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空航天用增材制造金属结构件的无损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材制造技术成形工艺的特殊性给无损检测带来了新的挑战,存在各向异性和检测盲区大等问题。为此,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增材制造金属结构件的无损检测方法研究。简要概述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情况,同时结合无损检测各方法应用特点,介绍针对增材制造金属结构件的超声、射线、工业CT和荧光渗透等多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相关无损检测标准,并指出了增材制造金属结构件无损检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即高精度无损检测技术、原位监测方法和标准化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第12届欧洲无损检测会议于2018年6月在瑞典哥德堡召开,会议汇集了世界各地的无损检测技术人员对不同领域无损检测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进行了交流。航空航天领域中的构件常具有型面结构和材料属性复杂等特点,使得传统超声检测方法难以对其内部缺陷进行有效的无损评价。主要从航空航天领域中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出发,介绍阵列超声、空气耦合超声和激光超声等先进超声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和发展成果,探讨了航空航天领域中先进超声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总结了当前超声检测技术的关键技术和研究难点。  相似文献   

3.
Q/ZHFC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标准是在数十年的持续研究,经过不断修订完善后,自主形成的首套国内比较成体系的专业级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标准,包括不同复合材料、不同成型工艺的复合材料结构、不同几何特征和不同缺陷检出要求的复合材料结构的无损检测标准,由通用标准、专业标准和规程/作业指导书/工艺卡三层标准构成,涵盖了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涉及的“人、机、料、法、环、测”各个关键技术要素,为行业内外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标准和应用支撑。  相似文献   

4.
无损检测技术已在航空装备安全可靠运行方面起到重要保障和技术支撑作用,无论是在航空装备的制造、生产过程,还是各机种的在役检测和日常维护、检查,无损检测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实现无损检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倡一些新的无损检测理念和新的检测思路。以健康监测、集成检测和数据融合,以及数字化、图像化和信息化为典型标志的绿色无损检测可能就是未来值得发展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5.
无损检测是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其重要性已得到公认。中国在1978年11月便已成立了全国性的无损检测学术组织——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在航空航天领域,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怎样?要不断提高我国无损检测技术水平,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为此,本刊记者对国际无损检测委员会(ICNDT)荣誉委员耿荣生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广泛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是达到航空发动机高性能、高耐久性、高可靠性、高维修性的实施途径。无损检测则是确保发动机结构高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发动机的基本任务与特点出发,提出了无损检测技术应承担的任务及对无损检测的基本要求,介绍了有关无损检测工作的现状,并对如何加强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行业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我国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分析了信息技术与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联系,探讨了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并对今后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航空复合材料应用的增长对其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断引入创新技术,加速复合材料无损检测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同时,新型无损检测的标准化也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我国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应用标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分析了标准信息技术与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联系,探讨了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应用标准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并对今后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应用标准信息技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无损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着重分析飞机结构疲劳试验过程中无损检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