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5月22日,轨道科学公司一台AJ-26火箭发动机在美航宇局斯坦尼斯航天中心进行热试车时出现故障。这台发动机拟供该公司“心宿二”火箭2015年向国际空间站发射货运飞船时使用。公司发言人称失败原因尚待确定。AJ-26是一种液氧/煤油发动机,原本是为苏联最终下马的载人登月计划建造的。  相似文献   

2.
李云 《国际太空》1991,(4):6-7,5
当令人瞩目的国家空天飞机(NASP)正在加紧研制的时候,美国战略防御倡议局(SDIO)也在悄悄地研制自己的单级入轨航天器,这个项目称之为“单级入轨计划(SSTO)”。SSTO与NASP的最终目标相似,即都是能把入和货物送到近地轨道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但采用的技术却不同,NASP将以高超音速的吸气式发动机作为推进系统,能从飞机跑道上起飞进入太空轨道。而SSTO则是以现已具备或很快就能掌握的技术为基础,可能是采用火箭发动机为推进系统。而且,准备在1994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会与航宇局(NASA)近来在研制货运航天飞机Shuttle-C的计划上出现分歧。国会要NASA把Shuttle-C计划放在优先地位。众院空间科学应用委员会的成员们正敦促国会,指示NASA把研制Shuttle-C放在先进固体火箭发动机(ASRM)计划的前面,以满足自由号空间站建设的需要和确保宇航员的安全。该小组委员会主席尼尔森对NASA负责空间飞行的副局长勒努瓦说,NASA的咨询委员会已经得出Shuttle-C是极其重要的结论,所以,应推迟其它计划,保证Shuttle-C的研制资金。  相似文献   

4.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为获得研制H-Ⅱ火箭所需的技术数据,将于1988年夏季发射大小(尺寸)为H-Ⅱ四分之一的固体推进单级式试验用火箭“TR-1”。在发射TR-1之前,该事业团于1987年12月3日在种子岛宇宙中心竹崎固体火箭试验场对TR-1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用)进行了燃烧试验,测量和验证了有关火箭发动机的性能数据及设计的精确度等。  相似文献   

5.
2015年2月上旬,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公布的视频显示,一架F-15重型战斗机在机腹中心携带一枚小型火箭升空。战斗机加速到空中一定高度后,保持一定速度维持机身近垂直姿态,火箭脱离,然后火箭发动机点火、加速上升,飞向近地轨道。从视频里看这是一种小型二级火箭,第一级的4个外置喷口位于火箭前部,距离火箭头部不足火箭全长的1/3,第一级发动机结束工作后分离,以减轻质量。第二级发动机将把小卫星送入近地轨道。这是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执行的一项研究计划的最新进展。该计划简称为"空中发射辅助太空进入"(ALASA)。  相似文献   

6.
一年半前,有5家火箭公司竞争发射国际海事卫星-3的头两颗卫星,它们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宇宙神火箭)、欧洲阿里安公司(阿里安火箭)、中国长城公司(长征火箭)、前苏联礼炮局(质子火箭)、日本火箭系统公司(H2火箭)。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未接收H2火箭和质子火箭的申请,因为前者的低温级LE-7发动机地面试车几次失败,怀疑它能否在1993年初试射;后者尚未发射过一颗西方制造的卫星,两者是否匹配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航天简讯     
日美合作开发新一代大型火箭发动机□□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计划与美国波音公司合作 ,于 2 0 0 3年开发出新一代大型火箭发动机 MB- XX。MB- XX将以液氢和液氧为燃料 ,采用日本 H- 2 A型火箭第 2级的发动机技术。为使箭载卫星顺利进入运行轨道 ,日美公司将在 MB- XX的研制过程中应用发动机停止工作后重新点火等新技术。新一代发动机的推进能力将比 H- 2 A型发动机高出50 %~ 80 %。目前 ,日美公司已经试制出MB- XX的重要部件——燃烧器。研制新型火箭发动机是为了向美国、欧洲、日本等正在开发的新一代大型火箭提供强大的推进器。波…  相似文献   

8.
<正>日本宇宙开发局(JAXA)正在为其下一代H-3火箭研制LE-9主发动机。这是日本20年来首次研制主火箭发动机。4月底JAXA在种子岛启动了LE-9发动机的首轮点火试车,计划在6月份之前进行总共11次地面试车。在2018财年完成又一轮点火试车后,研制人员将建造要用来装到H-3火箭上的发动机。H-3火箭可能会在2020财  相似文献   

9.
美航宇局(NASA)制定了5~7年内取代现有航天飞机,研制新的空间运输系统的方针。它将执行在很大范围里改进现有航天飞机和研制新型机体的计划。预计今后2年为执行这两个计划将投入100~200万美元的研究资金。改进现有航天飞机计划预定以约翰逊空间中心为中心。其目标是使轨道器、固体助推器、主发动机、外贮箱等都留有裕度,增加可靠性和提高安全性。开始研制用复合材料制的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ASRM),约可增  相似文献   

