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才子佳人小说是清初影响巨大的小说类型。《儒林外史》以儒林人物为描写重点,人物的生活内容与人生重心与才子佳人小说有诸多重叠之处,蘧公孙与鲁小姐、季苇萧的婚姻等都可见才子佳人的因子。审视《儒林外史》中的才子、佳人的遇合与家庭生活,既暴露出才子佳人小说模式的幻想性,亦能见吴敬梓对彼时儒林的一种深刻讽刺。  相似文献   

2.
通过《二荷花史》与清初流行的才子佳人小说在情节安排、人物设置方面的对比,指出他们彼此的联系与区别,进而从时代特征与文本性质差异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继承与变化,指出正是受众的市民性让此书显示出了鲜明的个体特色。  相似文献   

3.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运用多元化的叙事角度和"二元主角"技巧,既讲述了杰伊·盖茨比的故事,也讲述了尼克·卡洛维的故事.因此,本文具体分析该小说中多元化的叙事角度及"二元主角"技巧的成功运用,以探讨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所运用的精湛成熟的叙事技巧及其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长篇小说《碧奴》体现了作家苏童深刻的现代性反思,小说通过打造"人的异化"这一主题,以重述神话的方式集中体现了多个现代性议题。小说耐人寻味的丰厚意蕴,体现在作者写作异化主题时创造性地融入了解构主义与文学狂欢化这两个表现手法,由"人"到"社会"多层次地体现了现代社会中的"异化",在荒诞、戏谑与讽刺中扩大了小说现代性反思的力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5.
性别是韩少功小说叙事的重要场域,并且在不同的创作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早期的伤痕题材小说中,青年男女的城乡恋被置于"文明与愚昧的冲突"叙述框架中,表现出启蒙与被启蒙的故事逻辑;在"寻根"小说中,通过男性身体的女性化叙述和女性对男性身体的依赖,表现出鲜明的性别焦虑;新世纪以来,韩少功小说的性别叙事从个体经验出发,强调历史化因素对感性欲望的作用,表现出现代人生活浮躁、精神虚妄的生存困境。韩少功的性别叙事意蕴丰富、视野宏阔,这都源于他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追求,为我们索解世纪之交的文学话语提供了新的门径。  相似文献   

