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戴耀松 《推进技术》1986,7(2):96-97
美国航宇局为了给将来的空间站提供先进的技术,使空间站在性能、价格和应用方面的功能最佳,最近制订出推进系统的研制计划.计划包括空间站可用的推进系统部件的研究、评估和研制合同.路易斯研究中心承担:(1)为能在初始工作能力(IDC)空间站中使用的高推力和低推力推进系统提供技术;(2)为马歇尔飞行中心提供试车台试验的模型推进器(样机)和部件.  相似文献   

2.
华永源 《推进技术》1986,7(4):69-69
美国的跨大气层飞行器(TAV)第一代推进系统很可能用涡轮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的组合动力装置.到21世纪初也许会采用更有效的推进系统,该推进系统有可能使TAV实现长时期工作.  相似文献   

3.
美国NASA和空军的几家研究试验机构正在着手对几种火箭发动机进行关键性的试验.这些试验将加快NASA的X-33和X-34有翼试验火箭及波音公司的“德尔它”4渐进一次性运载火箭(EELV)将要使用的三种先进低成本推进系统的研制.这也是2O多年中美国首次研制新的大型火箭推进系统.7O年代末,美国研制了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此后再没有实施过大型火箭发动机研制计划.新发动机研制试验计划将使NASA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斯坦尼斯航天中心和空军研究实验室推进部的推进技术研究试验再度活跃.  相似文献   

4.
据美刊《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1981年10月12号报导: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正积极进行在飞机、航天器和地面系统等方面应用光纤技术的各种研究。应用光纤技术,能得到高速数据传输能力,并具有不受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等优点。另外,采用该技术更安全,系统更稳定,控制精度更高。在许多应用领域中,与相同功能的电气——电子设备相比,使用光纤技术可减少重量,缩小体积,这就格外具有吸引力。在NASA各研究中心以及加里福尼亚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所(JPL)都广泛地开展了各种光纤工程。如约翰逊航天中心(JSC)正在研制供航天器使用的多波长单块光纤终端。  相似文献   

5.
乘员救生推进系统是弹射座椅的关键部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弹射座椅的升级模式。例如,第一代弹道式弹射座椅以弹道式弹射筒为主要特征;第二代火箭弹射座椅以助推火箭为主要特征。目前世界各国军用飞机普遍采用的第三代弹射座椅的推力系统有三种型式:一种是弹射筒和火箭包(椅盆下面)的组合动力;一种是弹射筒和椅背火箭的组合动力;第三种是火箭弹射器,它把弹射筒和助推火箭组合成一个整体,如ACES弹射座椅。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美国海军陆战中心印第安分部(IHD/NSWC)负责美国三军乘员救生推进系统和推进作动装置的试验和验收。该分部装备有基斯特勒(Kistler)推力测量试验台、奥蒙德(Ormond)多分量推力试验台、高速电子记忆成像系统等先进试验设备。  相似文献   

6.
单鹏  马继华 《航空动力学报》1995,10(2):179-182,203
探讨了一种非常规结构的推进系统-超音通流风扇推进系统的总体性能的特征。得到:(1)其必为变涵道比循环系统, 由可变几何内、外涵通道提供对涵道比的主动控制;(2)一般的变涵道比循环推进系统超音速飞行时可获较常规系统更高的风扇增压比或风扇功率;(3)该推进系统高空单位流量推力与高度无关。简介了有关算例以说明诸点。   相似文献   

7.
一、’99固体火箭推进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与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联系主办,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承办的“’99固体火箭推进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9月8~1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航天培训中心召开。到会人员41人。会议共怍到论文38篇,经过审稿后录用36篇。二、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分会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专业委员会(简称气动热力专业委员会)、江苏(苏鲁皖)航空航天学会动力装置专业委员会(简称动力装置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1999年学术年会于19…  相似文献   

8.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9,22(3):F0003-F0003
研究所简介 飞行/推进系统综合控制研究所以飞行/推进系统综合控制研究为特色,以动力装置控制、测试、建模、仿真和故障诊断研究为中心,是国内从事航空发动机控制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9.
美国空军电子系统中心及Mitre公司正在研究以潜力巨大的虚真实系统满足多种需要,从帮助指挥人员设置战场图像到计划人员布置指挥中心无所不能。该中心视景实验室还尝试以各种现有商用设备实现空军的军事用途。开发计划组(ESC/XR)正在努力开发能够与现有的空军C~3I网络相结合的系统。他们所有研究的目标都是为满足未来战争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高星海Gao Xinghai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Executive Deputy Director of AV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er金航数码常务副总经理Deputy Vice President of AVICIT系统工程已成为航空丁业快速发展的强风劲帆,作为中航工业系统丁程信息化推进优异中心(CoE)的负责人,请您谈谈中航工业系统工程的整体推进思路、目前进展与效果、未来的应用及发展前景。高星海:在国家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中航工业积极探索和实践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带动工业过程转型和产品  相似文献   

