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继备受关注的5型猎鹰9火箭首飞成功之后,6月4日,SpaceX公司的猎鹰9火箭成功将欧洲卫星公司的一颗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是"猎鹰9"的第56次发射。显然,自2002年6月,埃隆·马斯克创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以来,他凭借"不按常理出牌"的个性及主导公司一系列航天"大动作",让商业航天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热门话题。那么,对于SpaceX来说,5型"猎鹰9"意味着什么?全球商业航天格局几何?从马斯克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联邦航空局下设的商业航天运输咨询委员会已建议该局商业航天运输办公室开始同欧空局进行磋商,讨论美商业厂家参与由欧空局领导人提出的"月球村"国际月球基地设想的问题。"月球村"这一概念是由欧空局局长沃纳提出的。他提出应建设一座国际性的月球基地,由各国提供不同设备或服务。除由各国参与外,他对商业厂家的加入也持  相似文献   

3.
《太空探索》2014,(7):21-21
<正>"龙"(Dragon)宇宙飞船是Space X公司为发展载人航天能力而研制的飞船,参与竞标NASA的"商业轨道运输计划COTS"和"商业乘员发展计划CCDev"。2008年12月,Space X获得NASA价值16亿美元的12次商业补给服务合同。目前,"龙"飞船货运型已经顺利完成一次演示飞行试验,3次ISS补给任务。"龙"飞船载人型正在开发中。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世界航天加速发展。除了各主要航天国家外,拥有航天抱负的各国政府也在不遗余力地支持本国发展自己的航天技术;随着私营资本进入航天领域并取得成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商业航天。最为关键的是,各国科研人员已经在商用器件(COTS)宇航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10月30日,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市举办。这个由中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武汉市人民政府,中国宇航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论坛,被有关专家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站在发展潮头谋划战略布局与蓝图的一个里程碑"。够不够得上这样高的评价,暂且不论,能够在当前世界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聚合各方专家资源,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把脉,还是非常必要的。商业航天是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1月10日,"丽水一号"商业遥感微小卫星星座首批卫星成功搭载长征十一号火箭一箭多星发射入轨。该星座由浙江利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总装、测试,预计将由80~120颗卫星组成。浙江利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全民营商业卫星公司。民营企业参与航天,"成本效益"是绕不过去的话题。然而众所周知,要想投资航天  相似文献   

7.
如果按计划顺利实施,国际空间站会在5月初迎来第一艘由私营企业研制的飞船——即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设计制造的"龙"(Dragon)货运飞船。太空探索公司有两个特征:一,它是一家小公司;二,它是一家私人航天商业公司,但它却正在实现着以往只有航天大国才能完成的壮举。2010年12月,它曾  相似文献   

8.
<正>4月23日至24日,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以"中国航天日"为契机,由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基金会、国防科工局经济技术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未来宇航研究院承办,网易科技、远望智库协办,国内外有关机构领导、商业航天企业领导者和代表300余人参加了论坛。商业航天涉及商业运载、商业卫  相似文献   

9.
2016年11月,欧洲航天局(ESA)正式对外发布"航天4.0"概念。强调世界航天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航天4.0"时代。在这个时代,航天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政府、企业、公民等社会各界的力量。为此,欧洲应加快欧洲航天政策一体化进程,全面整合欧洲航天界和其他社会各界力量,从太空科学、商业航天、对地观测、深空探测等多个方面着手,将欧洲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航天力量。对此,笔者认为在新的全球形势下,欧洲当局已充分认识到航天活动在整合欧洲各方利益、凝聚欧洲社会共识、推动欧洲一体化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航天4.0"概念不仅是对早前颁布的《欧洲航天战略》的响应,更通过全面的布局、清晰的目标,为欧洲航天确立了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尽管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着诸如英国脱欧、同类机构竞争等诸多挑战,但"航天4.0"概念无疑将给欧洲航天和世界航天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正>为保证国际空间站上有美国航天员驻守,同时担心美商业载人飞船项目出现进一步推迟,美宇航局(NASA)正在考虑同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签约,再从俄方购买两个联盟号飞船上的座位。NASA现有的"联盟号"座位使用权将在今年底用完。NASA最初计划在2017年底前完成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28日,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心宿二"运载火箭在位于美国航宇局(NASA)沃洛普斯飞行设施的中大西洋地区航天港发射该公司"天鹅座"货运飞船时发生爆炸。本次发射执行的是轨道科学公司在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计划下的第三次正式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任务代号"轨道"3,又称"天鹅座"CRS-3。本次发射的飞船上装载了2290千克货物,其中包括29颗微小卫星。  相似文献   

