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高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的形状变化以及蒙皮应力分布情况,并给气球的结构设计以及强度设计提供一定依据,本文建立了气球上升过程中的热力学模型,同时基于高空气球蒙皮材料具有非线性、黏弹性、各向异性和不能抗压等特点,通过简化气球几何模型,采用最小势能法预测自然形高空气球上升过程中的形状,并分析了气球上升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气球的应力极值出现在气球顶部和底部,而经向应力的数量级远大于纬向应力;还对比了不同充气量下、不同时刻下气球形状及应力分布情况,为气球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了有效计算 方法。  相似文献   

2.
弹道导弹中段目标表面温度与红外突防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弹道导弹在中段飞行时球形弹头和球形气球的表面温度计算方法。对球形弹头和球形气球的典型热物性参数(质量、比热、表面材料的反射率和发射率)与不同的中段初始表面温度,分别计算了在白天和夜晚下,弹头表面温度和气球表面温度随中段飞行时间的变化。给出了弹道导弹中段对抗红外探测、识别和跟踪的有效方案是降低中段弹头的表面温度到-100℃或-50℃,并使中段气球的表面温度和形状尺寸等模拟中段弹头的表面温度和形状尺寸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超压气球具有结构简单、载荷量大、驻空时间长等突出优点,可以应用于侦察、通信、运输补给等各个方面,实现与空天地的衔接和中继。由于飞行原理和工作环境特殊,在其设计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热力学特性的影响。文章详细分析了临近空间热环境,包括太阳辐射、长波辐射、对流换热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超压气球三维瞬态热力学模型,编制了仿真程序,对超压气球驻空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蒙皮温度、氦气温度以及气球超压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充气量、驻空季节纬度以及蒙皮物性对氦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驻空过程气球蒙皮温度分布不均匀,随太阳方位变化而变化,最大温差达65K;考虑氦气中杂质的辐射吸收作用时,白天氦气的平均温度高于蒙皮的平均温度;氦气的"超热"会引起气球的超压,在不同季节和纬度飞行时应选择不同的充气量,将超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减小超压量,可以选择可见光吸收率小而红外发射率大的蒙皮材料。  相似文献   

4.
NASA高空气球的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空气球是一种可以实现平流层飞行的无动力浮空器。文章重点从气球的结构、蒙皮材料、热特性研究及试飞试验等方面介绍了NASA高空气球的研究及其进展,为中国高空气球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飞行在20km~100km高度的临近空间浮空器,在区域监视、侦查、应急通信与科学实验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高空零压气球是常见的临近空间浮空平台之一。对其上升过程运动特性的研究有利于增加驻空时间、减少横向漂移距离。文章通过建立零压气球充气量模型和气球上升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对气球上升过程中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合高空飞行试验数据,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在模型的基础上对比了不同浮升气体对气球上升速度以及驻空高度的影响;研究了浮升气体充气量对载荷总量的影响,并分析了气球在上升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以及驻空高度与浮升气体质量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影响气球上升特性的关键因素。可以得到零压气球上升过程运动特性与浮升气体种类、充入气体量、气球规格、载荷质量有关,假设气球可无限膨胀不发生爆炸,浮升气体密度越小,充入气体量越多,载荷质量越轻,气球的驻空高度就越高,达平衡所需时间越少;实际工程应用中,气球受材料限制不可无限膨胀,面密度小的气球,可能在上升到驻空高度前发生爆炸,要使气球携带一定质量载荷在某一高度范围驻空,其充气量不能过多,需与一些物理量满足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弹道中段无源轻诱饵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稀薄流体力学领域里自由分子流动的相关知识,对箔条气球等典型的无源干扰在低轨道 大气中所受的空气阻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气球,导出了在低轨道大气中完全镜面反射时气 球的阻力系数为2的结论;对箔条,首次导出了任意攻角下箔条所受阻力的计算公式,并分 析了各种因素对阻力系数的影响,得到了完全镜面反射时箔条阻力系数的近似公式。利用仿 真方法得到了弹道导弹的典型弹道,基于此弹道,分析了气球和箔条的大气阻力随高度的变 化曲线。最后对无源干扰的抛撒高度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气球型深空探测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耀  姚伟  王超  吕晓辰  马蓉 《航天器工程》2014,23(6):105-113
气球型深空探测器能够大大提高深空探测的机动能力,它不仅可以获取区域范围内的高分辨率观测数据,而且还可实现不同高度大气的原位测量。文章针对气球型深空探测器按技术特征进行了分类,并简述了各类气球探测器的原理和特点,重点总结了各类气球探测器在金星、火星和土卫六上应用的研究现状。针对我国未来的气球型深空探测器技术发展,提出首先以火星热气球为发展方向,与地球临近空间浮空器技术的发展彼此借鉴,促进关键技术领域的技术突破等建议,可为我国未来深空探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0,(7):35-35
形状颇像南瓜的一个大气球穿越土卫六大气橘红色的、朦胧的雾霾,向这颗土星卫星的表面降去。吊挂在气球下方很远处的有效载荷上,一台台探测器正不停地对着土卫六的表面拍照。一个探头从有效载荷上伸了出去,接着从土卫六的烃类化合物海洋中舀取了“沧海一粟”。完成预定任务后,不载人的这个大气球又穿过冰冷、稠密、以氮分子为主的大气层向上飘去,并在太空边缘处把采到的样品交给在轨道上运行的一艘飞船…… 上面这段文字描写的是美国航宇局超长期气球(ULDB)项目将来实施时的一幅景象。这一项目的实施将表明,无人浮空器(也称轻…  相似文献   

