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针对月球极区永久阴影坑深低温环境下,月壤水冰的硬度和机械强度很高,铲挖、钻进等常规采样方式难以实现低耗、快速采样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火工爆燃作动的动能侵彻方式快速构建月壤剖面孔洞,利用机械臂将采样工具送至孔内实施样品精确采集的新采样方法,并据此设计了新型月壤水冰采样系统。设计并研制了侵彻单元工程样机,基于力学等效性原则制备了拟实靶体,对工程样机的侵彻效能开展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单轴抗压强度30 MPa的模拟月壤水冰力学等效物能实现快速侵彻,侵彻深度可达234 mm,侵彻时间优于1 s。提出的侵彻式造孔和采样方法具有轻量化、低能耗、高效率、高强度月壤对象突破能力强等突出优势,可为后续月壤水冰采样探测任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采用LS-DYNA动力有限元软件显式算法,对芳纶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壳体弹道侵彻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不同入射角及不同初始速度条件下枪弹在复合材料中的速度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入射角为90°、60°、30°3种状态下,在钨珠弹和穿甲弹垂直于壳体入射时,复合材料吸收能量最低,剩余速度最大;随入射角度的减小,子弹与靶体作用时间增加,动能损失较多,导致其剩余速度变小,减小到一定程度出现跳弹。计算获得了钨珠弹及穿甲弹垂直入射穿透该壳体时的临界速度,该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极限穿透比动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光辉  黄海  胡震东  徐小刚 《宇航学报》2006,27(5):1000-1003,1028
研究建立宅间碎片对目标超高速撞击条件下临界穿透靶标的损伤特性的理论模型。基于临界穿透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系统分析了初始条件与临界穿透的关系,捉出碎片临界穿透靶板的比动能概念。然后分析了临界穿透下的碎片比动能,认为比动能是速度的函数。最后,考虑碎片的实际撞击过程巾最大着靶面积为变形面积,对比动能进行修正,获得了极限穿透条件下的真实比动能与速度无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使用MSC.DYTRAN软件计算了某炮射引信装置侵彻薄钢靶、铝靶时的侵彻过载,为引信某击发机构设计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要特点是信息化和精确打击。先进的全球一体化信息系统与精确打击武器的结合将改变战争进程,成为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新概念武器,动能武器采用硬杀伤方式,通过其核心——动能杀伤飞行器(KKV)直接碰撞毁伤目标,是继核弹头、破片弹头之后的第三代反导、反卫星武器,具有有效防御敌方精确打击武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圆柱体弹丸超高速撞击薄板的碎片云特征,基于仿真软件AUTODYN-3D的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模拟圆柱体弹丸不同长径比、不同攻角条件下超高速撞击薄板的过程。设圆柱体弹丸撞击速度为5 km/s,长径比分别为0.5、1.0、2.0、4.0,攻角为15°~75°,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圆柱体弹丸超高速斜撞击薄板形成的碎片云中,大部分是小质量碎片;大碎片的质量和动能占比较大,是造成后墙损伤的主要原因。同时,当弹丸长径比为0.5和1.0时,15°攻角下的碎片云侵彻能力最弱;长径比为2.0和4.0时,75°攻角下的碎片云侵彻能力最弱。研究结果可为航天器防护结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破片速度对碳纤维层合板冲击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升战斗部破片对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的毁伤效果,采用空气炮冲击、数值仿真、战斗部静爆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层合板冲击损伤类型和分层面积随破片速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损伤机理。研究表明:层合板冲击损伤类型、机理和程度,与破片速度和层合板冲击临界速度(即冲击物穿透层合板的最小速度)的相对大小有关。在本文试验速度范围内,当破片速度小于层合板冲击临界速度时,造成背面裂缝型损伤,分层面积随破片速度增大而增大;当破片速度略大于层合板冲击临界速度时,造成背面炸裂型损伤,分层损伤范围最大;而更高的破片速度则造成切孔型损伤,分层损伤面积随破片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并趋近于切孔面积。为提高对复合材料结构的毁伤效果,应使破片着靶速度略大于层合板的冲击临界速度。  相似文献   