6.
余华的先锋小说在借鉴和融合西方小说理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努力进行着文本创作改革实验,其另辟蹊径的叙述策略,令人惊叹的叙事魅力,使得余华在80年代的先锋浪潮中一举成名。从人物的"符号化"、情节设置的暴力荒诞化、时间的重组和变形三个方面来分析余华先锋时期对解构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所做的努力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作品提出了"脱窠臼"的要求。他的小说创作确实遵照这一原则进行,但是他的传奇创作却不断出现直接借用自己已经出版的小说故事的情况。探究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除了可以借体裁的转变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之外,这种题材的借用也是明清传奇作者的共同习惯。而恰是从李渔对这种习惯的遵从中,我们更可以发现古代作者们对于小说与传奇两种不同体裁的文体认识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从业人员职业变动率高,高校教师在加大就业指导工作中,可以提倡高校毕业生大量阅读职场小说,职场小说具有指导就业的社会功能,在职场小说中展示一些职场常识和应对策略,职场小说中主人公的经历具有励志作用,职场小说中所褒扬的处事哲学值得借鉴等,能为广大高校毕业生理性择业、顺利就业提供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9.
斯蒂芬.克莱恩的小说《街头女郎梅季》被认为是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的代表。小说中一个叫梅季的女孩在纽约贫民窟的大环境下沦落、死亡,揭示社会现实的不稳定性与主体心理浮躁之间的必然联系。小说中的自然主义元素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贫民窟环境和贫民窟中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余华的近作《文城》是一部关乎"寻找与救赎"、关乎"苦难和温情"、关乎"生命之轻与存在之重"的寓言诗。在这部小说中,他塑造了一群在蛮荒年代里找寻"文城"的圣徒,并以此来凸显和颂扬乱世之中以情义和侠道为内核的民族文化精魂以及糅合了儒释道精神与民间侠文化的生命价值观。此外,《文城》还描写了小美这一女性形象的人生悲剧,以悲剧的形式引领人们对罪与罚、善与恶和女性生存困境等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文城》的面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然而小说本身所存在的艺术缺陷限制了作品的审美空间,因此,余华要想抵达他理想中的"文城",也要如同他笔下的林祥福一样,经历一场荆棘丛生的找寻之旅。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传统哲学对世俗生活一直持认同态度,这使中国的作家们对"世俗"一直抱有非常亲切的态度,在乡土小说的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台湾女作家萧丽红始终关注于世俗生活,并力求从世俗中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光明面并着力追求和弘扬,这正是她作品的独特之处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火星游记》是民国时期文实权创作的一部科幻乌托邦小说,也极有可能是中国本土最早的火星题材小说。在民国社会动荡以及西方天文学知识东传的背景下,作者仍然希望延续晚清乌托邦文学的模式激发国人向往新文明的热情,把火星社会想象成一个完全公有、人人平等、科技发达的"大同社会"。这种理想社会的描绘是近代大同思想潮流的延续,也是作者基于佛教立场的想象。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小说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艺术手法是参差对照手法的使用,此手法在她的小说中有诸多表现,或是同一人物自身形象的对照,或是不同人物形象之间的对照,正是由于这一独创手法的运用,张爱玲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4.
杜拉斯初期创作的《直布罗陀水手》和《塔吉尼亚的小马》这两部小说都以旅行作为主要题材,旅行在小说中不仅是故事发展的主线,也代表着一种人生的选择,更是一种积极的抗争。杜拉斯在小说中描写了现代人困惑无奈的人生境遇,而主人公所进行的选择与抗争则反映出杜拉斯一贯灰暗主题中闪光的一面。对这两部小说中旅行主题的探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杜拉斯对生活及人生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15.
哈代小说中引用了大量民谣,主要分为描写爱情和表达人生观念两类,它们或者构成与情节的暗合,或与情节形成对话.哈代受到威塞克斯民谣隐喻特征的影响,在小说中利用民谣的隐喻功能,建构了民谣对小说情节的隐喻叙述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方方以其细腻的情思、丰富的阅历关注着世俗中的人生百态,真实地记录着现实生活中的阴暗与苦难。她的小说隐含着强烈的牢笼意识,逼仄的居住牢笼、荒诞束缚的婚姻牢笼、复杂矛盾个体的心理牢笼,从外到内、从集体到个人皆展现出对冲破束缚,走出"铁屋子"之路的不懈探索。方方在探索中展现的对人类生存环境和人性的理性思考,表达着一种更宽广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的小说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出现的繁纷多样的意象,这些意象在她的小说中有诸多用途,或是为了将人物心理状态具体化,或是为了传达人物命运的象征,或是为了以此增强故事的生动性与画面感,正是对意象的成功运用,使她的小说倍加精彩.  相似文献   

18.
《太阳骨》     
<正>本书开创了自己的文学语言,没有断句,被称为"单句小说"。全书用一个长句记录了一个普通人在使命最后一天的怀旧与追忆,由独立出版社Canongage出版。  相似文献   

19.
白先勇的《孽子》《台北人》呈现出与英美哥特小说的若干共性。《孽子》中有象征牢笼与深渊的恐怖空间,它们压制了生命热情与人物的精神意志,但该小说的整体恐怖程度不及哥特小说;《孽子》《台北人》部分篇目与哥特小说都表现出怪诞,前者创造出怪诞的人物、异境,后者的怪诞与恐怖联系更甚,也没有明晰怪诞产生的原因。在哥特小说中,杀人、强奸事件的发生往往由极端恶毒的人物造成,但白先勇作品中的罪犯却因人生执念或事先受到伤害才实施犯罪,呈现了过度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20.
高建群是陕军东征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享誉中国文坛的陕西籍作家,他的小说创作背景离不开他生活过的土地,充分体现了新疆、陕北、关中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从而形成了其质朴、浪漫、崇高,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