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首颗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4升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12月11日,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发星风云-4由长征-3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它采用三轴稳定控制,接替采用自旋稳定的风云-2,其连续性、稳定性可大幅度提高我国静止气象卫星探测水平。卫星的辐射成像通道由风云-2的5个增加到14个,接近欧美第三代静止气象卫星的16个通道。风云-4还配备了有912个光谱探测通道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可在垂直方向上对大气结构实现高精度定量探测,这是欧美第三代静止气象卫星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2月27日,中国国家气象局发布了风云-4卫星获取的全球首批地球静止轨道闪电探测影像。本次发布的闪电数据为2017年2月13日对澳大利亚西部天鹅谷(Swan Valley)地区一次强雷暴的全过程数据,该次探测完整再现了该地区强雷暴的产生-发展-结束全过程中的闪电发生情况,全过程持续约6h。此批影像由我国2016年12月发射的风云-4气象卫星闪电成像仪探测。该闪电成像仪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研制,是我国首台地球静止轨道闪电探测仪器,填补了我国天基闪电探测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1 "抓闪电"的那些超能力 自2016年12月风云-4发射以来,闪电成像仪在轨工作正常,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配合国家气象局完成了多批闪电探测影像的在轨处理工作.风云-4闪电成像仪是全球同步研制的3台地球静止轨道闪电成像仪之一,也是首台对外公布观测数据的探测仪.  相似文献   

4.
中高层大气风场和温度场星载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高层大气风场和温度场是重要的大气基本参数, 其全球高精度测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探测需求日趋强烈. 干涉光谱仪由于其多通道、高通量和高光谱分辨率等优点而成为本项目的首选. 目前被成功应用的干涉式测风/测温仪器主要有Fabry-Perot 干涉仪和广角Michelson 干涉仪两大类. 本文对干涉光谱仪用于中高层大气风场和温度场探测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同时比较了几种干涉仪测风和测温的可行性及优缺点, 为中国开展中高层大气风场和温度场星载探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言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把气象卫星业务定义为用于气象目的的地球探测卫星业务。但对静止气象卫星业务来说,气象业务部门希望它不仅要具有气象观测功能,而且要具有收集、传送和分发各种气象信息的功能。因此,静止气象卫星不仅是位于静止轨道上的空间气象观测平台,而且也是收集,传送和分发气象数据的中继站,其有效载荷主要是观测地球大气的各种遥感仪器及收集、传送和分发气象数据的通信系统。它兼有地球探测卫星和通信卫星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北美防空司令部从1981年9月—1982年1月的探测数据,绘制了二张总数达218颗的静止轨道卫星分布图。表1和图1表明了目前仍保持定点位置的静止卫星。表2和图2表明了不稳定的静止卫星,这些  相似文献   

7.
金星火山和气候探测任务(Venus Volcano Imaging and Climate Explorer,VOICE)聚焦金星火山与热演化历史、水与板块运动、内部结构和动力学、气候演化和生命信息探索等重大科学问题,提出采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 、下视与临边结合的微波辐射探测仪(Microwave Radiometric Sounder,MWRS)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多光谱成像仪(Ultraviolet-Visible-Near Infrared Multispectral Imager,UVN-MSI)等三个先进的有效载荷,在350 km圆轨道上对金星全球表面和大气联合探测。 PolSAR将对金星全球表面进行高分辨多极化雷达成像;MWRS将对金星全球云下大气的热力结构和化学组成,云中可能的宜居环境及与生命相关大气成分进行探测;UVN-MSI则实现大气全貌成像、表面光谱成像和闪电检测。通过多种先进探测载荷和技术手段的结合,VOICE任务将揭示金星构造热演化历史和超温室效应机理,探索其宜居性和生命信息。VOICE任务的实施将实现国际金星研究探索中许多“零”的突破,为理解行星宜居性和太阳系演化提供极为关键的观测支持,对提升中国在国际深空探测与空间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经平台测试、载荷加热排污等一系列工作后,其有效载荷于1月12日成功开机,13日转入在轨观测任务模式并获取首批观测数据。此次获得的数据是通过高光谱二氧化碳监测仪获取,并经过地面处理生成的第一组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吸收光谱图,是我国从太空获取的第一组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吸收高分辨率光谱图。首批观测数据的成功获  相似文献   

9.
80~350km高度区域的大气温度与风场探测研究对于认识全球性空间动力学和日地耦合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法布里-珀罗干涉仪(FPI)能够通过分析接收光的干涉环反演计算出一定高度大气层的风场和温度.近年来,中国利用多种地基探测设备对中高层大气进行了观测研究,对于温度反演和星载探测技术的研究开始起步.本文基于系统传输函数和发射谱线函数的卷积,讨论了利用FPI探测高空大气温度反演计算的原理;分析了星载FPI探测的方法,根据星载FPI探测与地基探测的不同点,仿真了星载探测干涉图;结合中国观测技术现况及空间探测需要,讨论了发展星载空间环境探测仪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5月9日2时28分,我国首颗高光谱分辨率大气环境观测卫星高分-5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高分-5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唯一一颗实现高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卫星,是国际上首颗大气和陆地综合高光谱观测卫星,是实现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高分-5卫星运行在轨道高度705km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设计寿命8年。星上搭载了6种有效载荷,是高分系列卫星中搭载载荷最多的卫星。其中,主要载荷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和全谱段光谱成像  相似文献   

