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美国“地球观测系统”计划的结构框图□□美国“地球观测系统”(EOS)计划又称MTPE/EOS计划 ,其中 MTPE全称是行星地球航天飞行任务计划 ,由美国国防部制订 ,是 EOS的背景计划。EOS计划的科学目的是增进对全球变化的认识 ,预测地球系统变迁 (时间跨度为几十年乃至一百年 )。EOS计划是星 -地一体化计划 ,它包括以下 3个内容。(1 ) EOS空间系统 ;(2 ) EOS科学研究计划 ;(3) EOS地面系统。本文叙述的内容属于 EOS地面系统范畴 ,它包括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 EOS地面站(EGS) ,其负责科学数据接收和卫星测控 ;另一部分是 EOS数…  相似文献   

2.
□□"地球观测系统"(EOS)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制定的一项综合性地球观测计划.它以整个地球为视点,对陆地、海洋、大气层、冰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化的综合观测.整个系统由卫星发射任务、数据与信息系统和科学研究计划等3部分构成,时间跨度近20年,直至2015年.EOS计划的第1颗卫星在1997年8月发射,截至2005年11月7日共发射了20颗卫星(含失败1颗),预计今后5年内还将陆续发射7颗卫星.  相似文献   

3.
资深 《国际太空》2002,(9):21-23
□□地球观测系统(EOS)是美国航宇局(NASA)制定的一项大型地球观测计划,时间跨度为20年,直至2015年。该系统由卫星发射任务、数据与信息系统和科学研究计划等3部分构成。本文仅介绍卫星发射任务,主要是5年来的执行情况以及2005年前的发射计划。 1 EOS任务背景和目的 (1)  相似文献   

4.
美国"水"卫星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5月4日,美国发射了EOS计划中的“水”(Aqua)卫星,这是颗多功能地球观测卫星,原名EOS-PM 1(下午星),是对应EOS-AM 1(上午星)而言的。于1999年12月18日发射的EOS-AM 1后改名为“土”(Terra)卫星,它也是一颗多功能地球观测卫星。Aqua、Terra是拉丁语,意思分  相似文献   

5.
赵爽 《国际太空》2013,(11):31-34
2013年7月1日,“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的首颗导航卫星IRNSS-1A由印度国产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PSLV—XL)成功发射升空。该系统将成为世界上第6个卫星导航系统。有着鲜明的印度特色,将对引领印度成为航天和导航大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土星 《太空探索》2013,(9):34-37
经过多次推迟,2013年7月1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22(P S LV-C22)成功发射了其"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的首颗导航卫星——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1A,成为继美国、苏联/俄罗斯、中国、欧洲、日本之后,世界第六个拥有自制导航卫星的国家。发展计划多年来,印度一直很重视应用卫星的研制和运营,以期更快提高国防军事  相似文献   

7.
夏光 《国际太空》2006,(10):1-4
印度国家卫星系统是由印度航天部门、电信部门、气象部门及所有的无线电通信组织和印度第一大电视广播公司Doordarshan联合投资的,该系统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全部由部长级的印度国家卫星系统协调委员会负责.其中"印度卫星"(INSAT)从1983年开始研制,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国内通信卫星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8.
□□经过多次推迟, "地球观测系统"(EOS)中的2颗重要卫星--"云卫星"(Cloudsat)和"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探测者观测卫星"(CALIPSO,音译为"卡利普索"),终于在2006年4月28日由德尔他-2火箭发射升空了.它们可对地球的云层和浮质进行新型的三维观测,解决云和浮质如何形成、发展,并影响水资源供应、气候、天气、空气质量的疑问.  相似文献   

9.
夏光 《国际太空》2008,(1):7-11
1引言□□为了增强和拓展航天业务,印度航天局(DOS)正在继续探索、发展新的航天技术和系统。目前,印度主要拥有2个正在运行的卫星系统,即用于提供通信、电视广播和气象业务的“印度卫星”(IN-SAT)和用于环境监测、管理的“印度遥感卫星”(IRS)。印度还拥有2个正在运营的运载火箭系统,分别是主要用于发射遥感卫星到极轨道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和主要用于发射通信和气象卫星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运载火箭”(GSLV)。2航天运输系统2.1PSLV火箭技术性能提高2007年1月10日,印度PSLV-C7火箭执行了PSLV火箭…  相似文献   

10.
□□2003年4月10日,印度卫星-3A(INSAT-3A)由阿里安-5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进入地球静止转移轨道(GTO)。INSAT-3A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研制的1颗多功能卫星,是INSAT-3系列卫星中的第3颗。 INSAT-3A的质量为2950 kg,是ISRO迄今造价最高且最重的多用途卫星。其星体尺寸是2.0m ×  相似文献   

