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0 毫秒
1.
阐述不规则形冲裁件T型套裁排样问题,用排样系统对下料数据进行分析、为板材T型法下料的节材效果提供计算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2.
阐述不规则形冲裁件T型套裁排样问题,用排样系统对下料数据进行分析,为板材T型法下料的节材效果提供计算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工件材料:1 Cr18Ni9Ti不锈钢板材,厚度δ为0.15~0.25mm共三种,下料后毛坯尺寸55×55mm。机加工成型后外径尺寸φ40_(-0.1)~0,孔径中φ27_0~(+0.05),表面粗糙度Ral.60μm,不许有划伤。  相似文献   

4.
航天部第二次工艺工作会议以后,航天系统所属各单位相继建立工艺师系统、工艺管理机构。各级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工艺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当前加强工艺工作的紧迫性。工艺工作取得有效的成果。但由于未建立工艺管理体系,工艺保证体系和工艺监督体系,没一)工件材料:1 Cr18Ni9Ti不锈钢板材,厚度δ为0.15~0.25mm共三种,下料后毛坯尺寸55×55mm。机加工成型后外径尺寸φ40_(-0.1)~0,孔径中φ27_0~(+0.05),表面粗糙度Ral.60μm,不许有划伤。  相似文献   

5.
根据传统零件展开放样方法的优、缺点,结合AutoCAD计算机绘图技术,利用数控火焰(等离子)切割下料设备,探索出了一种新的零件展开放样下料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了一种直观、快速测试下料速度、堆积高度、流平速度的新方法来表征混合后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动性能。药浆下料速度测试采用在实验室模拟浇注工艺,在工艺压强0.1 MPa、温度50℃下,对下料嘴直径与花板孔径相同的粘度杯加压的方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下料速度测试结果与传统的粘度测试方法-旋转粘度计法的测试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二者关系符合幂律函数,相关系数R=0.997。堆积高度和流平速度采用视频采集的方式进行测试,即用高速相机拍摄间隔5 s的药浆下料后堆积、流平的图像,并用专用测试程序对图像进行处理,从而计算出药浆间隔0.5 min的流平速度和堆积高度。二者测试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该新方法与旋转粘度计法比较,可快捷、直观地表征药浆流动性能,更适合于现场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7.
采用球形模的试验方法,研究了2195铝锂合金的不同状态对材料可旋性的影响,测试了材料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极限变薄率。试验结果表明只有在保证壁厚一定的负偏离率情况下,2195铝锂合金板材才能得到最大的极限变薄率;经固溶水淬处理的2195铝锂合金板材的最大极限变薄率为55%左右,经固溶空冷处理的2195铝锂合金板材的极限变薄率大约只有42%,而经T8处理的2195铝锂合金板材则根本不能进行旋压。  相似文献   

8.
镗床专用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介绍了用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设计的油缸专用深孔镗床上、下料机械手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BT20钛合金板材和铸板的基本性能,根据设计要求,建立焊接接头的初步设计形式,并通过焊接工艺试验、力学性能试验、金相分析及相关验证试验等,确定了BT20钛合金板材和铸件焊接接头的设计形式。  相似文献   

10.
文摘研究了不同铆接工艺(锤击铆、压铆)对1420铝锂合金性能的影响,观察了1420铝锂合金板材在不同破坏模式下微观组织形貌。结果表明,采用压铆工艺较适合1420铝锂合金板材的铆接。  相似文献   

