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对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秉承航天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部署,将信息化作为航天科技集团高质量发展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建设一流企业集团管理体系、推进航天科技集团三高发展为落脚点,实施管理信息化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开启了航天科技集团数字化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8月30日-9月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第七次工作会议隆重召开。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代表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作题为《牢记使命责任着力改革创新为推动我国成为世界航天强国而拼搏奋斗》的大会主报告,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航天科技集团发展成绩,对航天科技集团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了分析,提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对未来三年的发  相似文献   

3.
正1月25日13时39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将遥感三十号04组卫星托举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上级部门有关领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吴燕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保华在北京和发射现场指导发射。长二丙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此次发射标志着长二丙火箭2018年首战圆满成功,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  相似文献   

4.
2022年2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京召开《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对2021年全球航天活动进行盘点,并公布了2022年航天科技集团的宇航计划. 2022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全年载人航天工程实施6次发射任务,全面建成以"天和"核心舱为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是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研制基地,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和"长征"火箭的摇篮,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特别是重大宇航发射任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继"长征"火箭300次发射、"长征"三号A系列火箭100次发射之后,2019年5月17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又迎来了其第200次发射。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5月9日2时28分,一束烈焰划破长空,载着高分5卫星的长征长征4C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上级有关部门领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袁洁,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保华分别在北京和发射现场指导发射。高分5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负责抓总研制,是我国第一颗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也是我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7月9日20时11分,"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将"亚太" 6D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亚太" 6D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公司")提供的第12颗通信卫星,依据长城公司与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星通")签署的"亚太" 6D卫星在轨交付合同执行。  相似文献   

8.
正三朵巨大的红白"伞花"在酒泉东风回收着陆场上空盛放,返回舱仿佛按下了慢放键,缓缓摇曳着向地面降落。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大厅里,人们紧张地注视着大屏幕上的同步画面。返回舱离地面越来越近,6个气囊打开,落地缓冲,平稳着陆。期待许久的掌声顿时充满了整个大厅。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以下简称"试验船")的返回舱成功降落在酒泉东风回收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标志着试验船飞行试验任务圆满成功,也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2021年2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在京召开《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0年)》(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对2020年全球航天活动进行盘点,并公布了2021年航天科技集团的宇航计划. 2021年,航天科技集团全年发射次数有望首次突破40次,在计划实施的宇航任务中,载人航天空...  相似文献   

10.
正数十年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下文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秉承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通过自行研制、自主创新,其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型号到多型号,从常温推进剂运载火箭到无毒无污染低温运载火箭,从常规末子级到多次启动、48h在轨的上面级,为中国航天飞天路的开拓和自强做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4月26日12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11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欧比特公司运营的珠海1的5颗卫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上级有关部门领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吴燕生,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袁洁,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保华在北京指导发射。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11固体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一  相似文献   

12.
<正>"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下文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是我国新一代无毒、无污染三级快速发射液体运载火箭,可执行多种轨道(包括太阳同步轨道、低地球轨道等)发射任务,除了进行单星发射外,也可进行多星发射、星座的组网和补网发射。典型700km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t。"长征"六号运载火箭2009年开始工程研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元器件可靠性专家组于 2 0 0 0年 1月 6日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军工基础局和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的领导到会祝贺。航天科技集团王礼恒总经理、曾庆来总师、张庆伟副总经理以及各院负责元器件质量的副院长等有关同志和专家组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张副总经理主持。会上 ,曾总宣读了天科系字 [1 999]1 78号《关于印发元器件可靠性专家组职责与工作程序的通知》和天科人字 [1 999]0 5 6号《关于聘任元器件可靠性专家组成员的通知》 ,并向专家组成员颁发了聘书。接着 ,航天科技集团元器件可靠性专…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肩负着"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使命责任。自成立以来,航天科技集团积极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不断推动企业化、市场化、集团化转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竞争实力不断增强,航天技术水平和能力大幅提升,成功实施了载人航天、探月、"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多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造了载人交会对接、月面巡视勘察、"北斗"区域组网、高分卫星分辨率达到亚米  相似文献   

15.
正未来3年,是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攻坚阶段,更是夯实建设航天强国基础的关键时期。要确保重大型号任务圆满成功,决胜"十三五"目标,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开启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一优化调整"十三五"规划目标目前,"十三五"各项任务有序推进,效益指标完成较好,宇航和导弹武器领域的技术产品类指标总体符合时序进度要求。围绕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战略安排,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航天科技集团党组决定对部分规划目标进行优化调整。优化经济指标。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营业收入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05,(12):46-48
中国报道为开创航天民用产业发展的新局面而奋斗!1-32004年中国航天测控网经受高密度多型号任务考验1-5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第三次工作会!1-6航天科技集团《关于加速发展民用产业的决定》摘要1-7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进行重组!1-112004:中国航天“八箭十星”再创辉煌!1-12中国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9,(5):8-9
2009年4月10日.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卫通)重组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庆典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根据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改革重组的部署.中国卫通整体并人航天科技集团的工作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8.
<正>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信息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为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对“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助力世界一流企业集团建设,组织开展了以“领方向、抓应用、促提升”为主线的信息化能力与水平评价方法研究及实践,构建了航天特色鲜明、覆盖全面、引导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差异化、可量化、易考核的评价准则,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主要单位评价实践,建立了结构化的评价全息数据库,开展了评价结果在达标晋级、改进提升中的实际应用,有力推动了航天科技集团信息化能力与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9.
正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时代,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人类依托于"站得高、看得远"的人造卫星收发的无线电信号进行通信,极大拓展了交流手段,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卫星通信世家的卓著功勋1965年6月,在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上马人造卫星项目的时代背景下,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的前身五O四所应运而生。该所建所于成都,后迁至陕西西安,是我国从事航天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正一、发展商业航天的重要意义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标志着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正式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开启了我国商业航天元年。多年来,商业航天对我国航天技术及其应用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全方面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发展商业航天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