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王红  蔡小斌  康继昌 《航空学报》1997,18(5):619-620
研究了将飞机攻角影响引入进气道斜板调节系统的调节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该调节规律使斜板调节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对深入研究综合飞行/推进控制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某型飞机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之一 ,该机进气道自动调节系统采用计算机进行结算、调节与控制 ,增加了系统调节精度和可靠性。但在首批飞机的调试中 ,极难实现技术条件的要求 ,且无规律可循。对此 ,我们通过对斜板调节机理的研究实验 ,摸索出了斜板在大小πk 时调节曲线的对比规律 ,设置了调整计算方程 ,可靠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航空飞行器发动机进气量的控制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M数信号器。当飞行器进气道Ma达到某一设定值时,M数信号器提供信号给发动机进气道斜板调节系统。M数信号器选用机械膜盒作为敏感元件,根据Ma的测量原理求解得到Ma值,然后对M数信号器进行设计制造。经装机试飞验证,表明M数信号器可满足发动机进气道斜板自动调节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从一起进气道调节系统"手动"状态不工作的故障出发,从故障诊断的角度识别故障模式,在分析斜板调节规律和工作状态转换的基础上,判断"手动"状态不工作的故障原因,并验证排故结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倾斜角多斜孔壁冷却方式绝热温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林宇震  宋波  李彬  刘高恩 《航空学报》1999,20(3):201-204
对具有不同倾斜角多斜孔壁冷却方式绝热温比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为传热传质类比实验方法。多斜孔壁由多斜孔试验板模拟。多斜孔试验板中小孔方向与主流夹角为0°,小孔与板表面夹角分别为30°,45°及150°.各多斜孔板的孔排距比与孔间距比保持一致。实验结果反映了不同孔倾斜角对多斜孔壁冷却方式气膜绝热温比的影响。并讨论了在航空发动机中采用多斜孔壁冷却方式时选择孔倾角的考虑。  相似文献   

6.
4 斜板数字式控制系统4.1 系统简介 斜板数字式控制系统,以数字机取代了斜板模拟式控制系统中的压气机增压比解算装置,系统其余部分基本同斜板模拟式控制系统。 由先进的高精度的振动筒式压力传感器分别感受发动机压气机进、出口的绝对静压P_1、P_2。通过频率/数字转换,将这两个信号送入中心处理部件中;在此解算压气机的  相似文献   

7.
战斗机地面斜板起飞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数字仿真方法,计算了歼击7型飞机的地面斜板起飞性能,并分析了计算结果,初步探索了采用地面斜板起飞缩短飞机起飞距离问题,对斜板形状对飞机起飞性能的影响及斜板起飞中飞机姿态的控制进行了分析讨论,为进一步研究斜板起飞技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先进加力燃烧室对于值班火焰稳定器工作可靠性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带气冷结构的壁式火焰稳定器,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冷却孔角度对壁式火焰稳定器流场特性及壁温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气冷壁式火焰稳定器可以有效抑制冷侧转角处的流动分离,避免热侧高温燃气通过冷却孔倒流进冷侧;通过调节稳定器斜板和后板上的开孔...  相似文献   

9.
不同偏角多斜孔壁气膜冷却绝热温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传热传质类比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偏角多斜孔壁气膜冷却绝热温比,多斜孔壁由多斜孔实验板模拟。多斜孔实验板中,孔排列方式均为叉排,小孔与板表面夹角均为30°,偏角从0°变化至50°,孔排距比与孔间距比基本相等。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孔偏角对多斜孔壁气膜冷却绝热温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学良 《推进技术》1994,15(2):12-16,57
在几何不可调的二元外压式斜板进气道的设计中,选择合理的斜板和唇口几何能数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对一个设计马赫数为1.8的这类进气道的斜板和唇口参数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用缩尺模型风洞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斜板角和不同外侧唇口内唇角,唇缘半径对进气道内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确定的进气道布局,斜板角小的变化对进气道超音速内流总压恢复系数,稳态出口流场周向畸变指数及喘振裕度的影响很大,唇口参数小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