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叶片型面曲率属性对数控铣削加工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曲面曲率属性分析数控铣削加工过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构建的自由曲面上规划走刀轨迹,建立刀位轨迹等参数曲线,来分析等参数曲线曲率属性对加工干涉和加工带宽度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刀位轨迹和残留高度与曲面曲率属性之间关系的研究,获得了影响数控铣削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及发生干涉的一些规律.此外,研究表明通过对刀具半径、残留高度与加工表面曲率之间的吻合关系曲线合理优化,可有效提高加工带宽度.试验结果证明该曲面曲率属性分析数控铣削加工过程的方法是有效的,加工效率可提高5%~8%.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应用,数控铣削螺纹的加工方法随着设备的普及和发展,将取代传统的螺纹加工方法,数控铣削是一种有较大推广价值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3.
周佳  曾谷维 《航空制造技术》2020,63(14):82-92,101
针对离散型航空制造企业数控铣削加工效率的提升,通过利用六西格玛的工具和方法,融合国际设备综合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OEE)核心思想,基于VERICUT仿真软件,统计分析了某航空企业的铝合金零件程序样本,找出了低效程序的部分共性问题,通过引入效率基线的概念,尝试控制程序材料去除率(Material Removal Rate,MRR)、面成型率(Surface Machining Rate,SMR)、空刀率等关键指标,提出了一种数控铣削效率的测评方法以及程序管控思路,能有效从工艺源头控制程序效率,防止低效的程序流入生产现场导致大量的时间浪费,从而提高数字化生产型企业的交付速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从选择并确定数控加工部位及工序等方面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措施,对做好数控铣削加工编程工作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TC6钛合金整体叶轮数控铣削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TC6钛合金航空发动机整体叶轮零件曲面数控铣削效率与加工质量,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并分析了球头铣刀几何参数对零件切削表面硬化层及其后刀面磨损的影响,发现三维曲面铣削时刀具不同的现象,并依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TC6航空发动机整体叶轮零件数控铣削工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弧形件在数控铣削中的受力变形的过程,为进一步改善弧形件的受力情况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着重介绍了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研制的对开机匣铣削外型面的工艺改进过程,以及利用CAD/CAM软件UGNX进行零件三维几何建模、刀位轨迹模拟显示和五坐标数控铣削编程的方法,对铣削所采用的刀具和切削参数的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钛合金BT20的立铣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钛合金铣削工艺因其切削速度低 ,不能满足数控铣削的工艺要求。采用优化几何参数的硬质合金涂层刀具、大功率数控机床、大流量全冷式切削油进行冷却和润滑 ,可以实现高速铣削钛合金  相似文献   

9.
薄壁零件普遍具有结构复杂、变厚度、曲面曲线结构多、协调精度要求较高等特点,目前此类零件都采用数控铣削的方法来加工[1].但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零件刚度差等多种原因,容易产生变形,因而难以控制加工精度和达到较高的加工效率.薄壁件的加工效率及变形误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走刀策略.随着走刀路径的不同,工件内原有的残余应力释放顺序也不同,同时由于加工中切削力与切削热的作用,产生新的应力,新应力与原有残余应力的耦合作用也不相同,从而造成工件变形程度不一.因此对薄壁件铣削路径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平均铣削力系数模型对数控加工过程中的铣削力进行仿真预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数控加工过程中机床、刀具以及工件3方面限制加工效率的因素,对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径向切宽以及轴向切深4个参数进行优化.利用VC与Matlab编程,开发了"中低速数控铣削过程力学仿真与参数优化系统".针对航空难加工材料GH4169,在SandviK推荐参数基础上进行仿真优化.结果表明,基于力学仿真的数控铣削参数优化技术在难加工材料加工中可提高加工效率12%~378%.  相似文献   

