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由于担心太空探索公司"重型猎鹰"火箭启用时间推迟,国际移动卫星公司已从国际发射服务公司预订了一次"质子"火箭发射,准备在2017年用来发射"欧罗巴星"/"希腊星"3卫星,但并未透露卫星名称和发射时间。"欧罗巴星"/"希腊星"3正在由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建造,由国际移动卫星公司和阿拉伯卫星通信组织共有。阿拉伯卫星通信组织在星上设有一个Ku波段有效载荷,国际移动  相似文献   

2.
正小卫星已成为国内外商业航天的一大热点,拟进入太空的小卫星逐年增多,但由于目前发射渠道较少,又受任务运载能力、目标轨道、履约周期等制约,可用机会较少,且价格昂贵,进入太空绝非易事。另一方面,有很多小卫星的任务在于完成星上小型试验载荷的空间试验验证等目的,进入太空即可实现其主要目的,而这些试验载荷本身对轨道、朝向等要求并不高。针对以上情况,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提出了"火箭末级搭载"业务模式。即将上述载荷及其配套组件(下  相似文献   

3.
<正>4月18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1(R)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了一艘"龙"货运飞船,任务代号"龙"CRS-3。箭上还搭载了5颗微小卫星,其中一颗还将会部署104颗极微小的芯片卫星。飞船于4月20曰抵达空间站’由站上航天员操纵机械臂捕获’随后停泊到"和谐"号节点舱上。这是太空探索公司商业补给服务(CRS)项目合  相似文献   

4.
<正>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去年从国际空间站上投放的一颗卫星已成功验证了未来可用来清除空间碎片的一个鱼叉式装置。近日该装置从"清理碎片"卫星上射出,击中了由1.5米长的一根支杆从星上伸出的靶板。这项实验是耗资1700万美元的清理碎片任务的主要目的之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行星学会年初宣布,今年5月将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通过搭载"宇宙神"5型火箭首次试飞太阳帆飞行器——太阳帆-1。太阳帆项目是美国行星学会完全依靠私人集资,基于太阳帆技术的立方星任务。太阳帆-1包含了一个面包大小的"3U"立方体小卫星,由加州圣路易斯奥比斯波的星际探索公司设计。测试和飞行准备一揽子项目的承包商为日蚀企业公司。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地面站负责测试。  相似文献   

6.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23,(6):40-43
<正>美国猎鹰9火箭拼单发射51个载荷4月15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在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升空,执行“运输者-7”太阳同步轨道小卫星拼单发射任务。本次发射采用了已用过9次的火箭第一级,又在发射台附近成功实施了返场着陆回收。火箭共为商业客户和政府客户携带了51件各类有效载荷,包括立方星、微型卫星、搭载有效载荷的轨道转移飞行器,其中最大的是重约700千克的土耳其亚米级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7.
正2月22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西班牙的"和平"军民两用雷达遥感卫星,并搭载发射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低轨宽带星座项目的两颗先期试验卫星,即微星Micro Sat2a和2b。"和平"卫星由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为西班牙政府设  相似文献   

8.
太空新航线     
<正>印火箭发射多颗卫星 7月10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XL型运载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岛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英国DMC国际成像公司的3颗"灾害监测星座"(DMC)3遥感卫星,并搭载发射了英国2颗微小卫星。本次发射的5颗卫星总发射重量为1440千克。这是PSLV火箭迄今承担的有效载荷重量最大的一次商业发射。3颗DMC-3卫星由英萨里卫星技术有限公司(SSTL)采用SSTL-300S1平台建造,各重447千克,全色分辨率1米,多光谱分辨率4米,幅宽23.35千米,  相似文献   

9.
<正>4月8日,美国三家公司宣布为扩展国际空间站的卫星部署能力,将提供一种从国际空间站上部署的较大型卫星。名为"羽星"的这种卫星由萨里卫星技术美国公司研制,质量为100千克,最多可装载45千克有效载荷,平均功率50瓦。它们将像目前从站上部署的立方星一样随货运补给飞船运到站上,随后由纳型支架公司新研制的一种部署机构部署出去。星上将采  相似文献   

10.
杨萱  杨华  刘元 《空间科学学报》2011,31(5):640-646
根据SPORT卫星有效载荷探测的需求, 结合卫星总体设计及构型布局设计原则, 在运载对卫星构型布局约束条件下, 针对天线单元的两种探测形式, 给出了两种卫星构型设计方案. 其目的在于为有效载荷在星上的布局提供可视化平台, 确定有效载荷在星上的位置和方向, 避免有效载荷间的位置干涉和相互遮挡, 观察有效载荷的工作空间, 初步确定科学目标实现的方式, 为卫星平台的结构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经探测任务初级系统的可行性论证, 两种方案均可满足SPORT卫星有效载荷探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15日,对于中国第一颗科普卫星——希望一号卫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3年前的这一天,希望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进入太空。卫星原设计寿命1年,目前已超期服役2年多,全部飞行任务和在轨试验项目都取得圆满成功,近期经过卫星研制单位的技术评估,星上设备仍然工作正常,能够继续在轨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7月30日,日本北海道大树町民营航天初创企业星际科技公司在当地的试验场发射了自主研发的Momo探空火箭,但以失败告终。"Momo"原拟通过这次发射成为日本首枚由民营企业研发的进入太空的火箭。该火箭是一种单级火箭,采用液氧和乙醇作燃料,全长10米,重约1.1吨,可载带20千克有效载荷。星际科技公司的目标是在"Momo"的基础上在2020年前后开发出能够运载超小型卫星的火箭。在本次发射过程中,火箭  相似文献   