11.
美国空间预算的削减放慢了NASA的地球观测系统(EOS)计划的进程,但NASA仍希望尽快签定下一个EOS合同,以显示其新的管理模式的优越性。 EOS由25颗卫星组成,其核心卫星包括3个极轨卫星系列:3颗AM卫星(在上午时间穿越赤道);3颗PM卫星(继AM卫星后,于下午时间穿越赤道);3颗Chemistry卫星(研究大气中的化学成分和大洋表面)。第1颗卫星AM-1的研制合同已经签定,GE宇航公司为主承包商。第2个将是签定PM-1卫星和Chemistry-1卫星的研制合同。NASA计划,除AM-1卫星外,  相似文献   

12.
萧昊 《国际太空》2008,(6):27-29
2008年4月28日,印度在斯里赫里戈达(Satish Dhawan)航天中心发射场,首次以“一箭十星”的发射方式,成功用1枚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9(PSLV-C9),发射了制图卫星-2A(Cartosat-2A)、印度迷你卫星-1(I MS-1)和另外8颗纳卫星,总质量约824kg,一次发射卫星数量创下了印度航天史上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3.
印度将用自己制造的印度卫星2开始跨入90年代的下一个阶段,以代替从国外购买卫星和用外国火箭发射的印度卫星1(共4颗)的政策。它为自己研制的第二代印度卫星2(3颗)耗资2.5亿美元。印度1983年开始发射的遥感卫星和印度卫星1B和D卫星仍在轨工作。印度政府一开始就抓住多用途实用卫星系统这个中心,实行先向美国购买,然后转入自己研制的方针。印度决定在1992年~1993年用阿里安4火箭发射印度卫星2A和B,在1994年用本国制造的静止卫星运载火箭(GSLV)发射印度卫星  相似文献   

14.
□□2004年9月20日,印度使用静止卫星运载火箭―F01(GSLV―F01)成功发射了“教育卫星”(EDUSAT)。EDUSAT被送入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之后通过其液体远地点发动机(LAM)点火进入了地球静止轨道,最终定点在74°E。EDUSAT是世界第1颗专门为教育部门提供服务的卫星。它配置了专门的有效载荷,用于视听媒体教学,构建数字交互式教室和多媒体、多中心系统。EDUSAT主要是使学校和更高级教育机构之间实现信息交流,同时也能支持私立学校的教学和通信。1“教育卫星”计划2002年10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提出了EDUSAT计划,发射1…  相似文献   

15.
夏光 《国际太空》2005,(2):10-13
1 计划的由来及执行情况。“多用途运输卫星”(MTGAT)是航空导航和空间无线电通信系统,用于实现通信、导航和监视/航空运输管理(CNS/ATM)概念。这个概念是由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定义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卫星克服传统陆地导航的局限。为了解决不断增长的东南亚航空运输中的问题,根据该地区特殊的地理特征,日本运输省(JMT)接受了日本民航局(JCAB)的建议,决定全面执行CNS/ATM概念。日本将成为第1个使用卫星系统提高航空运输管理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目前,卫星数据国际市场主要由美国和法国垄断。这两个国家凭借其先进的陆地卫星(Landsat)和斯波特卫星(Spot)发回的高清晰度图像资料而独霸世界卫星数据市场。为了打入容量可观、潜力很大的卫星数据国际市场、扩大卫星数据的出口,印度最近专门组建了一家企业。迄今为止,印度已发射了两颗遥感卫星:IRS-1A和IRS-1B(分别于1988年8月和1991年8月发射);此外,印度还计划发射两颗更为先进的此类卫星,即IRS-1C和IRS-1D卫星。  相似文献   

17.
正8月31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XL型运载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岛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IRNSS-1H卫星失败,这是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的一颗地面备份卫星,计划替换3台星钟已全部失效的IRNSS-1A卫星。按照飞行程序,原本应在第二级点火  相似文献   

18.
印度     
正印发射军用通信卫星2018年12月19日,印度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2(3)型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岛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静地星7A军事通信卫星。"静地星7A"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采用I-2K平台建造,发射质量2250千克,  相似文献   

19.
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日本的地球科学家们正在合作设计一种卫星系列,即地球观测系统(EOS),它将在今后10年逐步取代分散的极轨道气象、陆地和海洋遥感卫星。EOS 的设计宗旨是监视由自然力和人类对地球造成的破坏,并执行传统的气象和科学观测。该系统包括由航天飞机发射的3颗极轨道卫星。其中两颗将由美航宇局和国家海洋大气局提供。这两个美国平台将采用下午1:30穿过赤道的轨道,以便与受太阳热照  相似文献   

20.
欧洲天体卫星公司正式宣称 ,其商用“天体”卫星宽带交互系统 (BBI)已经问世。在天体 - 1H (Astra- 1H)卫星上使用Ka频段的这个交互系统 ,是全欧洲第一个商用 Ka频段双向交互式宽带卫星业务的系统。用户可使用固定在房屋上的卫星交互式终端 (SIT) ,通过天体 - 1H卫星 ,以高达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