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航天简讯     
尤里塞斯卫星打破远航纪录欧空局的尤里塞斯行星际探测卫星,自1990年6月9日发射至今,已过去了三年,在其3年的飞行中,其“足迹”穿过太阳系,遍布辽阔无垠的太空。它是至今人类制造的第一颗到达太阳赤道上空32度极纬度的人造卫星,并已打破了由美国旅行者-1飞行器创造的远航纪录。尤里塞斯卫星曾于1992年2月贴近木星飞过,这个大行星的引力跳板(tremplingravitationnel)作用给尤里塞斯卫星以第二次加速度把它推向太阳,因此使之能飞过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9月5日是人类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成功发射升空飞行40周年的日子,它是历史上飞行距离最远、最长寿的航天器,尽管已经距离地球很远,它每天仍与美国宇航局联系,继续探索着人类未知的深空。"孪生兄弟"旅行者1号和2号为了探测太阳系的行星和观测太阳以及更远的深空,美国宇航局先后于1972年3月2日和1973年4月6日,分别发射了先驱者10号和11号探测器。又于1977年8月20日  相似文献   

3.
北京时间7月25日下午3点0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探测二号卫星由长征二号丙SM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火箭飞行30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探测二号卫星已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681千米、远地点高度为38278千米、倾角为90度的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至此,探测二号与先于它半年多升空的探测一号卫星一起,携手欧空局已经在轨的四颗探测卫星,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  相似文献   

4.
每期十星     
《太空探索》1996,(4):25-27
△“先驱者6”号探测器 美国航宇局1965年12月16日发射,重65.3千克,在绕太阳飞行的轨道上对太阳风、太阳磁场等进行探测,研究行星际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5.
“先驱者10号”在茫茫太空中遨游了25年后仍在向地面发回信息。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发射的空间考察器中飞行时间最长和距离地球最遥远的星际探测器。 “先驱者10号”探测器是美国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系列,从1958  相似文献   

6.
飞向土星     
徐克 《飞碟探索》2001,(1):44-45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旅行者l”号宇宙飞船1980年访问了土星系统,这是其行星际大旅行的最后一站。“旅行者1”号是1977年9月5日离开地球的,它于1979年与木星神奇地相会。对土星系统的观测始于1980年8月22日,其时这艘飞船与土星尚相距1亿多千米。11月12日,“旅行者1”号在与土星相距126000千米以内的地方经过,在此期间,它与土星的联系大大加强,前后持续约一个月之久。  土星系统到太阳的距离差不多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倍:它与我们这颗覆盖着水的行星及其惟一的卫星(即月亮)迥然不同,它与太阳系内圈的其他行星——水星、金星或火星…  相似文献   

7.
9月中旬,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成功从172万千米外深空,传回第一批科学探测数据。这些数据是嫦娥二号从月球飞往日地拉格朗日L2点过程中,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γ射线谱仪等三种有效载荷开机,所获取的空间环境探测数据。根据工程总体安排,将于近日择机再次开启  相似文献   

8.
先驱者-10号是第一颗到达木星附近的探测器。这个空间飞行器自1972年发射以来,飞掠了小行星带,从危险的木星辐射带中逃生,几乎无故障地运行着。到1982年3月2日,它已运行了10年,行程达66亿多公里,接收到地球发给的4万多条指令,并向地球发回了125万亿比特以上的科学数据。先驱者-10号目前仍在正常运转,并从事一项新的探测计划:确定太阳大气层的范围及其作用,以及容纳太阳和行星的磁泡。在恒星际介质中,这种磁泡被称为日光层。先驱者-10号目前正在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之间运行,已飞过了一半多的距离。它离太阳已达46亿公里。从现在起,大约  相似文献   

9.
2003年12月30日发射的中国探测一号卫星和2004年7月25日发射的中国探测二号卫星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两颗卫星。所谓“双星计划”就是发射2颗探测地球磁层空间的卫星进入赤道轨道和极地轨道组成“双子星座”,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主要用于研究太阳活动、行星际磁层空间暴和之灾害性地球空间天气的物理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目前正围绕小行星——灶神星的轨道飞行,按计划。“黎明”号在长达8年、近50亿千米的星际探索之旅中,将远赴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探测两颗人类以前从未尝试接触的天体——谷神星和灶神星。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为直观地观测小行星,这个探测器揭示的秘密将有助于科学家回答有关这个天体和太阳系里其他几十万颗小行星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1960年8月12日,一颗奇特的卫星由美国的一枚新型运载火箭送上太空。这颗卫星不同以往,进入轨道后它开始慢慢膨胀,最后由小变大,成了一个直径30米的大气球。这只气球名叫"回声1号",是人类发射的第一颗无源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2.
磁层顶是太阳风与磁层进行质量、动量、能量交换的关键区域.磁层顶穿越事件(MCEs)可通过对卫星探测到的粒子能谱和磁场数据图进行人工分析的方式来识别.因太阳风动压和行星际磁场的易变性,位于磁层顶附近的卫星经过长期观测可能会经历成千上万次的磁层顶穿越.人工分析的方法工作量巨大,而且识别速度慢.本文发展了一种新的日下点附近M...  相似文献   

