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对民航气象数据库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具有更大的容量,更快速的存储、转发速度和更高的安全可靠性,为此,民航二期气象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库主机和通信主机均采用了IBM公司的P650服务器和AIX操作系统,并在AIX操作系统上安装了目前功能最强大的Oracle数据库。  相似文献   

2.
4月22日至27日,民航局空管局气象处在沈阳举办了Oracle数据库诊断调优和MQ维护管理培训班,民航各地区气象中心近20名数据库系统一线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在东北空管局气象中心的大力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1999年1月1日00时(UTC),民航气象数据库及卫星气象传真广播系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卫星气象传真广播系统由北京气象中心和全国53个航站气象台通过PES(Personal Earth Station)实现单向航空气象传真广播的网络系统。航站通过定时定向接收北京气象数据库中心的气象产品和情报,直接将飞行气象文件资料提供给飞行机组和其他用户,极大地提高了气象飞行情报处理和传递速度。  相似文献   

4.
5月29日,民航气象中心成立和揭牌仪式在民航局空管局举行。民航局副局长王昌顺、空管局局长苏兰根共同为“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航空气象中心”揭牌。民航气象中心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民航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已迈出坚实的一步,将作为民航气象的业务龙头带动全系统加速民航气象业务现代化进程,加快完善民航气象业务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民航气象数据库的预报业务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简介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于2008年7月1日正式投入业务运行,该系统以民航华北气象中心为主节点,通过ATM网络与地区气象中心(6个)、空管分局站(37个)构建民航气象广域网络,来实现民航气象数据资料的共享与传递。  相似文献   

6.
民航气象保障服务对于飞行安全、正常与效益的突出作用,已无需赘言。近几年来,空中交通管制、航空公司、机场等气象用户对气象服务产品的内容要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民航气象业务受运行管理体制和技术水平限制,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潜在需求。比如天气预报准确率,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还不高,气象服务产品还不够丰富,气象探测设备建设还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如何改进气象保障服务水平,需要加强民航气象业务发展的规律性研究,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民航气象发展的道路。下面针对未来民航气象业务发展趋势,浅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为适用《民用航空气象服务管理办法》的要求,提高航空气象综合综合服务水平。经过5年的建设.1999年7月民航气象数据库和卫星传真广播系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整个系统采用SYBASE商业数据库,以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对外提供服务。整个系统为一个广域网络,由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成都、乌鲁木齐七大地区气象中心的数据库系统和51个航站机场的气象卫星广播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8.
在以北京为主中心,广州、上海、成都、西安、沈阳、乌鲁木齐六地为分中心,以及各个分中心所辖航站构成的三级广域网环境中,建设成的新一代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是中国民航气象业务的运行平台。它不仅负责各类气象情报资料的实时采集、收集、纠错、存储及分发控制,更为预报业务人员提供各类产品的自动生成、预报制作及分析、日常生产业务操作,为各航空用户提供丰富的航空气象产品和快捷方便的信息查询服务。在这套系统中。数据库采用Oracle9i/10g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硬件环、境上。  相似文献   

9.
作为大型商用数据库系统,ORACLE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民航转报系统、气象数据库以及情报数据库系统都采用ORACLE来处理底层的数据。很多时候,当用户向我们反映登陆系统很慢、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正>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事业更大发展的关键。狠抓人才队伍建设是民航事业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要实现民航气象事业发展目标,提升民航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气象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实力,提升气象现代化建设支撑能力,最关键最紧迫的还是人才。  相似文献   

11.
民航气象二期数据库系统自动监控程序是管理员对民航气象二期数据库系统日常巡查的辅助工具,是气象数据库室电子值班助手的组成部分。它基于Telnet方式,实现对系统状态日常巡查的大部分检查。  相似文献   

12.
一、美国民航气象服务在美国,为民用航空飞行提供气象服务是由多个部门联合完成的,包括了国家气象服务中心、联邦航空总署、国防部以及其他一些针对航空气象服务市场的商业公司和机构。服务机构!措施包括飞行  相似文献   