8.
武器毁伤效能评估综述及系统目标毁伤效能评估框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毁伤效能评估的研究概况入手,引出了基于V/L分层法的毁伤评估研究框架.针对典型目标,围绕战斗部和目标的建模,从弹目初始交互到部件破坏状态、再到目标工程性能度量和目标作战性能度量的各种映射算子的获取,以及所需要的试验和信息三个方面,系统的论述了毁伤评估的方法体系.并指出映射O1,2的获取是当前研究最薄弱,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利用试验设计规划各类试验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最后将V/L分层法向系统目标拓展,提出了系统目标毁伤效能评估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关成启  杨涤  关世义 《宇航学报》2000,21(3):112-117
本文描述了离散面目标毁伤概率的数学模型,利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安排仿真计算的数据,并给出了一个预报公式,可供导弹初步设计时使用。仿真结果表明,导弹射击精度CEP(平面)对毁伤概率的影响相对点目标而言要小,在设计针对离散面目标的飞航导弹时,对平面精度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要求,提高末段高度控制精度,以提高全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0.
LS-DYNA程序在战斗部仿真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简要介绍非线性动力有限元程序LS—DYNA及程序中所采用主要算法的基础上,着重叙述了它在战斗部仿真计算中的应用,并用LS—DYNA程序对某型子母弹战斗部火药燃烧驱动子弹的前期运动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获得了子弹的初始运动速度和初始运动姿态以及子弹弹体的初始受力情况。计算获得的子弹抛撒初速度与试验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针对导弹机动发射设备可能遭受战场损伤的模式,从提高装备的自修复性特别是保障机动能力和具备一定的抗毁伤能力出发,对一些具有应用前景的导弹机动发射设备自修复和抗毁伤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宁建华 《火箭推进》2005,31(1):33-34
介绍了膜片光刻的工艺原理、工艺过程及其特点,论述了利用双面自对准光刻模具与膜片母材厚度之间的关系控制膜片槽深的机理,介绍了光刻膜片在膜片阀中的应用情况,经爆破试验和发动机热试车表明:膜片阀设计合理,膜片光刻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3.
超宽带雷达近炸引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反隐身能力强、精度高、功耗低、体积小、成本低等众多优点,是目前各国竞相研究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主动式近炸引信。主要从超宽带雷达近炸引信的特点、原理和关键技术入手,就超宽带雷达近炸引信在常规导弹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高能激光武器即将投入部署,对导弹、飞机、卫星等空中目标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搞清高能激光武器对飞行器的毁伤机理,对于防御激光武器毁伤是非常重要的。对高能激光武器的热烧蚀破坏效应、激波破坏效应和辐射破坏效应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针对每种破坏效应提出了相应的防御途径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子母弹内弹道理论计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一种子母弹燃气抛放子弹装置,根据流体动力学和火药理论,尤其是借鉴了流体动力学的喷管理论,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了燃烧室内压强和推动子弹运动的压强之间的区别,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子母弹道的方法,建立了具体的理论计算模型,并根据算例,与火炮内弹道学理论模型进行比较,说明了该模型的特点和长处。  相似文献   

16.
在地心引力场中,当目标航天器沿近圆轨道作无动力运动时,与目标航天器相邻的受控航天器相对于目标航天器的运动可以近似地用Hill方程描述。文章给出了受控航天器对目标航天器运动的推力速度随时间线性变化时Hill方程的解析解。并根据Hill方程导出了受控航天上对目标航天器运动的比动能方程。还讨论了比动能方程在上述两航天器轨道相遇和轨道交会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提出了基于弹丸直径和速度的靶板毁伤二次函数模型,其特点是毁伤函数的正值意味着靶板已被击穿,其负值意味着靶板未被击穿;还推导出了用试验数据确定靶板毁伤函数的方法,通过令该毁伤函数为0而得到了基于弹丸直径和速度的靶板击穿判据,并给出了作为靶板击穿判据的曲线形状辨识方法;最后,用一组模拟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获取机场跑道变化信息,可以为机场跑道打击效果评估等多种军事应用提供决策支撑。为了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机场跑道的变化区域,并定量、定性的获得变化属性,文章以"资源三号"卫星影像为例,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对象的机场跑道变化检测方法。首先,将经过配准处理的前后时相遥感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分割尺度利用尺度参数估计(Estimation of Scale Parameters,ESP)算法确定;之后,利用影像分割结果对不同时相的对象进行切割,形成前后时相上位置、大小一致的对象单元,再利用不同时相对象间的变化向量大小确定变化区域;最后,利用特征空间优化之后的特征集合对已确定的变化区域对象进行监督分类,获得机场跑道内部各对象的变化属性。结果表明:在变化区域的检测上,该方法避免了单张影像的分类过程,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在变化类别的检测上,该方法在检测出的变化区域基础上进行分类,可大幅提高变化类别的检测精度,并且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变化属性和满足快速准确检测机场跑道相关变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美国陆军战略防御司令部目前已进行过6次灵活轻型、敏捷、制导实验(FLAGE),实验验证了对较大的目标(如弹道导弹再入弹头)实施动能杀伤时所必须的制导技术。据认为,陆射型动能杀伤器是SDI中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并将用于多层防御系统的末段防御。1986年6月27日进行的最后一次FLAGE试验,拦截了一个空中发射的以马赫5飞行的模拟再入弹头靶标。  相似文献   

20.
高能激光武器的毁伤机理及飞行器防御途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惠忠 《中国航天》2004,(9):34-37,42
高能激光武器是发射激光束直接毁伤军事目标的新概念武器。近几年来,美国高能激光武器的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机载激光器即将投入实战。据预测,从2006年到2025年间,美国的机载、车载、舰载、地基、天基五大类平台的高能激光武器将陆续进入实战部署阶段,主要用于毁伤导弹、飞机、卫星等空中目标。高能激光武器以光速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