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Lefev  DK 《空间电子技术》1996,(2):58-65
低功率小卫星的有限数据率通常要求图像在发送之前经过了数据压缩。目前研究出了几种数据压缩技术,并对其做了改进。这些方法包括:矢量量化(VQ)、Lempel-Ziv、分数维编码和诸如JPEG及MPEG的离散余弦变换(DCT)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波分析是一种介于傅里叶分析和δ分析之间的,以具有一定时间和频率分辨率的基函数来进行的信号分析方法,是信号处理及数学界人士通过长期努力所得到的全新的目标,这种全新的分析方法在工程实践上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以小波分析为工具的图像处理方法越来越丰富,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小波变换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使高空分辨率的全色遥感图像与彩色多光谱图像的融合达到了近乎完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恩 《中国航天》1996,(11):16-17
斯波特图像公司十年成绩显著文恩斯波特图像公司在过去的10年中已发展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地理信息系统销售商,主要经销斯波特卫星所获取的图像,业务遍及全球,85%的收入来源于出口。在1986~1995年的10年中,斯波特图像公司总收入达15亿法郎,其中近7...  相似文献   

4.
李旭 《宇航学报》2015,36(3):324-329
针对WorldView-2卫星遥感图像,提出一种基于波段分组的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光图像融合新方法。该方法以全色光波段与多光谱各波段光谱响应的匹配特点为依据,首先将八波段多光谱图像分成两组,然后分别设计融合模型再进行分组融合,最终得到多光谱各波段的融合结果,分组策略简单、实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融合WorldView-2遥感图像时能够在提高空间分辨率和保持光谱信息方面达到更好的平衡,优于现有的几种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5.
6.
针对可见光和SAR图像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跨模态差分感知和注意力机制的交互融合(TDPAM Fusion)算法,能有效保留可见光图像中的纹理结构和SAR图像的细节信息。首先,采用跨模态差分感知融合(Cross-Modal Differential Perception Fusion,CMDAF)模块提取图像的互补信息,避免真值缺失并提高融合精度。其次,通过坐标注意力机制(Coordinate Attention,CA)提高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和效率,增强语义信息的集成。最后通过交互融合算法(Interactive Fusion Module,IFM)将特征自适应融合。设计了相应的大型基准数据集,用于网络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TDPAM Fusion融合算法可以获得包含清晰SAR信息的高质量可见光图像。此外,融合算法将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空间频率(Spatial Frequency,SF)、视觉保真度(Visual Fidelity,VIF)和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CC)等关键指标,分别提高了约6.41%、10.36%、14.25%和4.74%。  相似文献   

7.
现有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侧重于将可见光图像的空间细节注入红外图像,往往由于空间细节的不当注入导致融合图像中部分地物模糊不清。此外,航天器红外与可见光成像分辨率往往相差很大,现有方法未考虑其分辨率差异,生成的融合图像细节模糊不清。为此,文章从消除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整体结构信息差异角度,提出应用整体结构信息分层匹配的图像融合方法。利用融合方法对天宫一号(TG-1)目标飞行器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融合,并将获得图像与图像分解法、总体变分法和频率变换法获得图像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融合方法获得的图像光谱与细节保真效果好,优于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SAR卫星的地面应用处理出发,介绍SAR地理编码的数据处理流程,对该流程中的成像处理算法、椭球校正算法和地域校正算法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SAR地理编码数据处理的初步结果。最后指出进一步完善该流程所需的条件和尚需研究的内容,为SAR地理编码系统的构建提供基本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自动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SIFT)的SAR与可见光图像配准算法。算法首先对SIFT主方向的检测进行了优化,利用特征点邻域内边缘局部极大值点的梯度方向作为特征点的方向,并以去均值归一化互相关系数为相似性度量进行特征点对匹配,然后通过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RANSAC)剔除误匹配点对,最后利用剩余的特征点对实现SAR与可见光图像的自动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对不同分辨率图像和不同旋转角度图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正确匹配点的比率和定位精度方面都优于原始SIFT算法和Harris算法。  相似文献   

10.
嫦娥二号月球卫星CCD立体相机在轨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二号月球卫星从2010年10月1日发射至今,已在轨运行近2年,除全部完成预定的工程与科学目标外,还完成了若干扩展科学试验。CCD立体相机获得了月球虹湾地区的35轨空间分辨率约为1.3m的局域立体图像,以及7m空间分辨率、100%覆盖的全月立体图像,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分辨率最高、最清晰的全月立体图像。文章在简要介绍在轨图像获取情况的基础上,对15km/100km椭圆轨道及100km圆轨道上获取的图像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拍摄时的太阳高度角对图像视觉效果以及图像信息量的影响,可为中国今后探测其他星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