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宇局的约翰逊空间中心正在研究设计一个八十年代后期用的永久性载人空间站。这个空间站称作空间操作中心,其主要目标是在此中心上建造大型空间系统并把它们送入轨道;组装、发射、收回和维修卫星;维修同轨道面内的自由飞行卫星;进一步发展成永久性的载人空间操作中心,从而在控制和供应上减少对地面的依赖。有空间操作中心的支援,还可以展望发展载人同步轨道飞行。空间操作中心计划容纳8名乘员,每隔3个月用航天飞机运送供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工业部长约翰·曼利于1994年6月3日宣布,加拿大将实施10年空间计划,以强化其国内地球观测、卫星通信和空间科学项目。到2005年,加拿大将有4颗新卫星在轨道上运行,加拿大航天员将至少参加5次航天飞机飞行,加拿大的机器人将在空间站安装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项10年空间计划的经费总额为27.6亿加元(按1加元等于0.73美元计算,合20.1亿美元,下同),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空间计划带来的经济收益。为了在规定的经费限额内实现这项目标,加拿大将适当减少其对国际空间站的参与程度,并鼓励加拿大的航天公司在…  相似文献   

3.
国际空间站 (ISS)是有史以来的第 10个空间站 ,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空间站。目前处在边建设边利用阶段。空间生物科学技术是空间科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开展其研究也是进行载人空间活动的一个主要因素。美国航宇局 (NASA)将在 ISS上进行生物科学技术研究 ,为此提出了其全面计划 ,该计划涉及生命科学与微重力科学两个领域。1 生命科学领域该领域的计划分为 6个方面 :基础生物学、重力生物学与生态学、生物医学研究与防护措施、空间生理学、三维肿瘤组织培养和离心机生活舱。1.1 基础生物学计划该计划支持基础生物学研究 ,从亚细胞、细胞到…  相似文献   

4.
进入空间时代以来,电推进系统成了欧洲的热门研究课题,原因是它的比冲要比最好的化学推进系统还高出一个数量级。尤其是1982年ESA做出决定,同意接纳RITA10在尤里卡作飞行试验,这一决定更促进欧洲电推进的研究工作,以便满足未来空间任务的要求。随着欧洲空间技术的发展,ESA目前正加速发展星际高能空间科学任务和低轨道地球观测任务。电推进系统不仅对高能科学任务非常实用,而且对于地球观测任务以及与哥伦布计划/空间站有关的其它低轨道任  相似文献   

5.
空间站作为近地空间的大型平台,具备长期飞行与空间科学探索能力.随着在轨任务的不断增加,高效空间站在轨运行管理成为挑战性的难题.人工智能与航天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得空间站在轨运行逐步向智能化发展,航天器在轨运行智能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对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在轨智能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分析,调研人工智能技术在其健康管理、任务规划与调度、任务操作和人机交互中的应用,以期对未来中国空间站的智能在轨运行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莫斯科召开的“空间未来座谈会”上,苏联公布了一项新的空间科学活动计划。与此同时,为了1992年的国际空间年,苏联开始召募参加国际空间科学合作的研究者。苏联新计划的内容如下: 1.医学实验室(MediLab)计划:到90年代初,将利用“和平”号空间站进行微重力环境下的动物和人体生理现象的研究。苏联现正制造能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的大型医学实验舱。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取得了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的"开门红"。2010年9月25日,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立项,分为空间实验室任务和空间站任务两个阶段实施。2016年6月-2017年4月,成功实施了空间实验室阶段4次飞行任务。总目标是:在2022年前后,完成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的能力,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与空间站共轨飞行,开展空间天文巡天与精细观测。  相似文献   

8.
据麦克唐纳·道格拉斯航宇公司为NASA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永久性的载人空间站可能于1990年研制成功并在近地轨道投入使用。设计研究表明,积木式的载人空间平台所需硬件的大部分技术可以从其他空间计划(如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和天空实验室)的基础上修改成适合于未来空间站的技术。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最初接受了一项合同,旨在评价一个无人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空间站,美国研究苏联空间问题的专家,对苏联空间站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讨论。在此基础上,美国国会技术评议处(OTA)发布了对苏联空间站计划的评定结果。在进行苏、美对比的时候,OTA认为,美国在空间科学和应用领域大部分领先于苏联。但是苏联在宇宙生物学和医学上强于美国,因为其宇航员在礼炮号空间站中逗留的时间长,创造并保持了最长的世界空间飞行纪录。在其它一些技术领域,特别是在自动对接系统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天宫-2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国际太空》2016,(12):18-23
2016年9月15日,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2成功发射。天宫-2主要在轨完成两大任务:一是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任务,即在轨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二是载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即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在轨推进剂补加和在轨维修维护等关键技术验证,为未来的载人空间站建造奠定基础。在该空间实验室上安排了14项体现科技前沿的科学研究与应用任务,包括覆盖基础物理、空间天文、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观测及应用等几大领域的研究项目。现在,有些科学实验已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1.
航天简讯     
1997年美国航宇局空间预算项  目经费/亿美元航天飞行 航天飞机  31.509 有效载荷  2.718 航天飞机-和平号对接 飞行  1.382 “阿尔法”空间站  18.02科学、航空与技术 科学卫星  18.573 微重力与生命科学  4.9...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宇局负责人已同意戈达德中心退出空间站研制工作,这样航宇局从事空间站研制工作的空间飞行中心仅剩三个了。航宇局把与空间站配套的大型极轨平台转到地球观测系统(EOS)计划中去,这样可缓和目前空间站经费紧张的困难处境,也使戈达德中心同空间站计划脱离大部分联系,不受其计划和预算的制约。航宇局负责人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空间站费用过高。这个转变将使航宇局重新修改与通用电气公司空间部的8.95亿美元的合同,将不载人的极轨平台从空间站计划中分出去,作为EOS项目  相似文献   

