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环境减灾-1A卫星空间调制型干涉光谱成像仪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空间调制型干涉光谱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结合为环境与灾害监测测预报小卫星研制的超光谱成像仪总体方案,阐述了该类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设计方法,以及光学、机械、电子、定标和数据复原处理等环节的关键技术,给出了仪器在轨运行获得的部分超光谱数据,以及仪器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美国研制的 Mighty-Ⅱ卫星载干涉型超光谱成像仪,主要内容包括卫星发射前后的校准结果、在轨性能,以及该超光谱成像仪在设计寿命内的有关数据。它是第一台在轨成功使用的超光谱成像仪。  相似文献   

3.
超光谱成像仪是环境减灾-1A卫星的主载荷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台采用静态干涉型光谱成像技术的星载遥感相机。成像电路是超光谱成像仪的核心组件之一,文章介绍了超光谱成像仪成像电路的系统组成,以及各功能模块的结构、功能和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4.
于2000年7月19日从美国范登堡空烟基地发射的MightySat-2.1卫星9月初从太空发回了第一张超光谱图像。MightySat-2.1型卫星的轨道高度为547 km,星上携带了10种试验仪器,其中有1台试验成像仪—傅里叶超光谱成像(FTHSI)。 傅里叶超光谱成像仪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克斯特尔公司生产制造的,被认为是第一个可在轨运行、技术公开的超光谱系统。该成像仪的视场为15 km×20 km,采用推进  相似文献   

5.
航天超光谱成像技术原理及其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际航天超光谱成像仪的发展状况,简要分析了光栅型超光谱成像仪和干涉型超光谱成像仪的原理,并对我国发展航天超光谱成像遥感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航天超光谱成像仪原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国内外航天超光谱成像仪的研制概况,主要分析介绍了光栅型超光谱成像仪和干涉型超光谱成像仪的原理,并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国第一台探测闪电的空间光学遥感仪器——风云四号(FY-4)卫星装载的闪电成像仪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空间光学闪电探测原理。FY-4A星闪电成像仪采用小F数透射光学系统,用双镜头拼接实现大视场覆盖;采用高稳定度超窄带多腔干涉滤光片实现闪电信号滤波,以高速多抽头大光敏元CCD器件为敏感元件获取闪电与背景图像,由实时事件处理器在积分时间内按像元完成焦面数据的多帧背景评估、背景去除、阈值比较和闪电事件编码;采用与闪电事件一致的视场分辨率进行空间滤波,降低云层、陆地和海洋等背景信号对闪电信号的影响。研制的闪电成像仪由闪电成像仪主体、闪电信息处理盒、闪电管理与温控盒和闪电配电盒组成,设计了闪电探测、地标观测和FPGA程序上注三种工作模式。FY-4A星闪电成像仪研制中突破了闪电成像仪分系统总体、超窄带滤光片应用、高帧率CCD器件、实时事件处理器,以及闪电成像仪实验室标定与验证等关键技术。闪电成像仪的指标与国际同类仪器相当。至目前为此在轨测试表明:该闪电成像仪能实现对不同强度闪电事件实时探测,具备对强对流天气过程完整监测和跟踪能力。展望了后续我国闪电成像仪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8.
超光谱成像仪的实验室定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载超光谱成像仪是一种空间调制型干涉光谱成像仪,文章研究了一套适用于干涉成像光谱仪、具有一定精度的实验室定标方法,满足了超光谱成像仪的实验室定标要求。采用激光光源进行光谱定标,光谱定标精度优于2nm。用远距点光源光路进行CCD探测器像元响应不均匀性修正,并进一步用天空背景光或均匀平行光进行全系统光能传输不均匀修正,实现了干涉图平场,相对定标精度达到2.46%。采用太阳模拟光源和均匀平行光路,用光谱辐射度计(ASD)实现标准辐射亮度的传递进行光谱辐射度定标,绝对定标精度达到8.21%。  相似文献   

9.
中国星载干涉型超光谱成像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干涉型超光谱成像仪发展的现状和我国第一台星载干涉型超光谱成像仪的指标、工程方案、标定方法、研制中存在的问题等,该超光谱成像仪装载在亚太多边合作项目“多任务小卫星”(SMMS)中,是我国首次发射此类型的遥感器。  相似文献   

10.
轻小型、高分辨率已经成为高光谱成像仪的发展趋势。文章基于Offner型光谱成像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了高光谱成像仪前置望远系统的设计特殊性,利用同轴反射系统的几何光学理论求解方法,给出了一种长焦距、大视场的高光谱成像仪前置望远离轴三反远心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结果,光学系统焦距2 500 mm,视场角达到12°。分析表明,该设计在奈奎斯特频率71.4线对/mm处调制传递函数接近衍射极限,结构紧凑,不仅适用于Offner型光谱仪前置望远光学系统,还可用于其它大视场远心光学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