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KDD的卫星通信 1.KDD的国际电信卫星通信业务国际电信卫星通信在世界范围分成三大区域,即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三个区域。国际通信卫星V在每个区域上空有两颗或三颗卫星。1989年10月发射了国际通信卫星Ⅵ,将于1993年向太平洋上空发射国际通信卫星Ⅶ,日本利用国际电信卫星提供以下通信业务。 (1)大容量模拟电话/数据业务(FDM/FM/FDMA) 该方式使用的地球站工作频率为6/4GHz,天线直径为15~30m的标准A站,还有工作频率为14/11GHz,天线直径为11~  相似文献   

2.
当今卫星通信有两大热点,一是固定业务卫星通信的甚小孔径终端(VSAT),二是卫星移动通信。VSAT技术将推动通信卫星应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国外专家评价它将成为卫星通信史上的转折点。一、VSAT的技术概念 VSAT目前尚无严格的定义,有时也称为微型/小型地球站、个人地球站、用户住处地球站等。VSAT的接收天线尺寸一般在2.4米以下,增益噪声温度比(G/T)在19.7dB/K以下,可提供2Mbit/s以下的数字业务。这是一种适于在用户住处安装的智能卫星地球站,通常和大型中心地球站配合使用,可支持多种双向通信、综合通信业务等。VSAT技术较之传统的卫星广播业务、  相似文献   

3.
闵士权 《国际太空》2010,(10):26-34
<正>1卫星与地球站发展趋向□□自1965年全球第一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投入商用至今,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卫星与地球站总发展趋向是大卫星小终端。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     
正俄计划部署4颗大椭圆轨道卫星为使其卫星编队能实现对北极地区的覆盖,俄罗斯卫星通信公司(RSCC)计划订购4颗名为"快讯"RV大椭圆轨道卫星。"快讯"RV系统和其地球同步卫星可以满足俄境内和整个北极区域固定和移动用户的卫星通信服务需求。这些卫星的椭圆轨道将让俄卫通能够向北纬76度提供通信服务。俄罗斯卫星通信公司是俄最大的静地通信卫星运营商。  相似文献   

5.
朱贵伟 《国际太空》2011,(12):44-48
DD-b全球卫星通信服务业发展趋势相似,全球卫星移动通信产业依然保持小幅增长趋势,2010年的服务收入达到了234&美元。近年来,低轨通信卫星星座进入了更新换代时期,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运营商也在部署新的计划,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抢占市场先机。看似平稳的发展趋势下暗流涌动,其中有多个热点问题和趋势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1 全球产业现状 卫星移动通信(MSS)是指以地面移动终端(特别是小型通信终端,含手机)为服务对象的卫星通信。它在移动地球站和通信卫星之间建立无线电通信链路,包括星问和星地链路。传统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一般使用国际电信联盟(ITU)分配的L和S频段进行用户通信,提供话音和中低速率数据服务,常见应用包括手持卫星电话、卫星移动数字业务、固定资产跟踪、数据采集等等。此外。移动VSAT也是一种提供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的方式,目前对传统卫星移动通信产业形成了一定冲击。  相似文献   

6.
1 通信广播卫星发展现状1 .1 卫星固定通信业务1 .1 .1 国际卫星通信□□国际卫星通信主要提供国际通信业务 ,所用卫星都是静止轨道卫星 ,现拥有 1 4 0多个成员国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 (INTEL-SAT)是国际卫星通信业务的主要经营者。此外 ,俄联邦国际卫星组织 (INTERSPUT-NIK)也经营国际卫星通信业务。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已发射了 8代卫星 ,第 9代卫星将于 2 0 0 0年发射 ,其第 1~第 4代卫星已寿终停用。第 5~第 9代卫星的主要参数见表 1。表 1 第 5~第 9代国际通信卫星参数 1)型号 国际通信卫星 - 5国际通信卫星 - 5A国际通信卫…  相似文献   

7.
到1987年底,全世界共发射各种通信卫星大约700颗,仍使用的卫星转发器约2000台。卫星通信已成为人类通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通信卫星的发展目前遇到了两种大的挑战。这就是,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地球站一般建在远离城区的空矿地带,并使用几米~几十米口径的大型天线,因此,卫星电波基本上是在地球与36 000公里的地球轨道间上下传播,信号基本不受山、林、高大建筑群的遮挡。显然这种业务无法满足在山、林中移动作业和运动中飞机、船舶、车辆的通信需要,因为这些场合对卫星通信信号存在着遮挡、反射、折射等恶劣地理环境的影响,地面移动情况又不能使用大型天线,因而无  相似文献   

8.
苏联准备对位于本国海岸的两座地球站进行改进,这样两座地球站就能够提供卫星航空通信链路。国际海事通信卫星组织正在研制该卫星系统。同时,苏联航空公司还计划与国际海事通信卫星组织就1988年提供航空通信业务的飞行试验工作进行合作。苏联将要改进的地球站分别位于敖德萨和纳霍德卡,属于工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的通信卫星系统(AUSSAT)目前可以满足国内各种通信和边远地区的广播需要。整个系统是由三颗休斯公司制造的Ku波段通信卫星(二颗射入轨道,一颗在地面备份)、一个主控站、八座重要城市大容量通信地球站和许多小型地球站组成。卫星本体采用休斯376系列的最先进设计技术,还结合了一些中功率Ku波段和多波束天线设计上的新技术。 1.AUSSAT卫星 AUSSAT卫星是以休斯公司制造的  相似文献   