10.
空间扫描     
印度拟实施登月计划 为了在国际航天界占有一席之地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现正在讨论其登月计划 ,计划派遣无人驾驶飞船前往月球 ,希望最早能在 2 0 0 8年实现太空大国梦 ,成为继美苏之后的另一个有能力探测月球的国家。但目前 ,该组织的计划尚未获得印度政府的许可。比尔公司试验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3月 4日 ,比尔公司对代号为 BA-81 0的发动机进行了历时 2 1 s的试车。此种发动机是世界第二大液体推进发动机 ,它将被用在比尔公司正在建造的 3级大推力一次性运载火箭 BA-2的第 2级上。 BA-2火箭能分别把重 6t和 1 7t的有效载荷送入静止轨…  相似文献   

11.
王铮 《太空探索》2003,(1):34-35
火箭发动机的原理 火箭是依靠火箭发动机喷射工质产生反作用力向前推进的飞行器,火箭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燃料和氧化剂,它们既是能源,又是工质源),无须依靠外界工质产生推力,既可以在大气中飞行,也可以在大气层以外的宇宙太空飞行.  相似文献   

12.
李云 《国际太空》1991,(3):18-18,27
在1990年财政年度里,美国在国家空天飞机计划(NASP)的一些重要技术领域,如推进系统、材料、气动力学、模拟等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不小的成就。一、推进系统火箭达因公司试验了1/4尺寸的NASP发动机,速度模拟到马赫7。普·惠公司则完成了1/6尺寸的超音速冲压发动机的试验,共试验了170次,累计时间90多分钟。火箭达因公司的发动机模型,无论是以冲压方式运行,还是以超音速冲压方式运行,其性能都与预测的接近。普·惠公司的试验证明,在马赫4~7的速度时,发动机的性能与流  相似文献   

13.
猎鹰火箭发动机设计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宇 《太空探索》2014,(7):19-20
<正>提起Space X公司的火箭发动机,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汤姆·米勒(Tom Mueller),Space X公司副总裁,推进技术总负责人。汤姆·米勒曾经在美国TRW公司参与了15年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发工作,是TRW公司推进与燃烧部门负责人,而TRW公司的独门秘笈就是——针栓式喷注器火箭发动机。TRW公司从1960年代起,就一直专注于针栓式喷注器发动机的研  相似文献   

14.
由太空探测技术公司(SpaceX)研制的首枚“猎鹰”-1(The Falcon 1)火箭于5月27日在其发射台上成功进行了一次发动机试验,这是该型火箭2005年夏天首飞前的最后一次关键试验。在范登堡空军基地的发射台上,“猎鹰”-1火箭的主发动机被点火5分钟,达到了全部发射演习的最高点。太空探测技术公司称这是一次成功的发射演习及发动机试验,是火箭正式发射之前的最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据8月8日报道,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正在研制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该发动机可以降低火箭成本,提高航天飞行的安全性。 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是在RS-84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发的,用于可重复使用火箭和消耗型火箭。如果研制成功,那么该发动机将成为继航天飞机主发动机之后,美国第  相似文献   

16.
据新德里报道,印度在高度秘密的情况下,成功地试验了吸气式发动机的样机,并且用的是一种超音速推进方法,是印度科学家所期望论证的绝密技术的一部分,也是研制超音速空天飞机的先驱。 1992年10月14日和19日,印度科学家分别做了两次飞行试验,吸气式发动机装在亚轨道火箭顶级上,并成功运转。该火箭是在印度Sriharikota岛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发射场发射的。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     
<正>俄库存"质子"号火箭发动机有缺陷上世纪60年代末首飞的"质子"号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靠的火箭,但近年来该火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发射失败,出现质量控制危机。针对俄航天工业质量控制问题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拟供"质子"号火箭使用的库存发动机几乎全都存在缺陷,71台发动机需彻底大修,其中大多数拟用在"质子"号的第二和第三级上。大部分维修工作可在今年完成,但有些需要拖到明年。(小默)俄空间站舱段出现问题原本计划在2007年加装到国际空间站上的俄制"多功能实验室舱"(MLM),由于各种问题而一直留在地面。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国立航空实验室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卫星姿控系统的离子发动机。发动机的首次飞行实验将在日本第三代科学实验卫星(ETS)上进行。此卫星计划在1982年发射。电火箭发动机所产生的推力是由气化汞及其所产生的离子在电场  相似文献   

19.
“佩刀”为天地往返提供新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 F R L)完成了对英国反应发动机公司(R E L)的"协同吸气式火箭发动机"(SABRE,简称"佩刀")技术可行性的评估。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认为,"佩刀"是一项有吸引力的技术,它在技术上可行,并可能会在两级入轨火箭或国防应用中更早地应用。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评估并不包括建造反应发动机公司的"云霄塔"(Skylon)空天飞机将需要多少投资。该实验室项目经理巴里·赫尔曼表示,分析已证实了"佩刀"发动机循环的可行性和潜在性能。赫尔曼称,接下来要回答的问题是,与其他推进系统相比,"佩刀"可为高速空天飞行器带来哪些优势?  相似文献   

20.
美国加州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计划在5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火箭发动机制造厂家,使发动机产量超过其它任何国家。公司总裁肖特韦尔在介绍公司雄心勃勃的发展战略时说,提高产量是为了满足即将来临的“猎鹰”1和9火箭高密度发射对发动机的需求。该公司还在继续壮大员工队伍,员工人数继201O年猛增50%后,8月初首次突破1500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