11.
自从美国的第一颗军用卫星“发现者”问世以来,科学家们有机会把科学仪器放在保密卫星上进行试验。除极少数外,这些试验实际上是未曾公布于众的。有许多试验,利用了大多数军用卫星采用的极地轨道之优点,而在六十年代中期,NASA的民用卫星一般是不能达到这种轨道的。携带的仪器曾用以绘制低高度粒子沉降辐射区域图和高高度核试验造成的人工辐射区域图,如同探测高层大气一样,探测了极光辐射。在第一次空间测地研究中曾使用西科尔卫星。试验仪器通常安装在阿金纳发动机的后部。  相似文献   

12.
K波段微波高光谱辐射计应用于大气探测方向,能够减少地表至对流层内的大气廓线误差和提高廓线的垂直分辨率.针对平均辐射温度在宽大气频谱和不同天空仰角下存在浮动的问题,结合所统计的北京地区往年廓线数据和晴空条件下的Liebe大气吸收模型(1993),提出了一种微波高光谱下改进的晴空定标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晴空定标方法,该方法利用先验的气象数据对定标过程进行优化计算,有利于提高平均辐射温度的预测精度.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当K波段微波高光谱辐射计采用改进的晴空定标方法时,能够有效减少平均辐射温度对其定标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物质成分探测是深空探测领域非常重要的技术领域,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是一种可以非接触式快速获得物质元素成分信息的手段,论文针对2020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提出的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阐述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基本原理,国内外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围绕火星环境、有效载荷生存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详细探讨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中的数据反演和定量化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鉴定产品进入热真空试验阶段。这意味着相机完成了鉴定阶段的全部验证工作,为后续整星联试和转正样奠定了坚实基础。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是高分五号卫星的主载荷之一,也是我国首个星载超高光谱掩星探测载荷,通过对温室气体、臭氧等成分和浓度的探测,为气候  相似文献   

15.
2015年9月20日,长征-6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二十星”方式将希望-2卫星发射入轨。入轨后卫星顺利开展各项在轨试验,其中希望-2A卫星根据任务需要进行了多批次轨道控制,将轨道高度降低了60多千米。希望-2卫星通过获取热层大气密度原位数据正向探测大气密度时空分布关系,优化热层大气阻力模型,并结合多频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原始测量数据及卫星激光测距(SLR)、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等多体制精密测定轨试验,反向推演大气密度变化机理,为提高低轨航天器定轨预报精度获取有效连续的实测数据支撑,同时配置空间无线电台,为全球无线电爱好者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4 国外业务气象卫星现状和未来4 .1 业务静止气象卫星4 .1 .1 美国 GOES卫星□□美国第 3代静止气象卫星的第 1颗卫星 GOES-8于 1 994年 4月 1 3日发射 ,同年 1 0月投入业务运行。这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观测能力有重大改进。其成像仪有 5个通道 ,垂直探测仪有 1 9个通道 ,成像与垂直探测可以独立同时进行 ,观测精度大大提高 ,且探测区域可在东西、南北两个方向灵活控制 ,观测频次大为增加 ,这些功能对改进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视是十分有意义的。目前 GOES-8定位于 75°W。 GOES-1 0于 1 998年 4月 2 5日发射 ,1 998年 7月开始代替…  相似文献   

17.
基于风云三号(FY-3)三个批次极轨气象卫星微波湿度计的研制历程,取得的技术突破与研制进展,涵盖关键技术实现以及关键技术指标的设计与测试评估,微波湿度计在数值天气预报、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与监测等方面的科学应用,阐述了星载被动微波大气探测技术的提升。分析微波大气探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重点展望了极轨气象卫星微波大气探测在气象参数探测能力、探测精度、时空分辨率、应用效能等方面的潜力。对标世界气象组织(WMO)2040年愿景规划,针对中国风云五号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提出了具有跨代表征的高性能新体制微波大气综合探测系统——高光谱微波大气探测仪,简要陈述了在轨定量化提升的技术途径与应用前景,为风云五号气象卫星微波大气探测载荷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风云四号科研试验卫星工程大总体协调会决定,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抓总研制的风云四号卫星将于12月中旬择机发射。风云四号科研试验卫星是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发星。该星通过获取地球表面和云的多光谱、高精度、定量观测数据和图像,能够有效  相似文献   

19.
正"高分五号":从太空看大地的"火眼金睛"新闻:5月9日凌晨2点2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五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星是我国高分专项中唯一一颗实现高光谱分辨率重要使命的对地观测卫星,将服务于我国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国土资源勘查、气象要素探测等多个领域,有效替代各行业部门对国外高光谱数据的依赖。  相似文献   

20.
首个星载全球大气风场激光雷达成功发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8年8月22日,欧洲航天局的大气动力学任务-风神(ADMAeolus)卫星搭载"织女星"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轨道。该卫星首次实现从太空对全球大气风场进行三维观测,获取对流层和较低平流层的垂直风廓线图,所提供的数据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完善目前已知的大气特征参数,提高建模和地球大气分析的技术水平,增强对大气动力学和气候过程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