10.
武振荣 《国际太空》1994,(3):19-20,18
利用无线电手持电话机实现地球上任何两个地方之间的通信是电信工业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利用卫星系统实现这个目标已经为期不远了。目前正在酝酿中的个人移动通信卫星系统的方案不少,其主要区别在于组成系统的卫星数量、功率和运行轨道的不同。通常,当卫星运行高度降低时,卫星的功率可以降低,但组成系统的卫星数量将增加。两个极端是高功率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或小功率的低轨道卫星(轨道高度为几百公里)。一些富有卫星通信经验的公司正在酝酿中轨道卫星方案。TRYV公司提出的“奥德赛”(Odyssey)系统就属于中轨道方案,该…  相似文献   

11.
卫星通信以其通信范围大、可靠性高、可多址等特点,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目标,并对国家战略安全构成重要影响。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和综合科技水平号称世界排名第6的韩国,也很重视发展通信卫星。目前,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与韩国电信公司(KT)合作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以支持“韩国卫星”(KORESAT,又叫木槿花,是韩国的国花),并承担星上有效载荷的研制和通信卫星地面站的建设。2010年12月29日,韩国第5颗通信卫星韩国卫星-6升空。该卫星发射质量为2850kg,装备了30台Ku频段转发器,将以增强的能力接替韩国卫星-3任务,并从116°(E)的地球静止轨道位置为朝鲜半岛提供广播和通信业务,卫星设计寿命超过15年。  相似文献   

12.
正东方红四号大型通信卫星公用平台是"十五"期间我国重点开展的民用卫星工程。该平台采用公用平台设计理念,坚持通用性、继承性、扩展性和先进性的原则。平台的性能与国际上同类卫星先进平台水平相当,设计寿命15年,适用于大容量通信广播卫星、大型直播卫星、移动通信、远程教育和医疗等公益卫星以及中继卫星等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通信任务。  相似文献   

13.
据著名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调查:1996年前后发展中国家卫星通信市场看好。该公司在调查中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五个区域,即非洲、北美与中东、亚太地区、拉丁美洲与中美洲以及东欧。这些地区的卫星通信市场潜力较大,一方面是今后几年将要发射大量的通信卫星,另一方面是装设地球站的数量持续保持着高的增长率。随着大功率通信卫星的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电信主管部门已把注意力转向VSAT网络系统,以解决区域性公用网和专用网通信问题。尤其亚太和拉美国家,动作非常敏捷,已用VSAT网络为其提供稀路由通信和复…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今世界上使用的绝大部分通信卫星都是部署在离地面3586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在这种轨道上适当地部署三颗通信卫星就几乎可以为全球有人居住的地区提供通信服务。卫星通信概念很简单,只要通过地面站把信号发给处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经过卫星转发器放大信号功率并改变其频率,然后再转发给地面,就可以实现卫  相似文献   

15.
20 0 3年 1 1月 1 5日零时 0 1分 ,中国自行研制的“中星 2 0号”通信卫星在西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星 2 0号”卫星是实用型地球同步通信卫星 ,卫星质量为 2 30 0kg ,可以实现不同频段 ,不同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 ,为用户提供多种通信服务。这颗卫星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所属的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负责经营。此次用于发射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次发射是“长征三号甲”火箭自 1 994年首飞成功以来连续第 8次飞行 ,也是中…  相似文献   

16.
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准备建立自己的国内通信卫星系统,有的国家是直接从国外购买卫星,有的国家则租用外国或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卫星。非洲国家,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建立区域性卫星通信,即建立非洲通信卫星系统。根据对非洲次撤哈拉地区对通信需求量的调查,到90年代末,将需要25000条以上的单向话路和几路电视。要求在国家之间进行电话、数据和电视传输,在国内城市间  相似文献   

17.
从1963年美国发射第一颗同步卫星以来,通信卫星的发展已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历吏了。在这二十年内,随着通信卫星的广泛应用,卫星通信技术出现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从七十年代以来,为了提高卫星的通信容量或工作能力,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多波束天线、固体器件、卫星开关/时分多址等许多先进的卫星通信技术开展了广泛的预研和试验。  相似文献   

18.
欧洲卫星通信组织举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区域性卫星数字化电话网开业式。这个网从1986年3月12日正式开始运营,首先在奥地利和土耳其之间进行了通话,使用的是欧空局1984年8月发射的欧洲通信卫星ECS-2卫星,它可同时完成4套彩色电视和12,000路跨欧电话的传输。欧洲数字化电话通信网初期有10个地球站,由所在国邮电局经营管理,为欧洲卫星通信组织的15个成员国服务。其余地球站将分别于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卫星通信发展很快,国内各大部门积极利用通信卫星,建立支援地面通信系统的线路。这里介绍日本9个部门卫星通信的概况,这些部门大都有自己的固定地球站和车载地球站,并在突发事件中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1960年世界最早的通信卫星“回声1号”发射以来,以国际通信、国内长距离线路、专用网以及异常灾害时通信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卫星通信,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纠误编码技术、高频电路技术以及无线技术等发展,使图象分配网、高速数字专用网、运用小型地球站的专用网,以及为移动体提供通信业务的移动体卫星通信不断发展扩大。使用的波段也从6/4GHz(C波段),14/12GHz(Ku波段)扩大到30/20GHz(Ka波段)。卫星方面则采用大天线、多波束和频率复用技术,提高了发射功率和通信容量。一、日本国内卫星通信的现状和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