13.
1994年2月21日行星际激波引起的磁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mp-8,Geotail和Goes-6等卫星资料,研究了1994年2月21日0900UT到达地球磁层的行星际激波引起的磁暴期间,从太阳风向磁层传输能量的有关问题.结果指出:(1)南向行星际磁场(IMF)的长持续时间不是太阳风向磁层输能的必要条件.南北振荡的,较强IMF也能产生显著的能量传输;(2)行星际扰动磁场通过弓激波和磁层顶后扰动磁能增加,增幅将近5倍;(3)在磁层内扰动磁场的Bz分量在1×10-4Hz附近显著被吸收.这一低频扰动磁场可能是磁暴期间导致氧离子和质子等环电流粒子向内扩散并被加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在 2 0世纪 ,空间探测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空间科学和相邻学科的发展 ,而且已影响到经济、军事和人类的日常生活。现在 ,人们很难想象 ,如果离开了空间探测技术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空间探测是利用航天器、火箭和气球等作为运载工具 ,对地球及其大气层、太阳系内其他天体 (太阳、月球、行星、行星际介质、小行星和彗星 ) ,以及除太阳以外的恒星进行实地、就近或遥感探测活动。探测的主要对象有中性粒子、带电粒子、等离子体、微流星体、低频电磁波和等离子体波、磁场、电场、紫外线、红外…  相似文献   

15.
采用Williams—Mead磁场模式,考虑当行星际磁场存在南向分量时的磁层扰动情况,计算了一组同步卫星所在位置太阳质子截止刚度随地方时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当考虑行星际磁场存在5γ南向分量时,截止刚度值显著降低。午夜西方截止刚度极小值由原来的3.1兆电子伏降至1.9兆电子伏,中午西方截止刚度极大值由原来的22.1兆电子伏降至16.6兆电子伏。与同步高度太阳质子的观测结果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16.
<正>40年前即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深空探测器,已经成为目前飞行最远的人造物体。美国宇航局认为它已经进入了恒星际空间。截至2017年6月1日,它与太阳的距离已经达到208亿千米。近年来,人类在深空探测和空间天文学领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重大成果。这些成果不但极大地吸引了公众的目光,更使人类对我们所存在的宇宙、太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知晓过去曾经的历史,更加准确地把握明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矢量磁场探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是中国第一颗近地轨道电磁场科学探测试验卫星, 探测空间背景磁场是其重要任务之一. 空间背景磁场探测需要在卫星平台上对空间矢量磁场进行长期稳定准确探测,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采用磁通门磁强计和基于CPT效应的绝对磁场校准装置(Coupled Dark State Magnetometer, CDSM)分别探测空间相对矢量磁场以及绝对标量磁场, 通过数据处理, 使最终的矢量磁场探测数据具有准确性. 这种数据处理方法在理想模型下拥有解析解, 实施过程中载荷的噪声、 准确度及稳定性影响模型的准确性, 会产生数据校准误差. 通过对在轨磁场探测的模拟确定了这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性能, 验证了在载荷设计性能的基础上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磁场探测可以实现1 nT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磁暴急始(SSC)是强烈太阳风动压或行星际激波与磁层相互作用的结果.通常SSC事件的上升时间在4~10 min,我们把上升时间超过15 min的SSC事件称为异常SSC事件.本文利用地磁SYM-H指数鉴别出了5个有地磁观测历史以来发生的上升时间大于15 min的异常SSC事件,并利用Wind,ACE,IMP 8,Goes,Geotail多点卫星太阳风观测数据和地磁观测数据,分析了异常SSC事件的行星际原因.结果表明,异常SSC事件通常都是强烈行星际扰动引起的,5个异常SSC事件有4个对应于行星际激波,有3个对应于多步太阳风动压跃变,有1个对应于行星际电场大幅度变化;由行星际激波产生的异常SSC事件,其上升时间依赖于行星际激波的方向,方向相对于日地连线越偏,上升时间越长;异常SSC事件上升时间与行星际磁场方向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时间 7月 2 5日 1 5时 0 5分 ,“探测二号”卫星成功地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30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科学家于 1 997年提出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得以真正实现。“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由中国科学院主持 ,由两颗以大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小卫星组成。此次发射的“探测二号”卫星与已在轨运行的“探测一号”卫星构成了具有创新特色的星座式独立探测体系。这一计划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组成的联合观测项目 ,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地球空间进行六点立体探测。“探测二号”卫星质量约为 343kg ,设计寿命 1 2个月 ,…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美苏两国都发射核动力卫星。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发射了十几颗这类卫星,苏联发射的更多,令人瞩目。今后两国仍将继续发射这种卫星。一、核动力装置的优点空间核动力具有许多太阳电池无法相比的优点,它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可靠性高……。核动力所具有的优点很适合星际探测器使用。比如,美国前几年发射的旅行者卫星,要完成探测木星及土星的基本任务,需要有恒定的电力供应。而土星,木星及更远的星际区域太阳辐射通量低,若用太阳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