13.
11月27日至30日,首届民航气象技术装备交流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本次研讨会的目的主要是为适应民航气象发展的需要,交流民航气象技术装备的应用、维护和运行管理的经验,研讨如何加强新形势下气象技术装备的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应用工作,介绍新技术、新产品,提高民航气象技术装备的整体水平。会上,民航气象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就常用气象设备的日常维护经验、系统开发等设备运行保障和管理工作,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研讨。  相似文献   

14.
621系统包括三个分立的系统:航空气象情报数据库系统(AMIDBS),航空气象图形系统,气象通信系统。气象通信系统通过民航卫星通信网络将航空气象图形与数据文件进行卫星接收,数据库系统将所有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制作成各类气象图形和气象数据产品,存储到各类数据库表中,为气象信息系统提供气象数据和图形资料,并配备有621图形终端,预报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检索查询报文和图形。  相似文献   

15.
1月23—24日,华东空管局气象处分别对安徽空管分局奥运保障建设工程和安全专项整治气象项目进行了业务验收。其中,奥运保障建设工程包括可视天气会商系统、地方多普勒天气雷达及自动站资料接收系统和合肥气象服务系统。安全专项整治气象项目包括716气象雷达改造和更新部分气象设备。验收组检查了系统测试及设备运行的情况,查阅了系统运行记录和工程资料文件,并对系统各项功能逐一进行测试。最后验收组认为。奥运保障建设气象工程和安全专项整治气象项目符合总局项目批复的规模和工程初步设计的要求,各系统功能够满足业务需求,符合民航气象相关行业规范的标准,运行稳定,通过业务验收,可以投入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16.
8月10日,新疆空管局气象处主办,气象中心承办的气象技术交流座谈与航空气象论文研讨会在新疆空管局召开。会议特别邀请了自治区气象台、空军乌鲁木齐指挥所气象中心等相关单位的代表就气象技术发展、新技术在航空气象上的应用以及新疆航空气象发展方向进行了交流座谈,大家一致认为,尽快建立地方、民航、空军双方或多方天气会商机制是提高航空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民航发展“十五”计划中,信息化建设被列为三大建设重点之一,提高民航信息化整体水平将对民航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的影响。航空气象信息作为保障安全飞行的重要资料,一直是各机场不可或缺的。国内大型机场经过多年规划建设已经拥有比较健全的气象设备,而中小型机场由于认识、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在气象设备的基础建设上和各大机场有着明显的差距。所以,在有限的条件下,以大型机场为中心,发挥大型机场气象设备完善的优势,利用信息网络的特点,对中小型机场提供气象信息服务是十分可行的。笔者结合实际的工程建设经验探讨中小型机场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化的原则、需求与目标,讨论如何规划和建设一个高可用性、高安全性、低成本的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并以昆明空管中心的气象信息服务网络为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空中交通管理》2009,(11):52-52
11月11日,第二届中国民航空管(气象、情报)岗位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古城西安隆重开幕。此次大赛由中国民航工会、民航局人事科教司、中华全国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全国民航团委主办,民航局空管局承办,民航西北地区空管局协办,大赛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进一步加强高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意见精神,推进中国民航“科教兴业”、“人才强业”战略的主要举措。来自民航空管系统90余名业务技术精英汇聚一堂,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原有的管理方法已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设备规章与技术特点,改变过去缺乏网络整体规划,随建设随部署的粗犷式管理方法,西北空管局气象中心经在充分协调、禾斗学认证的基础上,从1月份开始组织人力着手准备,经过两个多月的细致工作,设计出一套新的网络地址管理体系,于3月19日投入实施,对现有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整与改善。经过此次调整作业,西北空管局气象网络地址管理体系达到了科学、规范的设计要求,为今后的民航气象网络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每月一览     
《空中交通管理》2010,(7):64-67
民航局空管局 6月1—4日,民航气象工程技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董劲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