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雷达/红外双模复合制导在防空反导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海航天》2014,31(6)
对雷达/红外复合寻的制导在防空反导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防空反导武器系统中典型的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应用。介绍了红外前置、红外侧置、雷达/红外共径、雷达/红外共形等不同技术方案的特点。讨论了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系统集成与优化、双模信号融合转换及交班、双模复合系统跟踪与制导、双模寻的半实物验证与仿真试验等关键技术,并归纳了雷达/红外复合寻的制导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罗婷  高晓颖 《航天控制》2011,29(1):15-18
对基于惯导/雷达/红外导引头的复合末制导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介绍了双模导引头应用到飞行末段改进惯性导航的方法.提出了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将寻的头测量得到的相对方位角和角速率信息与惯性导航信息融合起来,估计并修正再入飞行状态参数偏差,按其具有终端位置和角度约束的制导律实时进行导引控制的再入复合末制导方法.本文对寻的头卡尔...  相似文献   

3.
张锐  李君龙 《航天控制》2005,23(3):43-45
旋转弹为近程、低空、快速反应的单舰防空导弹,主要拦截、攻击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和高速飞机,旋转弹主要采用红外被动寻的制导,具有操作简单、反射后不管的特点,飞行过程中采用单通道控制模式,用一对舵面和一个舵机来控制导弹飞行。点源红外寻的导引头探测的不是目标实体,而是目标红外辐射的中心,为了使导弹能够精确的击中目标的要害,本文根据旋转弹点源红外寻的导引头的特性,研究了前置偏移比例导引律,并结合某便携导弹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前置偏移比例导引律能够很好地导引导弹飞向目标,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空地反辐射导弹对抗雷达关机全弹道仿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抗雷达关机是反辐射导弹一项重大关键技术。本文采用了被动雷达寻的复合惯性末制导做为反辐射导弹的抗雷达关机方案;通过卡尔曼滤波方法解决了惯性基准轴误差修正问题;最后结合导弹运动方程组对导弹从发射点开始至雷达关机点,直到导弹落地的飞行全过程进行了全弹道仿真。仿真结果说明了抗雷达关机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射频仿真是在实验室内逼真地复现雷达寻的制导导弹的目标环境以及导弹的制导飞行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射频目标环境建模、阵列射频目标仿真系统以及射频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自1972年起,美国导弹研究与发展司令部在红石兵工厂进行实时半实物寻的导弹仿真试验,它由制导与控制管理部门主管,这种混合仿真用来验证导弹的制导和控制系统,检验飞行的硬件以及对数字自动驾驶仪设计进行评定.适合作这种仿真验证的武器是半主动激光末段寻的制导导弹,例如“狱火”或“铜斑蛇”导弹.  相似文献   

7.
汪朝群 《航天控制》2005,23(1):76-78
随着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现在不再是利用单一的雷达或者红外寻的 制导方法实现对目标的探测、跟踪,而是采用多谱段组合的复合寻的方法实现对 目标的探测、跟踪和指令的形成。目前最常用的复合寻的是射频与红外复合寻 的。因此,要在内场实验室内进行复合寻的制导系统的性能验证和评估,半实物 仿真试验是必不可少的技术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射频/红外复合系统半实物仿 真试验的可行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1986年6月27日,美国陆军/LTV 公司的一枚雷达制导的陆射型导弹从白沙导弹靶场发射,拦截了一枚在大气层内以 M 5飞行的弹道导弹模拟弹头。这是计划中的9次飞行试验中的第六次试验,也是首次拦截到运动目标,这次飞行是战略防御新方案(SDI)/陆军轻便灵活制导试验计划(FLAGE)的一部分,这项计划用于验证用非核武器拦截大气层内弹道导弹弹头所需要的制导精度。FLAGE 计划原名为小型雷达寻的拦截技术(SR-HIT)计划。  相似文献   

9.
《飞行杂志》1985年3月23日报道:LTV 公司成功地完成了超高速导弹的制导和控制试验。这次试验是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进行的。导弹被制导到大气层中预定位置,然后,用姿态控制推力器使导弹进行程控机动飞行。这次试验是美国陆军验证弹道导弹技术计划中的一部分,也是小型雷达寻的拦截技术(SRHIT)计划中一系列试验中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主动雷达寻的制导问题,进行了非线性系统状态估计和最优制导律的研究,并进行了目标机动情况下的仿真验证。利用主动雷达给出的带有噪声的观测信息,设计了寻的制导系统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估计弹目相对运动状态信息。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按照需用过载和脱靶量最小设计了线性二次型最优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主动雷达寻的制导系统滤波器和最优制导律能有效对付机动目标,满足飞行器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1.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雷达制导雷达制导就是利用雷达导引导弹飞向目标的技术。雷达制导分为两类:雷达波束制导和雷达寻的制导。雷达波束制导雷达波束制导系统由载机上的雷达、导弹上的接收装置和自动驾驶仪等组成。载机上的圆锥扫描雷达向目标发射无线电波束并跟踪目标。导弹发射后...  相似文献   

