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陈静 《国际太空》1996,(10):4-5
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预测,今后10年中,可能有200多颗重量小于3000千克的卫星需要发射,其中,大多数卫星的起飞重量将小于1000千克。这些卫星中的2/3将用于通信,主要是低地球轨道话音和数据通信星座的卫星,它们将由大型和中型运载火箭成组地发射。但...  相似文献   

2.
近来较一致的看法是 :重量在 10 0 0 kg以上的卫星统称为大卫星或大型卫星(L arge Satellite) ;重量在 10 0 0 kg以下的统称为小卫星或小型卫星 (SmallSatellite)。其中 ,Small Satellite又可分为以下 6类 :重量在 5 0 0~ 10 0 0 kg间的称为小卫星 (smallsat) ;重量在 10 0~ 5 0 0 kg间的称为超小卫星 (minisat) ;重量在 10~ 10 0 kg间的称为微卫星(microsat) ;重量在 1~ 10 kg间的称为纳卫星(nanosat) ;重量在 0 .1~ 1kg间的称为皮卫星(picosat) ;重量小于 0 .1kg 的称为飞卫星(femtosat)小卫星如何按重量分类@童兴…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打破了亚洲航天发射记录。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航天东方红")抓总研制的希望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我国皮纳卫星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希望二号六颗卫星的各项状态正常,天地链路畅通,各项测试进展顺利。希望二号卫星系统由1颗28.5千克的纳卫星、3颗9.7千克的皮卫星及2颗1.3千克的子卫星6颗卫星构成,拥有大气密度探测器、双模四频  相似文献   

4.
太空新航线     
<正>印火箭发射多颗卫星 7月10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XL型运载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岛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英国DMC国际成像公司的3颗"灾害监测星座"(DMC)3遥感卫星,并搭载发射了英国2颗微小卫星。本次发射的5颗卫星总发射重量为1440千克。这是PSLV火箭迄今承担的有效载荷重量最大的一次商业发射。3颗DMC-3卫星由英萨里卫星技术有限公司(SSTL)采用SSTL-300S1平台建造,各重447千克,全色分辨率1米,多光谱分辨率4米,幅宽23.35千米,  相似文献   

5.
怡云 《国际太空》1995,(6):14-14
1995年4月5日,以色列从本国内格夫沙漠(帕尔马奇空军基地)用自制火箭发射了一颗称为地平线一3的战术侦察卫星。并兼有观测地球资源的任务。地平线一3卫星的发射重量为225千克,它运行在一条倾角为37、远地点为700千米、近地点为300千米的地球轨道上,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90分钟,预计工作寿命为1年。地平线一3是一颗采用三轴稳定的小型卫星。它高2.3米,底部直径为1.2米,太阳能电池板面积为3.6米2,电源功率180瓦,姿态控制精度达0,1。卫星净重189千克,有效载荷重量36千克。地平线一3卫星…  相似文献   

6.
BG     
非寒 《国际太空》2000,(7):9-12
□□随着微型电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 ,地球人造卫星也在向微小卫星的方向发展。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若干大学和实验室正在研制用微小卫星来进行无线电通信和科学探测 ,美国军方也在发展军用微小卫星。那么卫星小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称为微小卫星呢 ?现还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 ,只有一个大致的说法。一般说来 ,质量在 1 0 0 kg以下的卫星都可以称为微小卫星 ,当然质量越小就越难制造。因为微小卫星的尺寸小 ,有时也称为纳米卫星。这种卫星一般在靠近地球的轨道上飞行。国外在近期将主要研制 1 0 kg左右的卫星 ,从现在起经 1 0年~ 2 0年 ,我们将能看到…  相似文献   

7.
<正>英国小卫星制造商萨里卫星技术公司和一家初创企业打算联手开展称为"法拉第"的一个项目,利用小卫星为用户搭载大小各异的有效载荷。该初创企业称为太空任务有限公司,由萨里前雇员于2015年创办,从事卫星服务与咨询业务。"法拉第"项目将采用由萨里研制的一款卫星,由太空任务公司安排在星上搭载大到50千克、小到单块电路板大小的有效载荷。星上的电路板插槽售价为1.2万美元,非常适合大学,也很适合那些想获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小卫星分为1千克~10千克重的纳型卫星和11千克~50千克重的微型卫星两类,近10年来发展速度迅猛,特别是最近3年,每年的发射数量都在100颗以上,其中纳型卫星的发射量占主要部分,而这其中1千克~3千克和4千克~6千克重的纳型卫星又占到整个纳型卫星发射量的90%。预计到2018年小卫星的年发射量将达近400颗,到2022年将达近600颗。这意味着未来全世界航天器每年小卫星的发射量将占总发射量的一半或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时间2016年11月10日,民营卫星公司天仪研究院的第一颗基于敏捷开发理念自主研制的卫星"潇湘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颗重8千克,大小为345毫米×250毫米×132毫米的微小卫星,小得如同一个可以用手臂环绕捧起来的盒子。这个"小盒子",是天仪研究院的第一颗卫星,也是  相似文献   

