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多轴汽车轴荷分配及附着力的初步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大轴距多轴汽车的轴荷分配及附着力进行了初步计算,并得到了适用于车架刚性大的多轴汽车轴荷分配及附着力计算的通用公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五轴汽车全轮转向运动进行建模、仿真,分析部分重要结构参数对汽车转向特性的影响,为多轴汽车全轮转向系统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可靠性理论对轴类零件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在考虑轴类零件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的情况下利用全概率法对基于安全系数的设计公式进行了推导,并对设计参数的取值进行了说明。最后,通过算例对可靠性算法优于传统安全系数算法的理论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4.
重型多轴汽车上采用电控转向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低速行驶的机动性和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本文介绍了重型多轴汽车电控转向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特点,提出了国内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王昊 《湖北航天科技》1997,(6):28-30,37
论述了多轴独立悬挂汽车振动方程的建立方法以及求解的过程,得出了汽车在路面激励下任意时刻振幅的全解。  相似文献   

6.
也谈多轴数控编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程实例角度出发,对多轴数控编程进行了探讨。从开拓编程员多轴编程思路的目的出发,首先讲述了大半径回转面上多轴加工特征的数控程序编制技巧,然后以同样的例子讲述了一类多轴钻孔程序的编制技巧。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前后轴转向的五轴汽车转向运动轨迹计算机仿真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车速和方向盘转速情况下,汽车由直线行驶变为稳定圆周行驶的中间过渡轨迹,为预测车辆的弯道通过能力提供了依据,该方法也适用于全轮转向的多轴车辆和后轴不转向的普通车辆转弯轨迹的建模分析。  相似文献   

8.
卫星产品多轴随机振动试验条件制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产品多轴随机振动试验技术的难点之一是试验条件的制定。文章分析了多轴随机振动试验条件制定的理论基础,并就多轴随机振动试验条件的工程处理方法从模型使用、简化处理、互谱设计、时域信号等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从简化处理、遥测数据分析、仿真计算和现有试验数据分析对比4个角度对卫星产品多轴随机振动试验条件的制定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用WCO-32型第二代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判别热轴的计算机程序,得出其热轴判别的计算机流程图;根据对大量列车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各种车辆轴承轴温的分布图;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确定了第二代红外线热轴判别标准的几个主要参数的计算机算法。  相似文献   

10.
以Tsai-W u准则作为铺层失效判据,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了缠绕角度和环向缠绕层含量对炭/环氧管件轴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用Boltzm ann方程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数据拟合,得到轴压强度关于缠绕角的计算式。通过拟合公式计算了22°、35°、48°和61°共4种随机缠绕角的管件轴压强度,并对这4种缠绕角度的管件及其具有部分环向缠绕层的管件进行了轴压强度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分析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缠绕管件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应力分析发现轴压条件下缠绕管件受压端面存在明显应力集中现象,由此预测管件受压端面边缘效应会导致管件轴压强度下降,通过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端头加强和未加强管件的轴压强度分别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出端头加强管件的轴压强度明显高于未加强管件的轴压强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缠绕管件轴压性能实验,实验结果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缠绕管件进行端头加强后,可有效减轻端面效应对轴压强度的负面影响,轴压强度可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多轴随机振动环境的疲劳损伤机理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轴随机振动试验能够同时激发结构在不同方向的模态,使动力响应表现出比单轴振动更为丰富的共振峰,因此对经受多轴振动环境的产品开展疲劳损伤机理分析很有必要。文章围绕多轴随机振动环境疲劳损伤机理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分析,调研多轴随机振动环境疲劳损伤机理的研究现状,为多轴振动试验及可靠性试验方法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多轴振动系统的原理研究和相关试验设备的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应用小挠度理论研究了复合材料壳体的轴压稳定性,总结归纳了其计算公式,并分析和研究了影响壳体轴压稳定性因素的敏感性,算例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经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sterCAM圆柱面模腔的四轴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sterCAM是当今广泛使用的CAD/CAM软件。合理地利用CAD/CAM软件可以大幅提高机械设计和加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本文以圆柱面模腔的四轴加工为例,就如何运用MasterCAM进行四轴加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某三轴六自由度液压振动试验系统,开展了多轴低频随机振动试验控制方式研究。首先介绍了多轴低频随机振动控制的基本原理,然后设计了台面下、台面上、夹具上等6种控制方式,详细介绍了各种控制方式下转换矩阵、转角条件的计算方法,并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多轴低频振动试验中,只要符合刚体六自由度计算原理,试验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数量、位置的控制点,配合不同的转动条件和控制转换矩阵,实现规定的多自由度加载条件。该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开展多轴低频振动试验时合理设置控制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炭纤维缠绕壳体在力热联合载荷下的轴压稳定性,通过试验测试了炭纤维复合材料单层板在不同温度下的弹性常数,计算出炭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效弹性常数。基于层合板理论计算了炭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的临界轴压,设计了力热联合载荷下炭纤维缠绕壳体试验方案,测试了壳体在不同温度下的轴压破坏载荷。结果表明,炭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的临界轴压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当使用温度超过树脂玻璃化温度后,壳体轴压破坏载荷呈指数级下降;在临界轴压理论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取修正系数为0.04,可准确预示炭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的轴压破坏载荷。相关结论和方法可为固体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和外防热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CAD软件Pro/E建立了采用离轴非球面三反射镜光学系统空间遥感器的几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了4种结构构型方案的综合特性,包括自重变形分析、模态分析和热特性分析。通过对比4种方案的计算结果,说明其中两种结构设计在方案设计阶段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六轴联动缠绕机数控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立伟  路华  富宏亚  王永章 《宇航学报》2003,24(3):295-298,326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性能而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数控系统作为其成型工艺装备的重要部分,如果采用标准数控系统,会使它的扩充和修改极为有限,并难以将自己的专用技术、工艺经验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去,且成本较高。针对这些情况,文中提出以IPc和多轴运动控制器为基础构成开放式的六轴缠绕机数控系统,阐述了该数控系统的硬件构成,并重点介绍了系统应用软件的结构、系统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以及如何在win—dows环境下进行用户化开发。该数控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9.
三轴磁强计测量误差修正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轴磁强计测量误差修正对卫星姿态确定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三轴磁强计测量误差的来源进行理论分析,引入磁场输入引起的常值漂移,建立了三轴磁强计测量误差修正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在磁环境模拟器中对Honeywell公司的三轴磁强计(HMR2300R)进行标定。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可以将测量误差控制在50 nT以内,满足低成本敏感器在微小卫星姿态确定中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多轴随机振动试验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研究了多轴随机振动试验控制技术,详细阐述了系统传递函数辨识、驱动信号生成、控制修正算法等关键技术。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多轴随机振动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利用该系统在三轴振动试验台上开展了多轴随机振动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的控制修正算法可行,控制效果良好,若干关键技术在多轴随机振动控制系统中的控制效果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