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 H-2 型运载火箭1999年11月15日在发射多功能运输星(MTSAT)1时,因第一级故障而失败。这次失败对于极力想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的日本来说是一次重大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8月20日早上7时01分,我国自行研制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铱系统的两颗补网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在圆满完成铱星组网发射任务后实施的铱星第一次补网发射。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全长40米,直径3...  相似文献   

3.
据 Spacedaily网站 2 0 0 3年 3月 2 8日报道 ,携带着日本第一颗军事侦察卫星的 H2 A运载火箭在日本南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成功。发射后几分钟 ,负责 H2 A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的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发言人证实 ,发射是在东京当地时间 2 8日上午 10时 2 7分 (北京时间 2 8日上午 9时 2 7分 )进行的。电视资料表明 ,在距离东京西南10 0 0 km的种子岛航天中心内 ,H2 A运载火箭从发射场点火起飞后 ,拖着银色尾烟冲向晴朗的蓝天。运载火箭上携带了两颗军事侦察卫星——“信息采集卫星 1A、1B”(IGS- 1A,1B)。两颗卫星中 ,IGS- 1A是照相侦察…  相似文献   

4.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于1990年4月7日准时发射亚洲卫星一号,标志我国的运载火箭步入了国际发射市场的竞争行列。 长征三号是北京万源工业公司(BWYIC)和上海航天局(SHBOA)联合研制的运载火箭。包括这次发射亚星在内共进行过七次发射,除第一次获得部分成功外,其余六次都获得了圆  相似文献   

5.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M系列(日本)李双庆M(亦称Mu或谬)系列运载火箭是由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设计、该所与日产汽车公司联合研制、日产汽车公司生产并由宇宙科学研究所使用的全部采用固体推进剂的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科学研究卫星和空间探测器。它与日本发射应用卫...  相似文献   

6.
子力 《中国航天》2000,(1):20-21
日本H2型运载火箭1999年11月15日在发射多功能运输星(MTSAT)1时,因第一级故障而失败。这次失败对于极力想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的日本来说是一次重大打击,也引发了舆论对日本航天部门的批评。一家报纸评论说,此次失败不仅反映出宇宙开发事业团的工作不力...  相似文献   

7.
介绍美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的研制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替代重型“大力神”、中型“德尔它”和“宇宙神”运载火箭系列,使成本降低到现有运载火箭的25%~50%。改进型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的第一次发射预定在2001年。  相似文献   

8.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J-1(日本)孙广勃日本有两个航天机构负责研制和使用运载火箭。宇宙开发事业团主管的是液体系列,包括已退役的N1、N2、H1和目前正在使用的H-2;宇宙科学研究所则负责发展M系列团体运载火箭。H-2火箭主要将用于发射新型应用卫星,而正...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第四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也是用自己的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第三个国家。宇宙与航天科学研究所(IS-AS)是日本的两个宇航机构中成立较早的一个。1970年2月,该研究所用一枚四级的固体火箭在鹿儿岛宇宙中心发射了日本的第一颗卫星“大隅号”。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则在种子岛宇宙中心(日本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菊花-2号”的发射场)发射各型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日本从美国引进技术受到许可权的限制,致使日本的运载火箭和航天器投入商业市场的时间推迟。目前,日本正在全面开发先进技术,为90年代迅速进入商用运载火箭市场作准备。 90年代初,如果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的H-2运载火箭确实可靠,则在航天市场中将显示出它的实力。第一枚H-2样箭计划于1992年初发射,第二枚将于同年夏季发射。  相似文献   

11.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H系列(日本)李双庆日本的H系列运载火箭是由N系列运载火箭发展而来的,二者都是用于发射日本应用卫星的,是日本主要的航天运载工具。目前N系列中的N-l和N-2及H系列中的H司都已退役,正在使用的是H-2运载火箭。1969年,日美签订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1998,(9):18-18
发射行星B的M5运载火箭从鹿儿岛点火起飞日本于7月4日成功地发射了它的首颗火星探测器。由宇宙科学研究所研制的这颗探测器称行星B,价值8000万美元,被送入一条大椭圆轨道。这是该机构高31米的M5型固体运载火箭从鹿儿岛进行的第二次发射。重540公斤...  相似文献   

13.
正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5月6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日本天空完美日星公司的"日本通信卫星"(JCSAT)14通信卫星。发射曾因天气因素而推迟一天。本次发射还再次进行了火箭第一级海上平台着陆尝试,并获得了成功。有15层楼高的第一级火箭准确地落到了停泊在大西洋上的无人驾驶驳船的甲板上。这是"猎鹰"9火箭连续第二次海上平台着  相似文献   

14.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3,(7):46-46
印度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D2运载火箭5月8日在哈里斯里科塔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静地卫星(GSAT)2实验卫星。△日本M-5运载火箭5月9日在鹿儿岛航天中心发射了缪斯C(又称猎鹰)天文卫星。该卫星将对一颗小行星进行采样,并将把样品送回地球。△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宇宙神5运载火箭5月13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希腊星”2通信卫星。该卫星是希腊和塞浦路斯的第一颗通信卫星,由阿斯特里姆公司建造,将在雅典奥运会的转播中发挥作用。这次发射使用的是401型火箭。这是宇宙神5的第二次飞行。发射消息…  相似文献   

15.
航天时代的通天塔——各种运载火箭技术大观士元图1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卫星号运载火箭遨游太空是人类自古就有的愿望。为此,千百年来人们进行过无数次幻想与试验。有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本世纪产生的多级运载火箭技术终于圆了人类的一个梦。它把人造卫星、宇...  相似文献   

16.
简讯     
简讯H-2发射对地观测卫星日本8月17日用H-2运载火箭从种子岛将先进对地观测卫星(ADEOS)和一颗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卫星送入800公里的圆形极轨道。这是该火箭第四次发射。重3.5吨的ADEOS#有5台本国、两台美国和一台法国仪器,是日本迄今为止建造...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是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研制基地,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和"长征"火箭的摇篮,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特别是重大宇航发射任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继"长征"火箭300次发射、"长征"三号A系列火箭100次发射之后,2019年5月17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又迎来了其第200次发射。  相似文献   

18.
1994年2月4日,日本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 H—Ⅱ运载火箭。这次发射成功预示着日本的宇航事业美好的发展前景。H—Ⅱ运载火箭将做为日本九十年代到下世纪初的主要空间运载系统。它最显著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第一级发动机 LE—7和第二级发动机 LE—5A。这两种发动机均以液氢为燃料,液氧为氧化剂。独特的发动机设计特点,使得 H—Ⅱ运载火箭跻身于世界航天技术行列中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LE—7和LE—5A 是以 LE—5发动机的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LE—5发动机是完全依靠日本技术研制出的第一种低温发动机,并成功地应用在 H—Ⅰ运载火箭的第二级上。本文着重介绍日本低温发动机研制的历史,展示这些发动机独特的设计以及研制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月,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应邀访问日本,同日本航天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并参观了H-2A火箭的第15次发射(发射世界上第一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通过这次访问,我们对日本运载火箭的现状和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H-2A系列火箭的发展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H-Ⅱ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已于1985年4月正式开始。它是一种新型的一次使用的、可满足九十年代航天需要的运载火箭,拟将完全由日本独立研制。该火箭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吨。H-Ⅱ火箭预定于1992年发射日本的第四代卫星。H-Ⅱ火箭具有以下设计特点:1)一箭多星发射结构,多数任务是一箭双星发射,每星重量为1吨;2)新运载火箭尽量选用了 H-Ⅰ火箭的研制经验;3)设计结构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