12.
高烽 《上海航天》2004,21(5):25-29
论述了远程精确制导导弹末段雷达寻的装置的制约因素.分析了末段可机动最小距离、探测域、电磁静默、杂波和目标识别等的影响。在比较时域一维、频域一维、时频二维和合成孔径雷达(SAR)等高分辨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分辨探测的主要技术途径。最后给出了一个主被动复合寻的系统和SAR探测装置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有7种便携肩射式面空导弹系统在部队中服役,它们能够致命杀伤在1.6~3.2公里处的飞机目标。这7种武器系统是:美国的FIM-43红眼睛及其后继武器系统FIM-92尾刺,两者都采用低温冷却的红外导引头;苏联的SA-7和SA-14面空导弹也采用红外导引头,但SA-7导弹的导引头敏感器是非冷却式的;瑞典的RBS70采用激光驾束制导;英国的吹管及其后继型标枪采用无线电瞄准线指令制导系统。 这些导弹大多采用近距离视线瞄准作战。在大多数情况下,其飞行末段都采用被动制导,这种寻的方式的导弹不产生容易被发现的信号。然而这些小型的防  相似文献   

14.
雷达/红外双模复合制导是精确制导武器的重要制导方式.通过分析雷达/红外复合制导机理,提出了基于单模导引头单机的雷达/红外复合制导模拟方法,解决了两部导引头如何时空配准、数据关联、融合识别和融合跟踪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1)对付GPS干扰机的“寻的干扰”能力。1998年9月在加州中国湖,美海军武器中心完成了AGM-88C高速反辐射导弹(HARM)第五批次改进的第2次实弹试验,试验中一架海军F-18向模拟干扰机发射了一枚“哈姆”导弹,试验细节未透露。 第五批次“寻的干扰”型(主要是软件改进)是由“哈姆”生产厂家Raytheon系统公司与海军“哈姆”计划管理办公室一道实施的。海军将使用第五批次“哈姆”反辐射导弹攻击干扰GPS导航信号的干扰机,以此来确保下一代GPS制导弹药,如联合定向攻击弹药(JDAM)和联合远距离武器(JSOW),面对低廉的小功率GPS干扰和干扰时,不致于失去精确制导能力。为了“寻的干扰”,海军和Falon有限公司研制了A~D频段吊架下安装的“LOCO GPSI”接收机系统,用于检测和标定GPS干扰源。第五批次“哈姆”导弹除了具有“寻的干扰”能力,还能对付较先进的雷达波形。  相似文献   

16.
哈姆 (HARM) AGM-88A,即高速反辐射导弹,是美国研制的第二代反辐射导弹;用于摧毁各种雷达,主要是防空导弹的制导雷达和炮瞄雷达。它还可用于压制和摧毁早期预警雷达、气象雷达。该弹长4.17米,弹径0.254米,翼展1.13米,发射重量361公斤,射程在20公里以上,飞行速度大于M2。它采用被动雷达寻的,动力装置为一台无烟、高速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战斗部为高爆破片杀伤式,重66公斤,采用激光近炸引信。该弹1972年开始研制,1984年1月开始装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寻的导弹的制导规律.这种设计概念是以最短寻的时间为基础的.业已表明,为了实现这种制导概念,需要有一种算法和一个制导指令产生器,这种算法能够预测相遇航向;这种制导指令产生器能使导弹的飞行方向转向预测的相遇航向.本文推导出了相遇航向的预测算法,而且还证明该整个的制导规律是很容易实现的.为了验证最短的时间特性和扩大的发射范围,本文还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了一种制导律设计的新方法,该方法用于雷达制导导弹在末端寻的段对付具有电子抗干扰(ECM)能力的机动目标。这种方法是以零和、完全信息微分对策公式和混合策略概念为基础的。最后证明所得到的混合策略制导(MSG)律比任何已知制导律的性能都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一种用于复合制导反辐射导弹的被动红外导引头的方案设想。以美制某型防空导弹系统的探测雷达作为设想打击目标,结合目标特性对红外导引头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导引头的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20.
空间交会最终平移轨迹安全模式设计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朱仁璋  汤溢  尹艳 《宇航学报》2004,25(4):443-448
追踪航天器在制导机动失效后的飞行轨迹的安全性,是最终平移段标称轨迹设计的主要依据。被动安全模式设定较低的逼近速度,可避免制导机动失效后两星碰撞,但飞行时间较长;主动安全模式设置避撞机动,确保制导机动失效后飞行安全,其逼近速度大于被动安全模式,可缩短飞行时间。本文以 V-bar逼近为例,对以目标航天器质心为中心的长方体飞行禁区与球形飞行禁区,给出被动安全模式与主动安全模式及其避撞机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