9.
空间可充气气球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述了空间可充气结构的国外应用情况及可充气结构的导弹诱饵和气球卫星,介绍了可充气气球的设计特点,包括采用压力刚化铝箔的刚化结构、充气装置和释放装置,分析了太空环境中原子氧和紫外线辐射对可充气刚化气球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利用高空气球落舱进行微重力环境模拟实验的可行性,工程系统的构成,系统控制时序以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临近空间伞张式飞艇气囊结构原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娜  龙飞  周雷  周科 《宇航学报》2012,33(3):285-290
针对常规布局临近空间飞艇存在的超压控制系统重量大、能耗高等问题,通过借鉴南瓜型高空长航时气球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省却了副气囊和超压控制系统的临近空间伞张式飞艇概念,该飞艇主要由一种能随气囊内外压差变化实现自主变形的伞张式气囊组成。针对伞张式气囊,通过开展气囊结构概念设计、气囊原理样件研制和地面原理试验研究,验证了伞张式飞艇气囊结构原理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临近空间伞张式飞艇气囊结构原理上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2.
端面燃烧发动机研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就贴壁浇注的端面燃烧发动机容易产生的起动加速慢、工作拖尾时间长及尾端部人工脱粘层(盖层)粘接脱粘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用的解决办法,这些方法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对提高发动机性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液体推进系统高温高压动密封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液体动力系统液体燃料的供给与调节系统的密封工作条件非常恶劣,密封压差大、温度高、线速度大、工作时间长,对密封件技术带来很大挑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密封技术方面的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概念等关键技术的应用,探讨了密封技术长寿命、高转速、高压力、高温环境和泄漏量小(甚至零泄漏)的发展趋势,分析了高温高压动密封的难点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推力超过一定量级、任务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泵压式发动机比挤压式发动机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从国内外上面级及重型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的发展需求来看,均要求其主发动机具有多次起动工作的能力。针对采用可贮存推进剂的泵压式液体发动机多次起动需求,对几种可选的多次起动系统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介绍了起动箱式起动系统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对飞行器高热流密度热流的长时间测量,文章提出了一种以与高导热金属蜂窝材料复合的相变材料作为热沉的热流计,利用相变材料的潜热持续吸收热流计所接收的热量,可以对1 MW·m-2的热流密度持续测量2000 s以上。利用显热容数值方法建立了高热流密度长时间持续测量的分析模型,研究了热沉相变材料的热导率、相变温度、相变潜热等物性参数对测量方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选取热导率较大、相变温度较低且高于初始环境温度,以及相变潜热较大的相变材料作为长时间高热流密度测量的热沉材料。  相似文献   

16.
低成本、可自主展开的气球卫星是未来卫星技术的应用方向之一,而日益增多的空间碎片是低轨航天器,包括气球卫星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为满足气球卫星的生存力分析以及在轨被撞击产生空间碎片的评估需求,开展球形气囊超高速撞击试验与仿真研究,获得了不同材质气囊的撞击损伤特性,并初步揭示弹丸贯穿球形气囊过程的破坏细节以及碎片云团特性,...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prospect of long duration space missions in Earth orbit or to Mars, there is a need for adequate information on the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s that will occur. One consequence of prolonged exposure to microgravity is muscle atrophy (loss of muscle mass). After a long duration space flight, muscle atrophy along with skeletal calcium loss would affect the capacity of astronauts to re-adapt to gravity on return to Earth. Of importance are any countermeasures which can attenuate the adaptive responses to microgravity. Experimentation is difficult in space with small subject numbers and mission constraints. Prolonged bed rest using healthy volunteers is used as an Earth-based model to simulate the muscle atrophy which occurs in the microgravity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