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1999年2月8日北京时间凌晨5时 ,一枚德尔塔Ⅱ型火箭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把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星尘”号无人探测器送入太空 ,开始了它漫漫7年的“追星”之旅。这是一枚费时10年耗资1 66亿美元的彗星探测器 ,将于2004年与围绕太阳运行的怀尔德 -2彗星在太空相会 ,到时全球的科学家将为之瞩目。为什么要进行考察彗星的实验?彗星上真能找到地球生命的起源吗?“星尘”号都用了当今世界上哪些最先进的技术?彗星物质带给地球的将是惊喜还是灾难?这些便是“星尘”号彗星之旅最让人关心的秘密。浩瀚…  相似文献   

2.
陈丹 《太空探索》1999,(4):21-22
也许您还记得1994年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事件;也许1998年上演的天地大冲撞影片还刻在您的脑海中:一颗彗星撞到地球上来,引起排山倒海的巨浪,摧毁了高楼大厦,吞食了都市和乡村……您可能会问:天地真的会大碰撞吗?地球真的会毁灭吗?  相似文献   

3.
国太 《太空探索》2004,(4):40-43
在火星探测进行得热火朝天时,科学家们仍不忘将目光投向彗星这种神秘的天体,2004年3月2日格林尼治时间7:17分,欧空局将1个名为“罗塞塔”(Rosetta)的彗星探测器送入了太空。它将经过10年的长途跋涉进入“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轨道,并向该彗星释放着陆器。  相似文献   

4.
在彗星物质所形成的巨大“尘暴”中,美国航宇局的星尘号彗星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04年1月3日凌晨3时许近距离飞过“怀尔德—2”彗星,成功收集到彗星喷射出来的尘埃。现在星尘号已经在返回地球的途中了。它将把彗星物质带回地球供科学家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欧洲斥资10亿欧元的“罗塞塔”探测器在历经近3年的休眠后,于今年1月被成功唤醒。预计到8月,有望追上“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开始对其表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绘图,探测其引力、质量、形状和大气等。并将在11月,向该彗星表面投放着陆器——“菲莱”号。这被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遴选为2014年最受瞩目的十大科技事件,并排在首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欧美先后发射了“星尘”(Stardust)、“罗塞塔”(Rosetta)和“深度撞击”(DeepImpact)等彗星探测器。其中“星尘”成功取样,正在返回途中;“罗塞塔”将在彗星表面着陆;最举世瞩目的美国“深度撞击”探测器在2005年7月4日13:52首次成功撞击坦佩尔-1(Tempel-1)彗星,并发回了相关照片,这是人类第1次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空间活动。  相似文献   

7.
国太 《太空探索》2005,(3):26-29
2005年1月12日,举世瞩目的“深入撞击”彗星探测器发射升空了。它之所以吸引了全球众多的眼球,是因为这一价值3.3亿美元的彗星探测器,将在飞行4331亿千米之后,于2005年7月4日,撞击名叫“腾佩尔1”(Tempell)的彗星,以研究彗星内部秘密的计划。  相似文献   

8.
继2005年7月4日美国深入撞击彗星探测器在太空撞击坦佩尔-1彗星,实现了人类第一个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空间活动之后,2006年1月15日彗星探测再次掀起的高潮,因为这一天美国星尘号返回的首次携带彗核物质取样返回地球。2014年,欧洲的“罗塞塔”(Rosetta)探测器还将在彗星表面着陆。  相似文献   

9.
力生 《太空探索》1998,(6):16-18
当此世纪之交,各航天大国掀起了一股小天体(彗星、小行星)探测热。据美国《航空周刊》报道,在未来15年里将发射一系列探测器对小行星和彗星进行实地考察,其目的是探索太阳系的演变过程。 “小天体热”意味着什么? 12年前国际上已经出现过一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类对彗星越来越感兴趣,2004年1月2日,飞行已久的美国星尘号彗星探测器与怀尔德2号彗星交会。2004年3月2日欧空局发射了第1个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它将经过10年的长途跋涉进入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彗星轨道,并向该彗星释放着陆器。现在美国人又把“深入撞击”彗星探测器送上太空,为的是“上演”惊心动魄的太空大撞击。那么,如此频繁的发射彗星探测器,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彗星曾被人描述为“脏雪球”。它生成于比海王星轨道还要远的、环绕太阳运行的一个由神秘天体构成的带,是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构成的。由于它自身的温度极低并处…  相似文献   

