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未来我国发展月球车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斌  王巍 《中国航天》2003,(1):29-33
一、月球探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前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与此同时,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21个无人探测装置。人们利用从月球采集到的382.7千克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对月球表面环境、月壤物理化学性质、陨石坑的分布以及月球资源的开发前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月球的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的前景非常广阔,同时发现开展月球探测有其深刻的科学技术意义、深远的社会和经济意义以及重要的军事意义和…  相似文献   

2.
美国航宇局月球勘探者(简称“勘月者”)探测器新发回的数据表明,月球两极蕴藏的水冰量要比不久前的估计高一个数量级。该勘月卫星还发现月球上有局部磁场存在,并找到了新的质量密集(指月球表面下层高密度物质的集中)点。另外,它还详细地测绘了月球表面成分图。美国...  相似文献   

3.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月球深测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自然地成为空间探测的第一个目标。自1959年1月2日,前苏联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以来,美、苏两国已发射了60多个月球探测器和登月载人飞船。对月球探测的方式有:(l)在月球近旁飞过或在其表面硬着陆,利用这...  相似文献   

4.
印度太空研究组织的增强型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的装配已经开始,准备在今年9月从印度东海岸Satish Dhawan航天中心发射印度的月球初航(Chandaryaan-1)任务。该增强型PSLV运载火箭发射质量约316 t,其推力较标准型更大。耗资约1亿美元的月球初航计划是印度首个探月计划,月球初航航天器质量590 kg,最后的低月球轨道高度为100 km。探测器装有科学载荷11个,其中包括欧洲航天局的X射线光谱仪和X射线太阳监视器。此外,飞船还携带1个质量20 kg的着陆器。着陆器由航天器释放并撞击月球表面,探测和分析由此激起的月球表面尘埃。探测器将在距月球表面100 km的环月轨道上运行2年,勘测月表,绘制完整的月球化学成分地图和三维地图,可向地球传回大量月球图片与测绘数据。印度月球初航航天器即将发射@肖择  相似文献   

5.
千百年来,人们曾经对月球产生过无数美丽的想象。当人们利用宇宙飞船踏上这块寂寥的土地时,才得以见到月球的真面目。将航天员送到月球上去探险,采集月球上的石块和尘土……人们惊讶的发现原来月球有着许许多的难解之谜,就连布满月球表面的尘埃也是一道谜题。  相似文献   

6.
波特 《航天》2011,(7):40-40
除了家园地球之外,人类仅仅登上了月球这一个天体,并计划着登陆火星。此外,美国航宇局还设想在不远的将来能够登上一颗近地小行星。不过,登陆小行星可能会比登陆火星更加困难。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引力环境。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阿波罗登月的航天员在月球上是蹦跳着行走的。而小行星的引力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司马杭仁 《中国航天》2006,(10):25-26,32
近年来,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持续飞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把目光转向了月球。月球表面含有大量的氦3。这种在地球上很难得到的物质是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可提供便宜、无毒和无放射性的能源,被科学界称作“完美能源”。据俄新网5月18日透露,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正计划组织在月球大量开采高效率的氦3。该公司总裁谢瓦斯季亚诺夫说,月球上的氦3可能在未来成为天然气、石油之后的又一能源。该公司还建议把有害、耗电量大的生产活动转移到月球上进行。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当满月时,我们的人造卫星会被地球的磁尾抽打,引起月球尘暴和静电释放。由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这一新发现对未来月球探测器任务的开展非常重要:宇航员将来可能会发现他们自己会被电击,发出劈劈啪啪的声音,产生静电火花。  相似文献   

9.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4):61-61
2008年7月5日,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称,目前我国已经获取制作月球表面图像的所有数据,嫦娥-1的任务之一月球表面图正在制作当中,即将完成。  相似文献   

10.
月球表面的温度是随着太阳光线的落下角度变化而变化的。通过计算可得出,月球表面的温度最高可达+126℃,最低可达-153℃.[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月球轨道目标表面月球红外辐射热流精细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赵吉喆  来霄毅  李志刚 《上海航天》2015,32(3):31-34,41
基于月球表面对月球轨道目标表面红外辐射热流的积分计算公式,结合坐标转换和向量运算,采用离散化处理,提出了月球轨道目标表面月球红外辐射精细计算方法。采用均匀模拟法选取月面微元,分析月表红外热流的特点,考虑目标面元空间几何关系和轨道参数,该算法可获得较高的计算精度,较真实地模拟月球红外热流,且有通用性,适于任意星体、任意轨道、任意几何形状目标的星体红外辐射热流的计算。计算结果分析表明,月球红外辐射与地球红外辐射有较大的差异,热控设计时需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2.
激光高度计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翼飞  杨辉 《中国航天》2007,(12):19-23
我国的嫦娥1号月球卫星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绘制一张完整且精确的月球三维地形图,即测量卫星到星下点月球表面的距离,结合光学成像数据,生成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担任这项工作的是卫星上的"激光眼"——激光高度计。  相似文献   