13.
航天简讯     
自由号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的称呼本世纪末开始运行的自由号国际空间站上搭乘的航天员,经美航宇局(NASA)与参加该计划的日本、欧空局(ESA)及加拿大等国协商,根据这些航天员的工作性质及承担的任务不同,其称呼为:空间站科学家(SS),负责搭载在空间站上的生命科学或材料实验及观测装置的应用与管理;空间站操作人员(SO),负责电力及通信等整  相似文献   

14.
里根政府1989年的财政预算要求美航宇局提出其未来计划的主要问题(含今后30年空间站的60亿)。按当前美元面值,估计1989年比1988年的90亿要高27%。如果按美航宇局原来的规划(核心计划),到1993年的NASA预算为144亿,到2000年为164亿(1988年面值)。一、核心计划 1972年完成阿波罗登月以后,NASA就制定了研制可重复使用的运输系统、空间平台(很可能是永久载人空间站)和天基数据及通信网络规划。这个长期规划是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估算NASA预算的起点。对这些主要投资的调整是依据未来的规划(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而不是直接的空间成就。在七八十年代,航天飞机是NASA预  相似文献   

15.
NASA已经制定了1992年初至1993年9月的航天飞机发射计划。按照计划,1992发表)。说明: NASA为这项计划采用了一个新的政策,即发射的详细日期暂不予公布,而仅公布月份。据NASA人士说,这是为给发射日期的合理调整留出余地。在1991年5月完成空间实验室生命科学年将进行8次航天飞机发射,1993年将进行12次(1993年12月以后的3次发射安排尚未飞行任务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将停止使用,在洛克威尔(Rockwell)国际公司的Pa-lmdale实验室接受维护与详细检查。部分检修工作将与延长寿命轨道飞行器(EDO)计划有关。 1992年6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再次飞行将是首次EDO飞行,历时13天。  相似文献   

16.
无论美国航宇局制定的空间站计划,还是美国空军制定的各种高功率应用计划,都要求继续推动空间电源系统的研制工作。一九八三年空间电源系统取得了如下成就。1.光电池与电池阵不论低轨道的空间站还是以空间为基地的防务系统,都要求加速空间光电系统的研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防部去年8月宣布,到1993年最后一次航天飞机军用飞行之后,国防部将不再使用航天飞机。另外为了加强对自由号空间站的管理,NASA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决定成立空间飞行处(OSF),集中管理NASA的航天飞机计划和自由号空间站计划。空间飞行处由威廉B.勒努瓦领导,管理四项计划:罗伯特·克里平领导的航天飞机计划;理查德·科尔斯管理的自由号空间站;约瑟夫·马洪负责的空间飞行;理查德·威斯尤斯基管理的人员机构和资  相似文献   

18.
70年代,美国“天空实验室”(Skylab)在地球低轨道上飞行了84天。此后,直到1984年,美国航宇局(NASA)才又开始了自由号空间站计划。当自由号空间站进入最后设计阶段时,美国又企图实施载人登月和火星计划。为了不让“天空实验室”之后出现的中断重演,NASA现在必须吸取自由号空间站发展的教训,并进行载人太阳系探险的一项连续性计划。实施这样的计划一定会对生命保障系统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它将大大超过在近地空间环境中的生保系统的要求。在确定未来长期航天任务生命保障系统要求的规范时,NASA将在已知…  相似文献   

19.
正长征七号任务的顺利完成,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又一幕大戏——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序幕。空间实验室阶段的任务目标是突破和掌握货物运输和补给、航天员中期驻留、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等技术,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积累经验。根据任务目标,空间实验室任务共安排4次飞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成  相似文献   

20.
法国宇航员将在1988年第四季度后期登上苏“和平”号空间站作四周的飞行,进行宇宙医学、空间工艺、生命科学等实验。法国建议的实验是:展开天线与太阳帆板;收集金星放出的微粒子;评价空间操作效率并实施各种生命科学实验等。具体内容如下:(1)天线展开实验将用于卫星数据中继,在空间进行操作直径4米天线展开和控制实验。法苏宇航员共同在站外折叠天线,在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