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3年8月,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发布了《弹性和分散空间体系》(Resillency and Disagg regated Space Architectures)白皮书,在全面分析美国正在以及面临的军事航天战略环境的条件下,提出了美国未来军事航天系统发展应采取的"弹性"与"分散"策略。作为美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与军事航天系统,GPS在美国国家安全、军事作战能力和经济发展等领域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弹性和分散空间体系》白皮书将对GPS系统的未来发展产生什么影响,GPS系统与美国军事定位、导航与授时(PNT)技术与能力将如何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1有关国家航天战略规划
  美国以保持“领导地位”为目标,全面推进航天发展。在军事航天方面,以建立太空新秩序、塑造未来战略环境为战略重心,主导空间行为准则制定,打造太空利益联盟,将融合军民商和多国航天能力的弹性与分散空间体系作为军用航天发展首要事项。2014年持续推进“空间现代化计划”(SMI),已确定在军事通信、导弹预警、战场环境等领域向分散与弹性体系转型,进入系统方案论证阶段。在民用航天方面,着重技术创新引领发展,发布《201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战略规划》,强调利用创新途径开展空间科学和空间探索。白宫首次出台《民用对地观测国家规划》,以天基为重点,从全球视野对美国对地观测系统全面规划,提出“地球大数据计划”(BEDI),支撑地球科学和技术创新发展。在商业航天方面,加强政策保障和引导,完成了航天出口管制阶段性终稿,大量内容转到《商业管制清单》中,解除了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政策束缚,提升了企业全球竞争力,但实行“中国例外”政策,修订遥感数据政策,商业遥感卫星图像分辨率许可限制放宽到0.25m。  相似文献   

3.
王晓宇 《国际太空》2023,(10):66-68
<正>国内动态北京市未来产业布局涉及商业航天、卫星网络等2023年9月5日,《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提出将面向未来的信息、健康、制造、能源、材料、空间等六大领域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在未来信息方面,重点发展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6G)、元宇宙、量子信息、光电子等细分产业;在未来空间方面,重点发展商业航天、卫星网络等细分产业。其中,商业航天产业将加快开展捆绑式中大型商业火箭、3D打印火箭、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世界主要国家着眼未来空间安全挑战,积极布局调整空间发展战略,创新发展航天装备与技术,商业航天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深空探测取得新突破。主要国家积极调整空间发展战略(一)美国谋划调整空间安全战略随着美国内外部环境和空间安全观的转变,美国正在酝酿调整空间安全战略。一是强化"空间威慑"战略指导下的"体系弹性"建设。美国国防部  相似文献   

5.
正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航天活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进一步增强,航天科技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航天强国",既是对我们航天人的鼓励,更是殷切期望。本文着眼技术发展趋势,关注社会、经济、军事发展需求,立足原始创新,回应重大关切,展望空间系统与技术未来发展,推动航天事业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促进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以期"塑造未来"、"创造未来"、"引领未来",找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强国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美国弹性空间体系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二战以后,美国始终将军事航天视为影响国家安全的核心基石,尤其在近10年,美国高度重视未来军事斗争形势和样式的研判,开始对军事航天体系进行重大转型调整。2013年起,美军连续发布两版白皮书,明确了美国新一代军事航天体系要向"弹性"转型发展,构建在未来强对抗环境下能够持续完成军事任务使命、有效应对太空威胁的军事航天体系。目前,相关论证和研发工作已经在美国国防部所属的各航天装备领域全面展开,一旦未来系统研发成熟并投入运行使用,美国航天系统将向真正的武器装备化方向发展,具备体系化、批量化和冗余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9月15日,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钱学森运载技术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法律和标准研究所、中国空间法学会协办的中国商业太空飞行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民航总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北京金海洋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天际线航天系统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了会议。此次学术研讨会意义重大,是我国科研人员、管理机构和企业家代表首次坐到一起,商讨中国未来涉足商业太空飞行领域、开展商业太空活动的相关战略规划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1月1-2日,第二届中国航天高峰论坛暨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京召开。论坛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内容涵盖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空间法律等相关领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作了《中国商业航天实践与探索》的主题报告,介绍了集团公司商业航天发展经验、能力、优势及已开展的商业航天项目,并对集团公司商业航天未来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发展军事航天器的国家越来越多,竞争加剧,美国对军事航天系统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使其必须发展能力强和高效率的军事空间系统,才能保持优势和领先地位。因此,多年来美国一直在探索如何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走出军事航天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
<正>自国务院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后,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开始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商业微小SAR卫星星座、低轨互联网卫星、商业运载火箭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各领域迅速发展,推动我国航天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在航天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商业航天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发展商业航天产业,提升航天技术水平,对支撑我国成为航天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商业卫星产业是现代航天产业发展的时代所需,引领了一种全新的卫星研制生产和运营模式:(1)卫星研制周期短;(2)多星组网运行,快速部署,需求量大;(3)成本可控。电源系统是航天器的主要系统之一,为航天器的工作提供能量,是航天器的“心脏”,随着商业卫星有效载荷能力不断提升,电源分系统技术发展和生产更要适应新模式[1-3]。  相似文献   