10.
<正>4月8日,美国三家公司宣布为扩展国际空间站的卫星部署能力,将提供一种从国际空间站上部署的较大型卫星。名为"羽星"的这种卫星由萨里卫星技术美国公司研制,质量为100千克,最多可装载45千克有效载荷,平均功率50瓦。它们将像目前从站上部署的立方星一样随货运补给飞船运到站上,随后由纳型支架公司新研制的一种部署机构部署出去。星上将采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国防部所属的拉斐尔武器研制公司正在寻求政府的援助和政策上的支持,以验证在战斗机上利用导弹向太空发射多颗微小卫星的技术。该公司计划利用在高空中飞行的F-15战斗机发射“黑麻雀”导弹,当导弹爬升数十千米后,再发射重约100千克的军用通信与信号情  相似文献   

12.
随着微型电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地球人造卫星也在向微小卫星的方向发展.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若干大学和实验室正在研制用微小卫星来进行无线电通信和科学探测,美国军方也在发展军用微小卫星.那么卫星小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称为微小卫星呢?现还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只有一个大致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9月3日,阿里安航天公司成功利用织女星小型火箭执行"小卫星任务系统"方案验证任务。织女星火箭在2019年7月遭遇失利之后,成功实现复飞。织女星火箭共发射了53颗微小卫星,来自13个国家的21个用户,其中7颗是质量在15~150千克之间的微卫星,另外46颗为0.25U~6U的立方星,卫星及适配器的总重大约为1310千克。在7颗微小卫星中有一颗比较特殊,称为"ION卫星载具",是意大利D-轨道公司的立方星部署装置,本身搭载了12颗立方星。如果把这12颗卫星算上,织女星火箭此次实际上共将65个载荷送入了太空。  相似文献   

14.
<正>越南将在卫星研究、组装、总装与测试技术设施投入支行后于2022年自主研制出"莲花"2卫星。该中心隶属于越南科学技术院。该中心将继续开展卫星制造工程,研制质量为4千克~6千克的"纳龙"、重50千克的"微龙"和重6∞千克的"莲花"卫星。其中"微龙"海洋观测卫星将在2018年发射。"莲花"1将在2019年发射,而由越南自主研制的"莲花"2则将在2022年发射。两颗"莲花"卫星将装备现代化雷达遥感系统,能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进行海洋和陆地观测。目前越南主要从日本进口卫星,相关人员也由  相似文献   

15.
<正>6月23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XL型运载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岛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制图星"2E遥感卫星,并搭载发射了30颗微小卫星。"制图星"2E是"制图星"2系列的第六颗卫星,发射质量712千克。卫星采用IRS-2平台建造,配备全色相机,63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时,地面分辨率优于1米,幅宽10千米,重访周期4天,  相似文献   

16.
希舜 《国际太空》1991,(5):21-22
目前,美国已掀起研制小型卫星的热潮。据美国航宇局调查,美国已有30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在研究小型卫星。预计到2000年可能将发射300颗小型军民用卫星。据推测,在今后10年内,小型卫星每年约能占有1亿美元的市场。小型卫星现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说来,发射重量在500公斤以下,研制费用少于2900万美元的卫星即可称为小型卫星。其最显著特征是费用低。今后,随着小型卫星批量化生产的出现,它的费用还会进一步下降。现在,一些国家已开始研制发射小型卫星的专用火箭,装有推力器和陀螺仪的卫星  相似文献   

17.
欧空局已选定由阿斯特里姆英国公司来建造“哨兵5前驱”对地观测卫星,合同价值6100万美元。卫星将采用“宇宙星”250平台,发射重量预计约500千克,定于2015年发射到800千米的极轨道,用于研究大气化学。  相似文献   

18.
欧空局于1982年开始了一项雄心勃勃的通信卫星——奥林普斯(olympus,以前称为 L—Sat)计划。目的是要研制并发射一个大型多功能卫星平台系列及其相应的通讯、广播有效载荷,以开拓新的卫星业务,满足未来市场对于新型通信卫星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Olympus 卫星系列的发射重量将达2500—3500公斤,直流功率将为3—6.5千瓦,可通过不同频段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正式获得国家国防科工局和财政部立项批复,这标志着其研制工作正式进入工程实施阶段。东五平台是我国自主开发的新一代大型桁架式卫星平台,平台各项技术指标国际领先,起飞重量8000千克,承载有效载荷1500千克,提供有效载荷功率18千瓦,具有高承载、大功率、高散热、长寿命、可扩展等特点,采用了桁架式结构、大功率供配电系统、先进综合电子以及大推力多模式电推进等先进技术,能适应通信等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颗太阳探测卫星——先驱者5号卫星自从人类进入航天时代以来,科学家们就一直运用卫星探测器来研究探索太阳的内部和外部情况。由美国宇航局研制的先驱者5号,是一颗自旋稳定卫星,重量43千克,结构由直径0.66米的球体外加四个边长1.4米的太阳帆板组成。它于1960年3月11日发射,它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地球与金星之间太阳耀斑对磁场的影响。它是人类第一次实现了行星际探测的飞行器,首次验证了行星际磁场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