11.
2014年8月619,飞行了10年的欧洲航天局(ESA)的“罗塞塔”(Rosetta)彗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目标彗星——67P/楚留莫夫一格拉西门克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以下简称67P彗星)轨道,它还将于11月11日向该彗星表面释放着陆器“菲莱”(Philae),附着其表面开展探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空间扫描     
欧空局于7月1日展示“罗塞塔”彗星探测器模型 它将在2012年与“维尔塔宁”彗星会合。欧洲在彗星探索方面已居于领先地位,1986年曾成功把“乔托”探测器发射到了距离“哈雷”彗星不到600km远的地方。与“乔托”不同的是,“罗塞塔”在2012年5月28日与“维尔塔宁”彗星会合之后,将沿距彗星表面仅1km的轨道环绕彗星飞行,而不仅是擦肩而过。它还将向彗星扔下一个100kg重的着陆器,着陆器再发射一把带倒钩的叉子,使之插入彗星,以确保探测器不会因为碰撞而弹离彗星。日本H-2A火箭开发受阻 1999年3…  相似文献   

13.
李鉴 《太空探索》2005,(5):13-15
不久前美国航宇局的“深入撞击”号顺利升空,大家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正期待着它在7月4日给我们带来精彩的“空中大碰撞”呢?以一颗人造铜头飞弹挑战气势汹汹的大彗星,航宇局科学家们那近乎疯狂的想象力令人倾倒,不过他们可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现在,他们又打起了小行星的主意。代号为“黎明”(DAWN)的小行星探测器的研制工作早已提上了航宇局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4.
欧洲航天局发射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已经在太空中翱翔了6年时间,它的最终使命是在2014年与一颗彗星会合,并探索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奥秘。但在此之前的漫长旅途中,“罗塞塔”也顺便走访了其他天体,  相似文献   

15.
《飞碟探索》2014,(9):6-7
历史上首个绕彗星轨道运行的人造航天器、欧空局的旗舰项目——“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与“菲莱”着陆器,经过1O年远征,跋涉约64亿千米,终于于北京时间8月6日抵达目标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  相似文献   

16.
空间扫描     
“罗塞塔”彗星探测器观测小行星“斯坦斯”欧洲“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从8月4日起,开始向小行星“斯坦斯”靠近,并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对其进行观测,测算出这颗小行星的轨道,了解它的一些特性。“罗塞塔”于9月5日在距离“斯坦斯”800km的高度飞掠这颗小行星。在整个观测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任秋凌 《飞碟探索》2014,(10):34-35
欧空局的“罗塞塔”号探测器在深空中围绕彗星“67P/楚鹭莫夫·格拉希门克”运行期间,已经揭示了这颗彗星的一些令人吃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美国航空航天局分别于1972年和1973年发射了“先驱10”号和“先驱者11”号探测器,现在它们距离地球已有数十亿千米远。在这两个探测器远离太阳系时,科学家发现有一股奇怪的力量在将这两艘太空船往回拽。  相似文献   

19.
简讯     
乔托彗星探测器重新工作 1986年3月14日绕哈雷彗星飞行的欧空局乔托彗星探测器,自从1990年7月以后一直在深空处于“冬眠”状态。为了在今年7月10日使乔托探测器与格里格一斯克杰尔鲁普彗星会合,从5月7日起,欧空局对该探测器进行了精心而复杂的机动后,又使它重  相似文献   

20.
小消息     
欧空局将研制彗星自动探测器欧空局委托法国马特拉公司研制一名为“玫瑰花”的欧洲自动探测器,以收集新的彗星样品。它将于2001年发射,2008年取回乔尔尤-诺维-杰罗西门科彗星的样品回到地球上。实施此项宏伟计划将与美国合作,美航宇局将保证发射,并用美国国际深空跟踪网跟踪。欧空局研制的探测器将对彗核取样,然后返回。日本也在考虑一项类似计划,他们将于1989年5月作出决定。预计日本将于9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