11.
固溶处理工艺对2219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铝合金在硝盐槽中固溶热处理存在加热介质不环保、超温爆炸的问题,以2219铝合金不同厚度板材为对象,研究了空气介质加热固溶处理工艺对2219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索了其力学性能随固溶处理保温时间的变化规律,并观察了6 mm板材典型的热处理工艺:(535±5)℃/70 min固溶,(165±5)℃/960 min时效,板材显微组织的析出相呈细小弥散状分布,对合金有较好的强化效果。试验获得了不同厚度2219铝合金板材较为理想的固溶处理工艺参数。合金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达到了产品的技术指标:抗拉强度Rm≥405 MPa,屈服强度Rp0.2≥286 MPa,延伸率A11.3≥10%。2219铝合金空气介质加热固溶处理工艺技术已替代硝盐介质固溶处理技术,并在运载火箭贮箱结构件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2.
运载火箭共底贮箱选用LD-10板材,由6块瓜瓣拼焊,采用拉伸—压型工艺。由于拉伸变形量达到板材的临界变形量,在瓜瓣表面出现粗晶,导致报废。经大量实验,对比临界变形量产生的粗晶与未达临界变形量的细晶材料的力学、焊接、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粗晶晶粒度在GB3247-82标准晶粒度4级或4级以下时,对贮箱的使用性能无影响,据此可显著降低废品率;此外,采用减慢变形速率、降低变形温度的上艺技术措施,可增大板材的临界变形量和减小因临界变形所致粗晶尺寸。  相似文献   

13.
2A12合金板材在进厂验收中,屈服强度指标不合格.为此,本文对不合格试样进行了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的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2A12合金板材屈服强度指标不合格的原因是淬火温度偏高,金相显微组织出现过烧所致。  相似文献   

14.
钛合金TA7板材,当其弯曲半径R≤5δ材料厚度时,在室温下成形是不可能的。利用TA7的超塑性,在930℃以上时,出现可以满足工艺需要的延伸率。成形时,用专用电阻炉对板材及模具同时加温,至880℃时用机械加压成形。为防止材料热态下的氢污染,在对板材表面进行严格的去油污清洗后,涂复防护涂料,涂层应均匀致密,热成形后宜用吹砂法清除。模具的精度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模具材料要求高温强度、硬度、抗氧化性,热膨胀系数应尽量相同于TA7。超塑成形零件质量稳定,用荧光检查表面没有裂纹,随炉试片机械性能合格。  相似文献   

15.
不规则冲裁件单一下料计算机优化排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不规则形状冲裁件单一下料计算机优化排样系统的设计原理,并通过例题求解说明了排样系统的作用。最后对制定不规则形冲裁件物资消耗工艺定额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单一下料的情况,简述了矩形与圆形冲裁件的计算机排样系统的设计原理,说明了在用计算机排样的条件下,如何制造冲裁件的材料消耗定额以及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给出了4个例题的排样结果。  相似文献   

17.
铝合金板材在刨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变足以使加工零件报废。这种应变是加工前和加工中引入的残余应力引起的.减少残余应力的有效措施是减小加工的切削深度,消除加工前由于各种原因残留在板材中的残余应力,特别是淬火后的。高温时效、振动、周期拉伸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消除残余应力的手段。通过选择使用这些方法,可以使残余应力消除20~90%。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工业中,由于具有诸多优点,金属板材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型材。如何高效、高精度的生产出所需板材,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手动折弯机一般用于比较薄的金属板的折弯,由于手动折弯机折弯零件时零件受力均匀,因此零件的变形也是均匀的,生产出的零件平整没有缺陷。本文运用Solid works进行手动折弯机的三维建模,干涉检验和运动分析,设计一款操作简单、方便使用的手动折弯机。  相似文献   

19.
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制作工艺,板材滚卷冲压成形—氩弧焊组装工艺,其制成品——壳体的纵缝易产生应力集中而破坏;带材螺旋卷滚成形—氩弧焊组装工艺,其难点在于壳体的焊后热处理变形问题;近期采用板材强力旋压或数控加工成形—真空电子束焊组装工艺加工制作壳体并利用高分辨率微焦点软X射线照相技术解决真空电子束焊焊缝的质量检测问题,导致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制造工艺的重大变革,使壳体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对航天结构常用材料供应态铝合金LY12、LF6板材的超塑性进行探讨的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变形速率条件下,LY12CZ状态的板材的延伸率可达到420%,呈现出超塑性。LY12R及LF6M状态的板材的延伸率分别可达到240%及250%,呈现中等超塑性,均可用超塑成形的方法加工出形状复杂的结构件。铝合金超塑成形时对温度很敏感,要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