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精密测量雷达天线望远镜光轴与雷达机轴偏差会影响雷达的测角精度。在实际使用中,必须准确测出雷达的光机轴偏差,以此来修正实测数据,提高雷达的测角精度。本文简要叙述了光机轴偏差对雷达测角精度的影响,概述了四种光机轴偏差的测量方法,着重推荐一种新方法——自准直法。同时还分析了四种光机轴偏差测量结果及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雷达导引头目标角位置模拟装备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利用阵列天线实现目标角度位置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天线的雷达导引头目标角位置模拟器的设计方案,分析了工程实现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实现方案,包括天线阵设计、目标控制算法和误差特性、矢量调制技术和阵列校准技术。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相控阵天线仿真的重要性,指出了相控阵天线仿真的主要困难。提出了一种利用阵因子、方向性因子和旁瓣抑制因子分别解决仿真波束形状、天线增益、方向图旁瓣及其变化等3大问题,并进行综合建模和仿真,给出了综合后的仿真模型。该仿真模型保证了理论方面的精度,优化和减少了仿真计算步骤和计算量。利用该仿真模型,给出了宙斯盾系统的AN/SPY-1D雷达天线的仿真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4.
天线测量理论中的基本方程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天线远场测量理论中的基本方程组,并由此导出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天线增益以及天线系数等参数的重要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可动态检验相控阵雷达系统性能的多目标模拟器技术。介绍了多目标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功能组成和系统模型,分析了模拟器应用于相控阵雷达性能和精度检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与空时二维自适应滤波兼容的单脉冲测角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仁彪 《航空学报》1996,17(4):410-416
针对机载相控阵雷达系统提出了一种空时二维自适应单脉冲测角方法 ,当存在阵元和通道幅相误差时它仍具有较高的测角精度。还给出了一种稳健的自适应和、差波束增益归一化方法 ,并讨论了所提方法的简化兼容实现方案。最后给出了基于高保真雷达杂波模拟数据的仿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CCD激光经纬仪测量的舰载雷达标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测距、CCD光学经纬仪测角对动态的舰载雷达天线进行定位的雷达标校方法。探讨了对动态目标的定位原理,给出了真值测量的数学模型,论证了方位标的设计原则,分析了雷达标校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雷达辐射式仿真的目标运动轨迹模拟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标运动轨迹、特别是角运动的模拟,是雷达内场辐射式仿真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本文推导并分析说明了用球面阵天线进行这种模拟时的天线相位远场距离、方向无模糊距离、同控角闪烁方程的由来、角运动的控制误差要求、试验距离与视场角的选取等与模拟精度、技术难度和投资强度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为确定雷达内场辐射式仿真的建设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测速雷达对长距离火箭橇全程速度测试作用距离, 从增大目标雷达 截面积的角度提出了无源角反射器与有源雷达目标模拟器两种橇载雷达合作目标设计思 路,重点阐述了有源雷达目标模拟器设计方案,明确了有源雷达目标模拟器设计中需解 决的关键技术。文中设计的雷达合作目标能够满足靶场长距离火箭橇试验全程速度测试 要求,具有较高的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天线测量系统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待测天线的结构和电性能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测试方法和系统配置,才能使系统满足测试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雷达反射面天线远场测试系统的配置和关键问题,详细分析了反射面天线远场测试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惯性平台中星敏感器安装误差标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星光/惯性平台系统中星敏感器安装误差的地面标定方法,利用高精度的星模拟器,模拟远处恒星,将星敏感器主光轴对准星光,通过测量恒星与平台台体六面体的位置坐标,经过坐标转换后,对比得到星敏感器在惯性平台中的安装误差.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测量出星敏感器在星光/惯性平台中的安装误差角,实现误差的精确标定.  相似文献   

12.
The environment and radar operation simulator (EROS) is a hardware system whose function is to produce realistic synthetic radar backscatter, incorporating both target and clutter. The simulat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a subject radar and responds in real time to the radar's antenna scan angle by producing the correct composite video signal.  相似文献   