12.
<正>日本航天以航天专家筹资、组织人财的方式起步,从政府决定领导航天之日起就策划并于1 969年制定了航天开发"仅限于和平利用"的航天基本法。之后,国会内围绕是否以"遵循日本国宪法的和平理念"取代原航天基本法中航天开发"仅限于和平利用"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日本为尽快推进航天在防卫领域应用,于2008年6月通过了新航天基本法,删除了航天开发"仅限于和平利用"的表述。内阁在颁布新航天基本法后仅两个月多的时间,就批准了在防卫省设立航天开发利用推进委员会。2009年1月,航天开发利用推进委员会制定了"防卫航天开发利用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3.
安慧 《太空探索》2012,(7):26-29
美国当地时间5月22日3时44分,搭载"龙"飞船的"猎鹰"9号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发射的"龙"飞船,携带大约半吨补给物资前往国际空间站。这是世界第一艘向空间站发射的商业飞船。美国总统奥巴马首席科学顾问霍德林在飞船发射后说:"每一次航天发射都令人兴奋,但这一次尤其激动人心,因为它可能代表美国航天进入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6月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NASA低地球轨道商业开发计划》,旨在扩大对"国际空间站"的商业应用,将"国际空间站"更多地向商业企业开放,让美国的工业创新性和独创性推动低地球轨道(LEO)上商业航天活动蓬勃发展。NASA在低地球轨道上的最终目标是与工业界合作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NASA作为其中以较低成本购买服务和能力的众多客户之一。2019年6月21日,NASA发布征集可加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4年的研制与试验、角逐与等待,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2014年9月16日敲定,由商业航天公司—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共同为其执行"国际空间站"(ISS)载人运输任务。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减少或彻底终结对俄罗斯载人发射服务的依赖。首次载人验证飞行任务将于2017年进行。1合同背景自载人航天活动开展以来,美国一直依靠联邦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航天员到达近地轨道和月球。此次合同的授出标志着,自航天飞机退役6年之后美国将重获本土载人航天发射能力;也标志着自阿波罗计划结束45年之后,美国将开启"商业飞船时代"。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如何?商业航天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太空经济将带动哪些产业的兴起?全球航天发射场区的运行模式有什么门道?2019年12月13日,一场关于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亦庄经济开发区的会场外是北京清冷的冬天,会场内却高朋满座,温暖如春。在"分享商业航天创新之道,共享太空经济发展机遇"的主题下,来自航天基金会、航天两大集团的领导、专家,政府有关部门领导,智库、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的企业家,银行界、保险界的专家等百余人欢聚一堂,共同勾勒商业航天发展蓝图,共享太空经济市场蓝海。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基金会提供指导和支持,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管委会、中国航天报社主办,《太空探索》杂志社、宁波航天科技城有限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全球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在经济危机阴影下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全球商业航天活动一片繁荣;军用航天和深空探测蓬勃发展;载人航天经过50年的发展,正处在十字路口;中国航天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与国外航天先进技术差距正在逐年缩小。回眸2011年,展望未来,也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似文献   

18.
正新闻:1月14日,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披露,湖北省最大商业卫星公司——航天科工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17年底在武汉注册成立。该公司将打造我国首个天基物联网。解读:行云公司的来头其实不小,它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五云一车"商业布局的"五朵云"之一。目前,行云公司正实施"行云工程",计划分三个阶段研制和发射80颗小卫  相似文献   

19.
“新格伦”火箭简析及其与“猎鹰重型”火箭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全球发射市场对低成本商业运载工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21世纪商业航天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美国涌现出了多家私营航天企业,其中的佼佼者除了伊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之外,要属由亚马逊公司CEO杰夫·贝索斯于2000年9月投资创立的蓝源公司(Blue Origin)  相似文献   

20.
1 SpaceX公司基本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世界航天强国逐步调整自身的航天政策,强调扩大国际合作、增强空间安全及发展商业航天.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美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商业航天发展对于整个航天领域的促进作用.在美国《国家航天政策》中特别提到"美国政府将致力于鼓励并推动美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满足美国自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