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太空是个充满魅力的神奇世界,在太空中的生活更是充满魅力。运行于轨道上的空间站里,每件东西都是漂浮的。这篇文章采用图解的方式,告诉读者航天员们在空间站里所要做的工作。航天员有时需要到舱外执行任务,比如对空间站外部部件进行维修。维修对象是舱外的电子器件和机械部件。舱外维修时,航天员需要穿好航天服,然后打开气闸舱舱门,系上安全绳。气闸舱有内外两层闸门,及时  相似文献   

2.
正太空是个充满魅力的神奇世界,在太空中的生活更是充满魅力。在运行于轨道上的空间站里,每件东西都是漂浮的。这篇文章采用图解的方式,告诉读者航天员们在空间站里生活一天所要做的事情。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航天员们的日常清洁极为有趣。通常,航天员使用的洗发液是干洗型的,因为失重环境使得洗发液呈现颗粒状,所以头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太空环境不同于地球环境,所以航天员在接受飞行任务之前,需要进入航天员学校接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体质锻炼、理论知识学习、心理和生存训练、太空环境下的耐力和适应性锻炼等等。现在,科学家和游客也可以进入太空飞行,但也需要经过常规训练,训练内容比航天员的少,时间也较短,大约需要半年左右。1.飞天之前的理论课的学习航天员工作内容不仅专业,而且非常复杂,其中包括飞船驾驶、太空  相似文献   

4.
神舟飞船和舱外航天服的任务,是在茫茫太空中创造出一个人能够生存的环境。航天员的地面训练设备则承担着相反的使命——在地面上创造出一个模拟太空的环境,让航天员在其中进行适应性训练。  相似文献   

5.
正航天员们在太空中除了完成一些棘手的任务外,还能欣赏太空中的美景。例如地球上的人们可以看到闪亮的星空、耀眼的日出、皎洁的月亮以及繁华城市的夜景,而在航天员眼中的这些景象又会是怎样的呢?本期就带大家一探究竟。在太空里生活,能看到什么?  相似文献   

6.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奉命出征太空。由航天员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组成的首飞航天员梯队,肩负着征服太空的神圣使命,出现在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上。最终,杨利伟作为首飞航天员,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担负起这次里程碑式的太空飞行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公开亮相。世界为之瞩目,民族为之骄傲。 航天员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一个国家能否独立自主实施载人航天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今世界,过去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两国能够独立完成航天员的训练。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中国。航天员…  相似文献   

7.
谢懿 《太空探索》2011,(1):48-51
在发生于2002年1月8日的这次日冕物质抛射中,太阳向外喷射出了10亿吨的粒子辐射会破坏DNA甚至导致死亡。在充满辐射的太空中,如何才能保护航天员呢?如果你想把航天员送往月球或者火  相似文献   

8.
正3月2日,结束国际空间站驻站任务的3名航天员乘坐"联盟"TMA-18M飞船安全返回地面。斯科特·凯利凭借341天的纪录,成为单次逗留太空时间最长的美国航天员。那么不禁有人要问,在长期的太空生活中,航天员有没有休闲时间呢?如果有,他们在休闲时间又干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将分6期,通过一组图片向大家展示航天员在太空的休闲时光。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全世界共有7个国家的57名女航天员执行过太空飞行任务,其中有6名女航天员执行过5次太空任务,还有多名女航天员同时参加过任务。她们为人类的宇宙探索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同时创造了载人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  相似文献   

10.
太空行走的训练方法 58.航天员太空行走如何训练? 航天员的太空行走训练有基础训练和专门训练两种.基础训练是让航天员学会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运动,当然也包括如何穿脱舱外航天服;专门训练是学习如何完成太空行走任务.  相似文献   

11.
克里斯·哈德菲尔德是国际空间站第35宇航组的航天员,2013年5月14日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他之所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网友追捧的明星,不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国际空间站的加拿大指令长,也不是因为他圆满地完成了太空任务,而是因为他是一位充满幻想精神的音乐爱好者、热心的航天科普教育家、出色的太空摄影师和拥有几百万网迷的博客达人,他在空间站业余时间里表现出的多才多艺征服了地球人。  相似文献   

12.
宗核 《国际太空》2013,(7):4-14
2013年6月11日17:38,我国用长征-2F遥十火箭在零窗口成功把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10飞船送上九重天,开始了我国载人航天的新征程。神舟-10航天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了15天,这是目前我国载人航天活动时间最长的一次,所以航天员所承担的各类任务也最多,并在6月20日成功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在圆满完成预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月6日,美宇航局发布消息,航天员约翰·杨去世,享年87岁。杨曾两次飞往月球,并在"阿波罗16"任务中登月。他参加了航天飞机首次飞行任务。在"双子座"、"阿波罗"和航天飞机计划中6次执行过太空飞行任务,是首个六飞太空的航天员,也是唯一历经上述三个计划的航天员。他在美宇航局工作了42年,1974年到1987年担任美宇航局飞行员团队负责人,管  相似文献   

14.
正据有关方面消息,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将择机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第四季度将择机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其中,神舟十一号飞船将搭乘2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人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预计太空驻留30天。此前,我国航天员在轨驻留的最长时间是神舟十号任务创造的15天。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飞行期间,将验证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建造与运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阿波罗"16号登月航天员约翰·扬,是美国航天史上航天员生涯最长、执行任务最多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航天员:他曾经六次进入太空,两次去过月球(一次为绕月,一次为登月)。人称约翰·扬工作、睡觉、吃饭、呼吸均与太空飞行息息相  相似文献   

16.
卢波 《国际太空》2009,(3):17-21
1美国 美国太空探索的长远目标是在2020年使航天员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并以此为跳板,在2035年左右进行载人火星飞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太空探索新构想”中规划了“火星研究、试验台及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截至目前,在太空中"遨游"了一番的绝大多数是职业航天员和执行太空科学实验任务的科学家,他们都是带着"任务"上天的。那么现实中,有真正去太空旅游的太空游客吗?答案是肯定的,到目前为止,有7名"纯玩"游客抵达国际空间站,进行了真正的太空旅游。之所以说他们是真正的太空游客,因为他们体验的是"轨  相似文献   

18.
1 航天员出舱活动训练简介 1.1 出舱活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航天员的出舱活动训练有基础训练和专门训练两种.基础训练是让航天员学会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运动,当然也要包括如何穿脱舱外航天服;专门训练是学习如何完成出舱活动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21时01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安全出舱,本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航天员第九次太空远征,也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自从6月5日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以来,  相似文献   

20.
卫星在几百千米的太空可以拍摄到清晰的地面图片,而国际空间站里的航天员在休闲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用"大炮"拍摄地球家园的壮丽景色。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航天员的镜头从太空来尽情观赏我们多姿多彩的家园美景。冰雪世界2002年夏季的温暖程度达到极点,环绕南极海湾的多数冰川的流动明显加快,南极半岛拉尔森B冰架崩解成数千块,克兰冰川引人注目地退缩,以扇形进入充满碎冰的海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