13.
高速风洞试验模型姿态角的视频测量及不确定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风洞测力试验中,阻力系数精度σc x的先进指标为0.0001,按误差分配原理,要求试验模型迎角的测量精度σα≤0.01°。为此,研究风洞试验中模型姿态角视频测量及其不确定度,给出其系统误差的补偿方法。实测数据(马赫数为1.5、2.0、3.0和4.0)表明:在2m暂冲式超声速风洞试验中,各阶梯迎角测量数据的标准差(含风洞气流脉动致模型姿态角振动产生的误差)在0.0018°和0.0094°之间,迎角实测估计值的标准不确定度≤0.003°,由此可知,姿态角视频测量系统的σα≤0.0094°。本方法既不破坏模型的外形,又不改变模型的刚度与强度,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航空发动机叶片高精度自动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叶片完整型面自动测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叶片高精度自动测量融合系统.系统结合双目三维扫描装置和电控转台,利用高精度校准平面旋转,通过平面拟合、虚拟转轴及角度计算,获取高精度四元数及中心位置坐标后完成自身定位.多次测量数据以中心坐标为中心,进行四元数运算,即可实现叶片实时测量融合.对融合后数据采用阈值迭代就近点(ICP)算法收敛处理消除机械转动误差.结果表明:系统装置综合精度为0.03~0.04mm,可自动、高效、稳定地实现发动机叶片的高精度测量.   相似文献   

15.
机载雷达天线伺服控制的精度是雷达系统精确搜索、识别和探测目标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风速和载体运动速度的影响,雷达天线做扫描运动时会承受较大的空气阻力,空气阻力随着时间和扫描运动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使雷达天线伺服控制产生附加负载扰动转矩。为了尽可能减小扰动对雷达伺服控制精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雷达天线伺服控制解决方案。建立雷达天线伺服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伺服控制模型,将空气阻力产生的附加转矩通过扰动观测器引入被控对象的控制输入端进行补偿,并对不同风速影响进行建模仿真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扰动观测器的雷达天线伺服控制精度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R/D和S/D转换电路在雷达系统中将天线的角度和转动速度变换成数字量,由数据处理机采集,计算天线的伺服控制参数,并作为测角、测距计算的输入参数.首先介绍了同步器/解析器的基本概念,然后给出了一种采用RD14531芯片实现的R/D和S/D转换电路,详细讨论了芯片的特性,电路实现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测量系统运动中姿态测量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利用移相干涉技术测量角度的方法来实现运动姿态的准确测量。建立了由组合式移相干涉仪为主的三轴转角实验装置,该装置测量角度的分辨力优于0.006″。采用实验装置对微位移工作台运动过程中的姿态变化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工作台移动中绕三轴转角变化的测量结果,并利用激光小角度干涉仪进行了相关测量点的对比实验,数据最大偏差0.03″。实验结果验证了利用移相干涉测角法可以实现运动中姿态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18.
驾驶员神经网络模型与频域拟线性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在双通道人—机控制系统中,由于驾驶员在各通道间的注意力分配,造成操纵行为具有明显的非线性这一特性,提出了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驾驶员行为描述的新方法。通过在飞行模拟器上进行双通道控制的人—机闭环仿真实验,分别对驾驶员的神经网络模型和频域拟线性模型进行识别,并对两种模型的识别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在更宽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精度,而频域拟线性模型只在低频范围内精度好,其频带范围相对较窄。这说明神经网络模型在描述驾驶员非线性行为特征方面优于传统的频域拟线性模型。  相似文献   

19.
A new technique is described which provides for precision angle tracking of celestial radio sources with a conventional monopulse antenna receiving system. It is shown that this technique is readily adapted to angle tracking radars. The features of conventional monopulse operation are preserved while permitting precise angle tracking of noise sources when signal to noise ratios are much less than unity. Measurements, using a four-horn monopulse feed with a 28-foot parabolic reflector and a "monopulse radiometer" p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 monopulse angle detection functions when using the sun, the moon, and Cassiopeia A as boresight reference sources. Precision measurements were made to 8 arc second under varying weather conditions using 28-foot radio astronomy antennas. The accuracy of the measurements were limited by the antenna angle encoders, consequently no conclusions are drawn with regard to the absolute accuracy of the measurements. The celestial coordinates of four discrete radio sources and the equations for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to local elevation and azimuth are contained in the Appendixes.  相似文献   

20.
文摘分析了模具选材、装配工艺过程及机加工工艺对高精度CFC副反射面天线制备的影响,研究了高精度CFC副反射面制备工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模具材料比较、装配工艺优化及机加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殷钢是制备高精度CFC副反射面天线的较理想模具材料;在夹层结构装配时采用外蒙皮原位装配技术并单独适配过渡区的蜂窝可有效避免天线型面精度超差;机加工辅助工装与三维摄影测量系统相结合的措施可有效确保装配基准点的高形位精度并大幅缩短天线加工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