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起飞,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并与空间站对接。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舱门开启,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进入“天宫”,与神舟十四号乘组3名同事激动拥抱。中国首次实现空间站三舱三船构型及6名航天员“太空会师”。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面对不同人要解释很多次同样的问题:"神十一"为什么只运送两个人"上天"?飞船运送航天员少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技术退步了?面对这样一些疑问,张柏楠有些"哭笑不得"。他认为,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出世,不仅不是我国载人飞船技术上的倒退,相反,它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征程中的新曙光。张柏楠说,我国之前已经成功发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6月17日09:22,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随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7日15:54,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相似文献   

4.
<正>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的突破创新、闯关夺隘,再到神舟十二号到十五号的组批研制、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空间站建造阶段任务,神舟飞船一次又一次交出了优异的答卷。20多年过去了,作为载人航天工程“最老的型号”,神舟飞船刚刚步入青壮年,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两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标志着我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引起了境外媒体的高度关注。美国媒体《华盛顿邮报》10月17日发表题为《中国开启时间最长载人航天任务,旨在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探索》的文章,称随着两名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准确入轨,两天后,与天宫二号对接,航天员进驻。11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开始准备返回。这是一场战役,一场立体战役,一场跨域战役。天上有中继卫星配合、国际救援卫星协助、通信卫星支持,地面有长达近两万千米、几乎连续的测控链,有S波段测控站、反射式雷达站、光学测量设备等。国外  相似文献   

7.
正神舟十一号飞船带着两名航天员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太空之旅了。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这些哥哥们相比,神舟十一号有哪些不同之处呢?神舟十一号的特点是,飞得更高,实验更多,时间更长。神舟十一号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飞船的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简称GNC分系统,承担着飞船从起飞到返回的全部运动控制任务。神舟十一  相似文献   

8.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10月1日上午在其诞生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开舱暨搭载物交接仪式,伴随三位中国航天员太空飞  相似文献   

9.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21,41(5):694-695
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这不仅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成功迈出第三步,开始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更宣告中国开启了空间站任务的新时代.按照任务规划,2021和2022两年中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和4次货运飞船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近期,空间站任务相继取得重大进展,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圆满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5月29日,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升空,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近地轨道精准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天和"核心舱迎来第一位"访客"。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发射,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送入太空。之后,神舟十二号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相似文献   

11.
宏金 《太空探索》2003,(11):20-21
我国神舟飞船是属世界上第三代飞船。与世界上第三代载人飞船一样,我国神舟飞船从结构上来讲,也是由3个舱段组成。即: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 人们会问,飞船为什么要分舱段,而不做成一个整体呢?这主要是为了减轻返回时的重量和体积。如果是整体返回,飞船的体积很大,它从200千米左右高的空间,几乎以第一宇宙速度沿着比较陡峭的路径返回时,  相似文献   

12.
我国载人航天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在神舟五号飞船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历史性突破,解决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的基础上的一次承上启下的重要飞行任务,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一期工程目标的胜利实现,也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第二步是除继续用载人飞船进行对地观测和空间实验外,重点要完成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展长期自主飞行、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那么提到出舱活动,必然会涉及到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与神舟五号和六号航天员使用的舱内航天服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26日17时46分,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26日19时34分,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10月29日,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在轨交接。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待其升空在近地轨道上运行后,将分别与今年第四季度发射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2017年上半年发射的新研制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并开展多项科学实验,为在2022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工作和运用管理积累重要经验。载人航天计划"三步走"  相似文献   

15.
8月18日17时28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9月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执行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的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神舟八号飞船按计划已空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于受到"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影响,任务  相似文献   

16.
神舟一号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入轨后,地面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B寸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时,地面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北京时间凌晨3点41分,神舟一号飞船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飞船在太空中共飞行了21小时.  相似文献   

17.
□□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0日00:40,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4无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神舟-4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现在,首次载人的神舟-5飞船已蓄势待发,它将铸造中国航天新辉煌。 1 4艘飞船步步高 至今,中国  相似文献   

18.
金兑 《太空探索》2001,(12):22-23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在太空遨游21小时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第二天凌晨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的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二号E基础上研制  相似文献   

19.
替身航空员     
石磊 《太空探索》2003,(11):32-33
2002年年初,研制中的神舟四号飞船已经进入电测阶段了。与神舟三号相比,飞船返回舱内的手控功能、仪表显示功能都已日臻完善、健全,接近载人状态,因此需要有人进舱进行验证,实际操作,看仪表、按键的位置安装是否合适,手控功能是否完备等等。  相似文献   

20.
替身航天员     
2002年年初,研制中的神舟四号飞船已经进入电测阶段了.与神舟三号相比,飞船返回舱内的手控功能、仪表显示功能都已日臻完善、健全,接近载人状态,因此需要有人进舱进行验证,实际操作,看仪表、按键的位置安装是否合适,手控功能是否完备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