11.
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数控加工中,刀具的选择对加工效率、零件的加工质量以及能够实现正确的刀具轨迹都有直接的影响。数控加工中刀具选择除具备传统加工的选择原则外还应遵循一些特殊的原则。结合UG软件,对数控加工中刀具选择的问题从数控用铣刀的特点、刀具的材料、刀具的种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给出刀具选择的一般原则。应用这一原则,利用UG软件对一个零件进行数控编程,在数控铣床上用得到的NC程序进行加工,加工结果验证了NC程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the economical efficiency of optimal cutting conditions at NC mill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grinding is considered. We present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milling operation labor-intensity and a method of searching for optimal control of milling conditions. Also given is the solution of a non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 of finish grinding.  相似文献   

13.
融合机床精度与工艺参数的铣削误差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熊青春  王家序  周青华 《航空学报》2018,39(8):421713-421713
为弥补现有五轴联动数控铣床加工飞机结构件的加工精度评估系统的不足,提出利用机床精度检测数据和零件特征及其工艺参数来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飞机结构件加工误差预测模型。通过完成训练的网络权值分布,计算出各输入指标对最后评估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实例分析检验了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经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得到的结果和样本零件的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数据基本吻合,选取的评价指标具有有效性。该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地融合机床精度检测数据和零件特征及其加工工艺参数,对飞机结构件的铣削加工误差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个基于微机的二维CAD/CAM集成系统,主要讨论了系统总体结构、EDMS网状数据库、绘图及分析、刀位轨迹的计算及后置处理功能等问题.系统主要用于二维数控铣、数控磨、数控车、线切割等自动数控编程.本系统已经推出成熟版本,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显著地提高了数控编程的效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自行开发的三轴联动微小型铣床上,对铝合金材料2A12进行了微细铣削力实验.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了微细槽铣时主轴转速、轴向切削深度、每齿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以及微细顺铣和逆铣时径向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并对切削力信号进行频谱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透平机叶轮叶片五轴数控粗加工优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亢  郭连水 《航空学报》2006,27(3):505-508
为提高透平机叶轮叶片的加工质量和效率,在粗加工阶段,提出采用侧铣方法代替传统五轴数控加工中点铣,实现高效加工。基于多片直纹面包络叶片型面,提出一套复杂曲面蜕变直纹面方法,并给出相应算法,实现侧铣加工。以喷推叶轮为例,采用UG-NX进行建模与数控编程,用VERICUT刀轨仿真,通过加工路径的比较,对加工效率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段侧铣方法,生成的刀轨刀轴矢量变化均匀,刀具和零件未发生干涉,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明显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提出在开式整体叶盘的粗加工阶段,采用插铣加工代替传统的五轴数控加工点铣和侧铣,实现高效加工.提出将自由曲面蜕变为直纹面,将复杂自由曲面粗加工问题转化为简单的直纹面粗加工问题.这种方法的加工效率比传统加工方法提高约6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弧齿锥齿轮展成加工原理,推导了各数控(NC)轴运动表达式,研究刀盘转速、数控轴联动速度和单步插补角度等参数对齿面平均残留高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切齿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降低齿面平均残留高度方面,刀片旋转切削速度的改变影响很小,数控轴联动移动速度的影响略有增加,单步插补度数的影响最为显著,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文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整体叶轮的主要加工方法及其比较,就数控展成电解加工的重要技术特点(可以综合发挥数控技术和电解加工两者的技术优点)进行了论述,展示了数控电解在加工整体叶轮、解决以数控铣、精密铸造难加工或不能加工的技术难题方面所显示的优越性。该项工艺技术对于新型航天发动机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A deduced cutting force prediction model for circular end milling proces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raditional researches on cutting force model usually focus on linear milling process which does not meet other cutting conditions, especially for circular milling proces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cutting force model for circular end mill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typical linear milling force model. The curvature effects of tool path on chip thickness as well as entry and exit angles are analyzed, and the cutting force model of linear milling process is then corrected to fit circular end milling processes. Instantaneous cutting forces during circular end milling process are predicted 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model. The deduced cutting force model can be used for both linear and circular end milling processes. Finally, circular end milling experiments with constant and variable radial depth we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measured results and simulated results corresponds well with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