13.
阳光 《中国航天》2011,(4):5-11
日本正在制订在月球上建设科研基地的计划。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在月球研究上投资2000亿日元(22亿美元),涉及月面机器人。日本月面探测战略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在2015年前向月球发射一台移动机器人.发送表面视频画面.并进行月球成分的地震学研究。接下来的5年内,  相似文献   

14.
月球表面温度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珂  张鹤飞 《宇航学报》2007,28(5):1376-1380
通过月球天文计算,建立了以太阳辐射、月球辐射和太阳反照参与的月球表面辐射系统模型,并考虑了月球表面从周围通过导热传入的热量,从而可以模拟任意时刻不同经纬度坐标的月球表面温度.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纬度升高,月球表面太阳辐射强度降低,月球表面的温度也随之降低.月面温度变化周期一般为约29天;受月球的黄赤夹角影响,在纬度为90°时,温度变化周期约为178天.建立的月球表面温度模型,与较缺稀的月球实测资料进行了比较,表明本模型可较准确的模拟任意时刻不同经纬度坐标的月球表面温度,为探月设备的热设计与热控制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6):32-32
2007年9月中旬,美国NASA“沙漠RATS”小组在亚利桑那州的一处沙漠中测试“侦察兵”新型月球概念车。测试地点与未来要登陆的月球表面地形十分相似,以便检测月球车、遥控机器人和探月航天员的新式宇航服等样品,模拟未来航天员在月球上活动中各种设施的使用功能。航天工程专家尝试未来修建月球基地的“人机配合”活动,由航天员利用机器人和月球车进行月球基地选址勘测,铺设太阳能电池阵和电缆等。美国按照“重返月球”计划,最早将于2020年运送航天员重登月球,为探索火星和宇宙空间建立永久基地。  相似文献   

16.
重返月球     
自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对月球20%的表面进行物理特征测绘后,随着火星观测计划的成功,美国航宇局(NASA)产生了希望对月球其余80%表面的物理特征进行测绘的想法。 借助火星观测计划,NASA可以重温旧梦,即建造两艘宇宙飞船,分别对火星和月球进行探测。若是预定1992年发射的第一颗火星观测宇宙飞船成功了,  相似文献   

17.
基于Shape-from-Shading的月球表面三维形状恢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Shape-from-Shading的月球表面三维形状恢复算法。首先分析了在太阳光照射下月球表面成像模型,建立了使用Lommel-Seeliger反射模型描述的反射图方程。然后用有限差分近似微分运算,将反射图方程所示的一阶变系数线性偏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关于表面高度函数的代数方程。进而采用超松弛迭代法进行求解,获得月球表面三维高度函数值。最后使用合成图像和实际月球图像进行三维形状恢复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恢复月球表面三维形状。  相似文献   

18.
月球坑内空间环境热流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推导获得了月面阳光矢量和月球坑内探测器表面关系的表达式,采用蒙特卡罗法数值计算探测器各表面的辐射热流,分析了月球坑内环境辐射热流的分布特征。讨论了月面纬度、月球坑尺寸、月面发射率等参数对探测器表面热流的影响。计算表明:月面纬度增加及月球坑坑口半径的减小均会导致某些时刻阳光无法照射到坑底,从而与其他工况有较大的计算差别,两参数对探测器各面热流的影响规律不同;月面发射率对探测器表面热流的影响作用较大,增加月面发射率能明显降低探测器某些表面的辐射热流。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在地面模拟月球表面辐射时存在的问题,以及模拟设备必须满足的一些基本要求,并介绍了月球表面辐射模拟器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研究月球演化历史以及太空环境对月球土壤的风化影响,需要定量分析月球表面物质与次表层物质的状态差异。研究提出一种依据彩色图像数据分析月壤状态差异的方法,利用嫦娥五号任务采样期间获取的月球表面铲挖前后的图像数据,分析了每次铲挖前后月球表面的图像灰度表现特性等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月球次表层物质的平均反射率小于表面物质,全色谱段中的平均变化率为-24.71%;局部区域的月球表面次表层物质的平均反射特性基本一致,全色谱段中的平均变化率为-0.30%;月球表层颗粒形态与次表层颗粒形态可能不一致;月球表层颗粒与次表层颗粒组成和化学分子结构可能不一致。分析数据表明嫦娥五号采样位置铲挖前后的原态月壤和新鲜月壤存在明显状态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后续月球采样实施方案的改进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