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普惠公司已开始实施F135发动机的研制和试验计划,预计明年10月将进行SDD发动机试验。另外,普惠公司还进行了该发动机的一些部件和系统的试验与评审,如燃烧室试验和隔热涂层评审等  相似文献   

2.
GE公司准备研制增强型F414发动机,并正在为该发动机研究新技术,包括新的2级前掠整体叶盘风扇、6级高压压气机和高压涡轮,这些新的部件技术将使发动机的推力提高20%  相似文献   

3.
普惠欲打破垄断今年年初,普惠公司公布一个大胆的计划,将设计、制造和取证由通用电气和斯奈克玛联合研制的CFM56-3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并称这些部件将优于原设备制造商(OEM)的部件。普惠公司打算制造48种CFM56-3发动机部件,其中19种为时毒件。这些部件将采用普惠公司在金属和涂层方面的最新技术,及其独特的燃气流和寿命计算软件。新部件的制造测试过程与普惠公司自主研发的发动机部件是一样的。普惠公司称首批零部件将于2007年年初推出。美联航是普惠公司CFM56发动机时寿件的启动用户。FAA正就此进行紧急磋商,此前FAA从未被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研制F135发动机,普惠公司到今年夏天将有7台F135投入试验,其中3台用于COTL型F135试验,另外4台用于STOVL型F135试验,以尽早发现和解决该发动机及其部件存在的故障与缺陷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高压电子束焊机的结构性能特点,设计及研制过程中的问题。同时介绍了该设备在航空发动机部件焊接等领域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瞬变过程模块化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昆  张育林  程谋森 《推进技术》2003,24(5):401-405
为对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多种试验方案进行仿真预示和对发动机进行结构优化,研究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瞬变过程模块化建模与仿真方法。提出了流体管道系统的管道一体积模块化分解方法,将组成发动机系统的典型元部件划分为21个模块,并建立了仿真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描述模块元件及其连接关系的系统组态矩阵,以及模块的组合连接方法和组合系统的仿真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分级燃烧循环液氧/液氢发动机系统瞬变过程的模块化建模与仿真软件(LRETMMSS),建立了某型号液氧/液氢补燃发动机的半系统试验的仿真计算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7.
加温加压压气机试车台在发动机研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试验研究是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本文简要概括了航空发动机三大部件之一的压气机部件在研制中须开展的试验研究工作,介绍了国内外压气机部件试验研究现状,分析了加温加压压气机试验器在压气机部件研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介绍了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加温加压压气机试验器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涡扇发动机全包线范围内具有较高精度的快速实时仿真,结合快速原型技术和发动机非线性模型设计了一种气路部件在线健康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涡扇发动机非线性模型模拟真实发动机进行实时计算,并将基于优化拟合法获得最优的发动机线性化模型融入扩展Kalman滤波算法,对气路部件健康参数进行实时跟踪,将该跟踪方法运用于基于CompactDAQ和CompactRIO平台设计的发动机在线故障诊断原型系统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快速原型技术与发动机非线性模型构建的在线健康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气路部件故障的有效诊断,平均正确率达到98.28%。  相似文献   

9.
WJ9是国内第一台按适航条例研制的涡桨发动机。本文阐述了该机的研制概况,总体结构和技术性能,深入介绍了压气机,燃气发生器,涡轮,减速器等部件先进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为我国新一代民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和研制和适航取证工作提出了实践经验,可供有关设计和制造部门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涡扇发动机部件特性自适应模拟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虎  肖洪  蒋建军 《推进技术》2005,26(5):430-433
发展了一种预测发动机部件特性的自适应模型方法,该方法以通用特性为基础,运用单纯型优化方法,以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和过程参数偏差函数最小为优化目标,以部件特性耦合因子为被优参数,预测出不同飞行条件下的涡扇发动机的风扇、压气机、燃烧室、高、低压涡轮等部件特性。运用该模型对某涡扇发动机性能的计算结果表明,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和过程参数的计算偏差均在0.5%之内,对发动机各截面总温、总压计算偏差均在1%之内。预测出的部件特性已成功用于发动机故障诊断方程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