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3,(3):46-46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进入太空,飞行108分钟。这是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2.
庞言 《航天》2011,(4):38-41
由于空间站具有寿命长、容积大等优点,是开发太空资源的理想基地。所以,在1969年美国载人登月成功后,苏联放弃了载人登月计划,而把建造载人空间站作为未来航天计划发展的核心和一项国策。经过艰苦的努力,苏联终于在1971年4月19日用质子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第1个空间站——礼炮1号试验性空间站送入地球轨道,它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人类有了在太空长期驻留的基地。  相似文献   

3.
伊丽莎 《航天员》2014,(5):54-55
众所周知,俄罗斯曾飞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只有捷列什科娃(1963)、萨维茨卡娅(1984)年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女性)和上世纪90年代唯一进入太空的俄女性孔达科娃。今年9月。俄罗斯航天史上第四位女航天员叶莲娜·谢罗娃(Elena Selova)作为国际空间站第41/42长期考察组成员进入太空。这也是空间站建成以来进入的第一位俄女性航天员,另外,自去年纪念女性飞天50周年之后这也是世界载人航天首次有女航天员进入太空,因此此举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4.
正在宇航员漫步月面近半个世纪后,白宫将研究如何通过立法或国际条约等手段来保护阿波罗登月着陆场。特朗普总统3月21日签署的《2017年NASA过渡授权法案》指示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对与阿波罗登月着陆场和遗留文物保护相关的问题进行评估,尤其是首次登月任务阿波罗11号和最后一次登月任务阿波罗17号。法案要求科技政策办公室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空间站上的一台3D打印机2014年11月24日打印出了首个部件。支持者称,这为未来宇航员在飞船和其它星球上打印所需备件迈出了关键一步,有望让人类迎来地外制造的新时代。站上这台打印机由加州太空制造公司设计建造,是NASA和太空制造公司"3D打印"合作项目的一部分,9月份由太空探索公司的"龙"货运飞船送到站上,11月17日由站上宇航员安装到"微重力科学手套箱"内。它打印出的首个部件是一  相似文献   

6.
《航天》2014,(11):F0002-F0002
9月26日,俄“联盟”TMA-14M载人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女航天员叶连娜‘谢洛娃进入空间站,成为驻站的第一位俄罗斯女性。这也是17年来首次有俄罗斯女航天员进入太空。上一次是在1997年,航天员叶连娜·孔达科娃飞赴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4,(3):46-46
太空历险公司近日宣布,它已与其长期合作伙伴俄罗斯航空航天局和能源公司签署了一份新协议,从而获得了在2004~2007年间利用俄制联盟TMA飞船把4位航天爱好者送往国际空间站的独家经营权。太空历险公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成功地帮助平民进入太空的太空旅游公司。此前该公司曾于2001年和2002年分别把美国富翁蒂托和南非青年沙托沃斯送上了国际空间站。它还开办了失重飞行和宇航员培训等其它一些太空旅游项目。太空历险公司将送更多游客上天  相似文献   

8.
易林 《航天》2013,(11):24-25
9月23日 ~27日,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在北京召开,参加过首次登月任务的美国航天员巴兹·奥尔德林莅临大会,并像旋风一样出席多场青少年活动,推广他的太空梦。在2013年世界空间周庆祝会暨科普报告会上。奥尔德林与上千名观众分享了自己的登月历程,阐述了火星任务构想,介绍了他参与或发起的青少年航天活动计划。他说:“我人生最大的事业是探索和开发太空。全球宣讲我的理念,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合作,并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投身航天,为人类共同的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40多年来,人类制造了40多个航天器来探索火星。从历史上第一个成功飞越火星的"水手"4探测器,到美国第7个火星着陆探测器"好奇"登陆火星后成功采样,人类都在为探索火星做着不懈的努力。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曾在2016年墨西哥瓜达拉哈拉举行的国际宇航大会(IAC)上公布了火星载人飞行计划,将于2024年送宇航员登陆火星。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3,(3):23-25
自1961年人类进入太空以来,威胁宇航员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已发生过数十起,共有22名宇航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4人是在地面训练和试验时丧生的)。这22人中美国占了16人,前苏联5人,以色列1人。除了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造成7名宇航员遇难外,导致其他15名宇航员遇难的几次重大事故分别为:  相似文献   

