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2018年10月15日1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B/"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2颗"北斗"全球导航卫星发射升空。随后,火箭上面级顺利与双星分离,将其送入预定轨道。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B/"远征"一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此次发射是"长征"三号A系列火箭2018年第10次发射,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2月25日0时5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C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送入预定轨道。"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用于开展相关技术验证。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C运载火箭属于"金牌火箭""长征"三号A系列,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2018年,长征"三号A系列运载  相似文献   

3.
<正>打通"链路通道"从2007年"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开始,2010年、2012年"嫦娥"二号、"嫦娥"三号使用"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相继圆满完成发射任务,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配套的遥测传输系统就在"嫦娥"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对运载火箭跟踪测轨、姿态测量;为地面应用系统提供相关数据,为地面指挥系统提供监视显示;进行上下图像传输;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44颗卫星("北斗"三号IGSO-1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一刻,"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100"。"长征"三号A系列运载火箭由"长征"三号A、"长征"三号B、"长征"三号C三型液体运载火箭组成,由"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展而来。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首飞成功。"长征"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9月19日22时07分,"长征"三号B/"远征"一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一箭双星",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37、38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工程)的第7次发射,是该系统的第13颗、14颗星,对"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6月23日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值盛夏,夏虫轻鸣。随着发射指令的发出,山谷中火箭拔地而起,直奔寰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长征"三号A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北斗"导航系统的全部发射任务,标志着"北斗"导航系统具备向全球开通导航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图片新闻     
<正>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45颗卫星(北斗二号GEO-8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本次任务是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1次发射,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的第200次发射。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CZ-11 WEY号,成功将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5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12月22日7时51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成功将"虹云"工程首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十一号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家族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也是目前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固体型号,使用灵活,可实现多发连续高密度发射。自2015年9月首飞至今,"长征"十一号火箭已连续5次取得圆满成功,体现了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此次发射是该型火箭首次执行1000km以上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1月19日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B/"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2颗"北斗"全球导航卫星(即"北斗"三号卫星)发射升空。随后,火箭上面级顺利与双星分离,将其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北斗"三号工程的第10次发射,是该系统的第18颗和第19颗卫星,也是我国发射的第42颗和第43颗"北斗"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正>▲2019年3月31日23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是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的第99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301次飞行。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6月18日14时30分,"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将"遥感"三十号09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遥感"三十号09组卫星主要用于电磁环境探测。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天启"星座14星,其是一颗微纳卫星,装载了数据采集载荷,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可实现地面网络覆盖盲区的数据采集。"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是一型常规液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75次发射。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1月20日7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并同时搭载发射了"天平"一号A星、B星,"嘉定"一号卫星,"软件定义"卫星共4颗微小卫星。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二号D火箭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迄今为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发射了101枚"长征"系列火箭,其中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6):F0002-F0002
北京时闾12月2日凌晨1时30分,“长征三粤乙”运载火箭在茜昌卫星发射中心准时升空,将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4.
长征系列火箭连续十次发射成功中卫-1号卫星顺利进入轨道本刊讯5月30日18时整,我国研制生产的长征三号乙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2984公斤重的中卫-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2次飞行,也是自199...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B/"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35、36颗卫星发射升空,随后,火箭上面级成功与双星分离,将其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第6次发射,是该系统的第11颗和第12颗卫星。此前,"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完成5组卫星的发射。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2月4日23时36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托举"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直冲云霄。随后,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相关技术试验验证。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属于"金牌火箭"——"长征"三号A系列,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8月17日12时11分,"捷龙"一号遥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捷龙"一号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标志着中国"龙"系列商业运载火箭从此登上历史舞台。"龙"系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继"长征"系列后推出的又一重要运载火箭系列,也是首  相似文献   

18.
正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火箭成功托举了载人飞船、月球探测器、"北斗"导航卫星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将460多颗国内外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创新超越的"长征"路。2019年3月10日,"长征"系列火箭第300次发射任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圆满成功。借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级顾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11月1日23时57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由"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随后星箭分离,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转移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该星经测试入网后,将成为世界现役功能最强的导航卫星之一。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北斗"三号工程)的17颗卫星,也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7月5日07时44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试验"六号02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具备不同轨道要求的单星、多星发射能力。此次任务实施13个工作日发射流程,紧跟5月31日和6月17日的2次"长征"二号D火箭发射任务,再获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