13.
正德国发射服务商天外发射公司将利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火箭今年12月的一次拼单发射任务把多颗微小卫星送入轨道。该公司已为近百颗卫星提供了有效载荷集成和发射安排服务,但这是其首次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签订发射服务协议。天外发射公司尚未明确其将利用这次发往太阳同步轨道的任务发射多少颗微型卫星和立方星。  相似文献   

14.
"科技奥运,梦想航天"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是由中国科协、北京奥组委和中国宇航学会共同联合打造的一项极赋特色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活动围绕着中国第一颗专门为青少年制造的小卫星——"希望号"奥运星,开展搭载方案评选、小卫星的研制、组装和发射等一些科技活动。该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出资研制,其主要任务是搭载青少年科学实验方案、建立业余无线电空间通讯及进行太空摄影。  相似文献   

15.
小卫星动态     
近几年来,各国相继研制小型科学卫星,其中也有小型应用卫星。特别是在1993年8月29日,阿里安-4火箭发射斯波特-3卫星时,搭载了6颗小卫星。其中有美国的“眼晴”卫星(Exesat),英国的“健康”卫星(Healthsat),葡萄牙的第一颗小卫星Posat-1,韩国的Kitsat—B卫星。Eyesat以业余无线电小卫星为基础结构,由美国干涉仪公司制造。卫星重12.5公斤,尺寸为230毫米×230毫米。235毫米,采用磁稳定方式,设计寿命5~7年。它的任务是定位和监测。Healthsat由英国萨里…  相似文献   

16.
<正>英国小卫星制造商萨里卫星技术有限公司(SSTL)宣布完成其首个静地卫星平台的建造工作。该平台将供"欧洲通信卫星量子"使用。这颗卫星将配备一款可在轨更改配置的有效载荷,能够在轨改变覆盖区、带宽、功率和频率,从而能在任何轨位上有效使用,被欧空局喻为"变色龙"。萨里称,平台现将从其位于英国吉尔福德的设施转往其母公司空客,在法国图卢兹开展总装测试。  相似文献   

17.
江山 《太空探索》2014,(6):16-16
4月30日,开展有效载荷搭载业务的美国太空飞行有限公司宣布已安排好其首艘“搬运工”太空拖船的发射事宜,但未透露要使用的火箭。这艘拖船将在2015年下半年发射,届时将把1200千克的用户卫星有效载荷部署到低地轨道。该公司说,“搬运工”此次首飞将被送入一条太阳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于5月底从拜科努尔用天顶号火箭发射了俄罗斯的地球资源卫星,星上搭载有普通多频谱成像有效载荷、德国OHB系统公司生产的Safir-R(情报中继卫星)数据中继组件。后者用于各种中继任务,其中包括由遥测台站提供的环境数据传输、全球搜索与营救应急信息传输、动物跟踪/野生动植物研究、货物跟踪。将Safir-R数据中继组件搭载在俄罗斯地球资源卫星上,OHB系统公司将为此支付20万德国马克(11.6万美元)。第2个Safir组件将搭载在下一颗地球资源卫星上,卫星将采用另一条独立的轨道。德国打算将6个Sa…  相似文献   

19.
<正>3月9日,日本三菱重工公司宣布为H-2A运载火箭将在2017年底或2018年初为阿联酋酋长国先进科技研究院(EIAST)发射"哈利发星"对地观测卫星。这是H-2A火箭拿到的第3份外星发射订单。重350千克的"哈利发星"将是首颗自始至终全部由阿国人员负责建造的卫星。它将作为搭载有效载荷由H-2A火箭送入低地极轨道。那次发射的主有效载荷将是日本本国的"温室气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7月10日,注定将成为载入航天保险史册的一天。这一天,阿里安空间公司(Arianespace)的"织女星"(Vega)火箭搭载阿联酋的鹰眼-1(FalconEye-1)军用侦察卫星从法属圭亚那发射场发射,起飞后约2min,其第二级发动机Zefiro-23出现异常,而火箭在第一级分离后的飞行过程中就已偏离预定飞行路线,遥测信号失联,发射任务失败。这款火箭是由意大利阿维奥公司(Avio)和意大利航天局(ASI)拥有,此前14次发射均获得成功,发射成本约为2750万美元。而鹰眼-1卫星是"鹰眼"双星侦察系统的首颗卫星,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ADS)为总承包商,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TAS)提供星上的光学成像有效载荷,价值约4.2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