11.
宗河 《中国航天》2001,(1):24-29
太空"三剑客" 参加这次飞行的宇航员共有3名.他们分别是美国宇航员威廉·谢泼德以及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吉德津科和谢尔盖·克里卡廖夫,其中谢泼德是这个"国际空间站第一国际混合考察组"的组长(站上指令长),吉德津科是飞船的飞行指令长(也是驾驶员),克里卡廖夫是随船工程师.  相似文献   

12.
自美国20世纪70年代通过阿波罗计划实现载人登月后,人类再也没有踏上过月球表面。近年来随着深空探测活动的再次兴起,美国启动了新一轮的载人登月计划,即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这项由NASA主导、多方参与的登月计划,目标不仅是将美国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还要在月球建立长期运营基地,并为后续的载人探火行动奠定基础。文章对这一计划所涉及的战略部署及任务要素进行了概述,涵盖登月着陆点选择、运载火箭与飞船、着陆器与有效载荷、“门户”绕月空间站以及商业航天的参与。最后讨论了美国阿尔忒弥斯计划对我国未来探月工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4日同国际空间站上的女宇航员惠策恩进行了天地视频通话,祝贺她打破美国宇航员太空累计停留时间纪录。特朗普女儿伊万卡和女宇航员鲁宾斯在地面参加了通话。作为目前站上第51长期考察组指令长,惠策恩当天打破了由另一名宇航员威廉斯2016年创下的534天的美国宇航员累计太空停留时间纪录。目前累计太空停  相似文献   

14.
庞之浩 《航天员》2011,(2):64-66
早在一年前的2010年3月3日,NASA就公开宣称,美国全国航空协会把2009年度"罗伯特·科利尔奖"授予了国际空间站项目,以表彰其为人类太空探索与合作作出的杰出贡献。国际空间站,这座翱翔寰宇的空间大厦,在十多年的建造和维护过程中历经磨难,最终不负众望,成就了人类探索太空以来的最大奇迹。几度兴衰的巨无霸冷战时期,美苏曾在太空领域开展过激烈的竞赛,其中美国在载人登月的角逐中独占鳌头,所以苏联于  相似文献   

15.
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11日下午7时17分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进行了美航天飞机自诞生以来的第100次飞行。在这次飞行中,宇航员们先后进行了4次太空行走,安装了9吨重的一个桁架系统和一个增压对接适配器,并试验了一种喷气救生背包。在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后,发现号已于24日安全返回地面。自1981年4月12日进行首次飞行以来,美国航天飞机机队的5架轨道器——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观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运送的货物重量累计已迭1360吨,迄今有624名宇航员员乘坐这种“交通工具”进入太空。这次飞行也是发现号自己的第28次飞行。这一飞行次数在5架轨道器中是最多的。  相似文献   

16.
全球首个充气式活动太空舱成功展开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6年4月8日,全球首个由商业公司研制的太空舱"比奇洛充气式活动太空舱"(BEAM)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9全推力型火箭发射升空。4月10日,该舱抵达国际空间站。4月16日,该舱与国际空间站宁静号节点舱成功对接。5月26日进行了首次全尺寸展开的尝试,但其长度和直径仅展开了数厘米,首次展开遭遇失败。5月2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员杰夫·威廉姆斯与  相似文献   

17.
子力 《中国航天》2004,(1):31-35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辟了人类航天的新时代。为了在与美国的太空竞赛中继续保持“东风压倒西风”的优势,前苏联紧接着就投入了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准备工作。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被送入太空,初次实现了人类载人航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9,(7):38-39
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5月11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执行“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轨维护任务.以延长这座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带来革命的望远镜的寿命。此次飞行任务代号为STS-125。机上乘有7位宇航员。维护成功后.“哈勃”将能再工作至少5年.即至少能工作到2014年。在此之后.它将由更为先进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取代。  相似文献   

19.
蒋秀芝 《航天员》2008,(1):74-77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航天员阿里克谢·列昂诺夫(Aleksei Leonov)走出了"上升"2号飞船,从而成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在太空的出舱活动。这次太空出舱活动使理论付诸实践.从此真正打开了太空的大门。在我国"神七"即将发射、进行太空出舱活动之际.本栏目将分上下两篇对前苏联,也是对全人类的第一次太空出舱活动进行展示和回顾。  相似文献   

20.
日月 《航天》2010,(3):54-55
“阿波罗”16号登月航天员约翰·扬,是美国航天史上航天员生涯最长、执行任务最多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航天员:他曾经六次进入太空,两次去过月球(一次为绕月,一次为登月)。人称约翰·扬工作、睡觉、吃饭、呼吸均与太空飞行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