5月搭乘日本H-2A火箭升空,主要任务是进行太空发电实验。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日本先进陆地观测卫星(ALOS-2)于2012年10月16日开始在日本筑波航天中心进行热真空试验,试验预计11月底结束。热真空试验旨在验证在模拟太空环境中。卫星电气性能和热控制能否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3.
天兵 《航天》2011,(12):57-59
2011年8月22日,美国波音公司宣布,2011年7月16日由德尔他-4火箭发射的第2颗GPS-2F卫星已经开始在轨服役,被命名为SVN-63,并正式转交给空军第50太空联队和第2太空运行中队。GPS卫星星座现有31颗卫星。波音公司还将建造10颗GPS-2F卫星。美国空军拟在2011年择机用宇宙神-5火箭发射第3颗GPS-2F。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H-2A-204型运载火箭2015年11月24日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的"电信星12优势"("电信星"12V)通信卫星。这是H-2A火箭首次执行商业静地轨道通信卫星发射任务。H-2A火箭2001年投入发射,迄今已飞行29次,成功28次,是世界上可靠性最高的火箭之一。该系列火箭2007年私有化后交由三菱重工经营,曾在2012年5月发射本国"全球变化观测任务-水"(GCOM-W)1卫星时搭载发射了"韩国多用途星"(KOMPSAT)3对地观测卫星,还已拿  相似文献   

5.
东方一剑 《航天》2010,(8):41-44
从2005年2月26日,日本用H-2A火箭把多用途运输卫星-1R送入太空起,H-2A一直保持了百发百中的记录。2009年,又成功发射了新型运载火箭H-2B,使日本运载火箭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16日,韩国科学技术部称,计划2008年投资3164亿韩元(合3.372亿美元)发展本国的太空计划。这些资金将用于多用途卫星、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和气象观测卫星以及未来卫星的研发。继阿里郎-2多用途卫星于2006年7月发射后,韩国目前正在计划发射阿里郎-3卫星,它将携带一台分辨率  相似文献   

7.
航天短讯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5):8+15+23+46+54+61
印度火箭发射法日卫星据报道,2012年9月9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LSV)从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将法国和日本的两颗卫星发射入轨。火箭成功部署了法国的"斯波特"-6(Spot-6)对地观测卫星,也将日本学生建造的Proiteres微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8.
2012年12月19日0时1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外国制造的卫星,将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2012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将28颗航天器送入浩瀚太空,航天发射实现"满堂红"。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胡亚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副总经理袁洁在现场指导发射工作,并在  相似文献   

9.
, 《航天器工程》2012,21(6):124-124
据Spacedaily网2012年10月22日消息,加拿大首颗军用卫星“蓝宝石”(Sapphire)目前正在进行最终试验,计划2012年12月发射。Sapphire卫星是加拿大军队拥有的首颗运行卫星,旨在提高“太空态势感知”能力,还将为美国太空监视网络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工程》2012,21(2):39-39
据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网站2012年2月6日报道,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司令威廉姆·谢尔顿宣布:作战快速响应太空-1卫星(ORS-1)已于2012年1月初获得最终运行能力。至此,美国第一、第七太空运行中队及其任务伙伴取得重大里程碑成果。这个里程碑代表了三个相互关联的系统——ORS-1卫星、地面系统体系(即多任务卫星运行中心MMSOC),以及任务规划系统,实现了全面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7月24日,据塔斯社报道,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航天员将于8月17日将第一颗俄罗斯3D打印卫星"托木斯克-TPU-120"放入太空。卫星由航天员由尔奇希因和梁赞斯基发射。"托木斯克-TPU-120"将在太空中工作4~6个月,期间会向地面传送星体、电路和电池温度以及电子器件参数。研究人员通过这些数据监测材料状态,从而判定是否可以继续利用这些材料制造航天器。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09,(4):88-88
据新华网报道,莫斯科时间2009年7月21日晨,俄罗斯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一枚宇宙-3M轻型运载火箭成功将2颗卫星送人太空。其中一颗将服务于俄国防部,另一颗则是美国、加拿大、法国和俄罗斯合作开发的国际失事船只及飞机卫星搜救系统(Cospas—Sarsat)的俄方卫星。  相似文献   

13.
航天短讯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07,16(1):87-88
美空军成功发射战术卫星-2美国空军2006年12月16日发射了战术卫星-2(TacSat-2),作为卫星快速生产、发射、运行的先驱。美空军研究实验室负责管理战术卫星-2,该卫星已经研发成一种响应型太空演示器,在24个月内发射就绪,而类似的军事航天器从设计到发射,需要10年或更久时间。这种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工程》2012,21(3):95-95
据美国太空参考网站2012年5月2日消息,地球眼-2(GeoEye-2)近日成功完成卫星平台的通电测试,它是洛马公司与地球眼公司研制的下一代新商业地球成像卫星。该测试验证了初步的电力集成,检验了卫星的界面,并为集成硬件和软件试验铺平了道路。研制人员已在卫星结构上成功安置了电源子系统部件、安全带、跟踪、遥测和控制硬件,以支持按时定期检查集成设计。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秘密的"长曲棍球"-2(Lacrosse 2)间谍卫星神秘地从太空观测爱好者的视野中消失了。这颗雷达成像卫星于1991年3月8日由"大力神"-4火箭送入太空,在赤道倾角68°的低地球轨道飞行。  相似文献   

16.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09,18(6):146-147
我国实践-11卫星发射升空 2009年11月12日10时4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C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11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研制生产,主要用于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7.
贠敏 《卫星应用》2012,(4):53-59
2012年4月30日凌晨4时5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一箭双星",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十二、第十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顺利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也是中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MEO)卫星。卫星发射后,各经三次变轨,成功进入预定工作轨道。随后,卫星有效载荷开通,卫  相似文献   

18.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3,(3):66+82+89+118+129+140-141
<正>ESA验证退役GIOVE-A导航卫星的新能力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2013年4月17日消息,2005年,ESA发射了首颗"伽利略"在轨验证卫星(GIOVE-A),其主要任务是传送"伽利略"测试信号,确保该系统能占用相关频段,并在太空环境中对硬件进行评估等。2012年,ESA确认GIOVE-A已完成既定使命,将卫星移至比原轨道约高100km的"退役轨道"(23 222km),并  相似文献   

19.
2012年5月16日~19日,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卫星应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国际太空》杂志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成果展览展示会。  相似文献   

20.
《航天电子对抗》2012,(5):46-46
美空军2012年8月20日宣布,将开始使用波音公司天基监视卫星(SBSS)跟踪空间碎片及其它在太空运行的卫星。首颗SBSS卫星于2010年9月发射升空,原计划在60天内开始执行任务,但星上的电子设备问题使其具备初始运行能力的日期被推迟。空军在2012年5月开始进行维修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