11.
随着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空中交通密度日增,航路拥挤,以及飞行高度层控制的改进,以至航管雷达所存在的同步窜扰,非同步窜扰和假目标出现的问题更趋严重,针对现用二次雷达存在的种种问题,除了飞机上使用新的S模式雷达和数据通信系统外,航空工业界在1955年通过航空运输协会(ATA)开始寻找能防止飞机碰撞的系统,在1970年集中研究空中交通管制雷达应答机(ATCRBS)作为该系统的中心,1981年美国FAA宣告研制交通警告防撞系统(TCAS)的  相似文献   

12.
刘玉珮 《推进技术》1988,9(6):59-64
一、引言为了通过先进的推进能量控制改善战术导弹的机动性能,国防科学研究中心(DREV)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双间歇式推力脉冲发动机(DIT),该发动机的研制考虑了以下要求:1)结构简单、可靠性高;2)在发射场危险性小(最少喷射物);3)多功能使用性能;4)性能指标比得上单脉冲发动机.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用途的无人机由于其任务使命不同,对推进系统的要求也有较大差异.本文介绍了短寿命无人侦察飞机(URAV)、隐身无人作战飞机(UCAV)和高空长航时无人机(HALE UAV)推进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各种无人机对推进系统的要求以及推进系统技术对无人机性能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4.
导航星(NAVSTAR)全球定位系统是一项三军联合计划,目前正在作方案验证。该计划由空军掌管,并有海军、陆军、海军陆战队和国防测绘局参加。当该系统全面投入工作后,它将为各种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和测速能力。美乐华(Mag-navox)公司先进产品部根据数个有偿合同,参与了几种用户设备的研制工作,并参与了其它部门应用全球定位系统的研究工作。本文介绍了为航天和导弹试验中心(SAMTEC)范登堡空军基地(西靶场)进行研究的结果,该项研究是要确定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用作下一代弹道导弹的外测和制导鉴定系统的可能性和能力。本文研究了利用全球导航系统跟踪导弹的三种主要方法,基于对导弹飞行方案、环境因素、系统要求和约束条件以及布局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关导弹外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于实时试飞任务的复杂性,参试者数量日益增多,以及试验任务的严格要求,迫切需要为各任务保障部门提供一种可靠的、通用的话音通信网。这种话音通信系统直接影响到每次试飞的效率和参试人员的安全。该系统应满足每个参试人员的独特通信功能和操作要求。本文介绍佛罗里达州爱格林空军基地空军研制试飞中心(AFDTC)的中心控制设施(CCF)话音通信系统的功能、操作和人机工程等方面的问题。该通信系统是根据爱德华空军基地数字交换台技术要求合同采购的。  相似文献   

16.
火箭基组合推进研究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9,自引:15,他引:4  
秦飞  吕翔  刘佩进  何国强 《推进技术》2010,31(6):660-665
对国内外火箭基组合推进系统(RBCC)的研究动态和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不同时期火箭基组合推进研究计划的重点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火箭基组合推进系统涉及的多项关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论述了火箭基组合推进在两级入轨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系统、临近空间及空天飞行器和单级入轨方面的应用前景,并对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图书馆系统具体说明怎样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简要描述了系统的需求,介绍了以用况为中心的开发(UseCaseCenterDesign,即UCCD)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并用该方法来完成图书馆系统的需求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在飞船推进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飞船推进系统的物理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在飞船推进系统中的应用。该方法是某飞船推进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仿真结果表明,这项技术的提出和应用使得根据系统模型对推进系统的不可预知故障进行监测和诊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龙玉珍 《推进技术》1986,7(6):72-72
从1980年起,美国空军一直在研究把两级火箭发动机结合在一起的整体级方案(ISC).这种方案可提高多级导弹系统的性能,共用某些导弹结构部件,有效地利用推进系统的可用容积,使发动机可靠性更高,制造成本显著降低.航空喷气战略推进公司(ASPC)一直在研究整体级方案应用于未来的先进洲际弹道导弹(AICBM)、空中发射助推滑翔飞行器(BGV)、快速燃烧助推器和轨道运送飞行器(OTV).这些系统采用和以前不同的部件设计方案和材料,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根据最近完成的详细研究表明,对于体积有限系统,级性能改善30%左右,对于重量有限系统,级性能改善15%.  相似文献   

20.
<正>航天材料工艺性能检测和失效分析中心成立于1988年,于2014年通过国家(CNAS)和国防(DILAC)检测实验室认可,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无损检测工艺技术中心理事长单位,为航天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委员会秘书处,是面向全航天系统综合实力最强的材料检测、产品检验及失效分析技术研究和技术仲裁机构。中心拥有航天系统内综合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