11.
张蕊 《国际太空》2016,(6):44-48
随着近地轨道实现大规模设施的建造部署,人类长期驻留等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化、产业化逐步具备条件,太空旅游、近地轨道商业运输和空间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热点。以美国为主的航天国家积极推进载人航天商业化,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机构能力建设已初见成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轨道科学公司(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实现近地轨道货物运输常态化;波音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望于2017年实现近地轨道商业乘员运输;XCOR宇航公司、维珍银河公司等多家商业公司即将提供太空旅游产品和服务。此外,美国提出商业空间站计划,并积极拓展月球以远的商业探索模式。载人航天领域的商业化是随着美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衍生出来的,也是美国载人航天降低成本、鼓励创新、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蕊 《国际太空》2016,(5):28-36
随着近地轨道实现大规模设施的建造部署,人类长期驻留等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化、产业化逐步具备条件,太空旅游、近地轨道商业运输和空间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热点。以美国为主的航天国家积极推进载人航天商业化,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机构能力建设已初见成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轨道科学公司(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实现近地轨道货物运输常态化;波音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望于2017年实现近地轨道商业乘员运输;XCOR宇航公司、维珍银河公司等多家商业公司即将提供太空旅游产品和服务。此外,美国提出商业空间站计划,并积极拓展月球以远的商业探索模式。载人航天领域的商业化是随着美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衍生出来的,也是美国载人航天降低成本、鼓励创新、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1军用航天系统发展趋向□□航天技术是人类获取和传输信息的重要手段。当前,社会信息化特征日趋明显,航天技术的重要性也愈加显现。以信息战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的来临更使空间成为未来战争中重要的争夺场所。因此,各主要航天国家都在认真思考其军用航天发展。其实,从...  相似文献   

14.
刘韬 《国际太空》2024,(3):16-21
<正>2023年,主要航天国家商业对地观测卫星已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态势,美国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欧洲加速发展商业对地观测卫星,俄罗斯、日本和印度也迈出商业对地观测卫星的发展步伐。在系统技术方面,国外商业对地观测卫星持续呈现星座化发展趋势,商业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领域发展迅猛,分辨率直追甚至超过商业光学卫星,气象、射频定位和高光谱成像等新型商业卫星成为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张蕊 《国际太空》2016,(4):62-68
1 美国商业载人航天政策及管理模式 美国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已奠定商业载人航天运输的基础,从国家层面制定了商业航天法规政策,明确了商业航天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定专门机构对商业航天活动进行管理,使得商业航天能够安全、有效地服务国家各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商业航天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各国航天活动纷纷瞄准商业市场,航天活动的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民营化、私有化也开始出现。经过了50余年的发展,商业航天已经在经济总量上超过了政府航天和军事航天,并且在竞争力和技术进步性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处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商业航天成为我国航天产业新热点、新载体、新机遇,成为众多企业布局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世界航天保持快速稳定发展态势,航天活动迎来近年来的新高峰,全球航天器发射数量实现翻倍,各国保持对航天的高度支持,航天系统技术不断演化,航天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商业航天取得快速发展,创新技术和概念持续助力航天发展。在低成本进入和利用空间技术的引领下,航天研制及应用面临新的一轮改革,同时世界航天版图不断扩张,世界航天格局正孕育新的调整与变化。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构建了基于一致  相似文献   

18.
据休斯敦9月25日消息报道,美国航天司令部一官员9月24日称,那些认为军事应该脱离空间的美国人,必须意识到国家的安全已经与美国进入空间时代联系在一起。科罗拉多州帕特森空军基地的美国航天司令部副总司令,海军中将威廉·E·拉姆齐说,与美国不同,苏联一直把航天工作集中在军事目的方面。他说,我们已经进入空间利用并将  相似文献   

19.
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杂志1993年3月15日出版的一期专刊对未来五年全球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的发展进行了详细评述和展望,现将有关欧空局、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经费摘录如下。欧洲航天活动在未来五年中将继续得到稳定发展,几项新的军事、科学和载人航天计划已经确定下来,与俄罗斯合作的一些新计划将是未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商业航天正在与民用航天、军事航天一起,成为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世界航天进入以全面商业化、大众创新和军民融合为特征的航天新时代—航天2.0(Space2.0)时代。世界商业航天发展有什么经验教训?中国商业航天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1世界航天进入Space2.0时代20世纪,美苏两个大国的冷战是推动航天技术最初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冷战结束和航天技术的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